1974年8月15日,韩国国立剧场人头攒动。朴正熙带领文武百官举行盛大的光复节活动。
突然,台下响起了几声刺耳的枪响。朴正熙多年军旅练就反应,下意识俯身躲过子弹,结果身边的夫人陆英修惨被爆头。
如果说1950年邂逅陆英修是朴正熙人生转运开始,那1974年这颗致命的弹丸就将他所有的好运带走。
这一天距离那颗射向维新心脏的子弹还有最后五年。
01 历史回响
战后世界产业格局洗牌,大概经历了三轮窗口期。
1.五十年代的战后恢复期
2.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
3.八十年代后中国崛起
在五十年代的首轮窗口期,西欧有马歇尔计划,日本靠朝鲜特需。红色阵营也有老大哥支持下的社会主义建设。
这一波,半岛北边依靠阵营优势果断抓住了窗口,而南边则在李博士的带领下抓了个空气。到朴正熙接手时 北边的人均GDP是南边的三倍,当时东德媒体盛赞朝鲜是比肩日本工业化样板,而南边的韩国则是典型的穷山恶水多刁民。
如果不是朴正熙顶着内外压力,将韩国资源压榨到极限 强行打下工业化基础,韩国不可能抓到第二轮窗口,跻身亚洲四小龙。
而如果错过了这轮窗口期,等八十年代之后,隔壁的工业狂魔一上线。在绝对的规模和实力面前,任何努力都是徒劳。
韩国再想搞出口主导的工业化逆袭,那就要等到四十年后的今天,和最近两年爆火的东南亚某国一样,在地缘博弈的夹缝中,寻找新一轮窗口期。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1961年516兵变的确是一场成功的豪赌。那一晚,朴正熙赌对了青瓦台的权杖。而韩国则赌对了朴正熙。
02 烂牌打活
战后亚非拉靠兵变上台的猛人多的很。其中把一手好牌打稀烂的屑人一抓一大把,但能把一手烂牌打活的却没几个,而朴正熙就属于后者。
而要说他如何把一手烂牌给打活的。
简单说就两句话:用对人,花对钱。
由于“得国不正”的原罪,朴正熙自上台起身后就像有颗子弹在追他。所以他必须靠发展经济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性
而不同于李博士那种人菜瘾大大包大揽,朴正熙一开始就清楚自己拿枪捉人是强项,但搞产业谋发展 还是要听专家的话。
他在516兵变后两个月,就成立经济企划院,将金正濂崔亨燮吴源哲为代表的,一大批韩国顶尖的经济和技术专家纳于麾下。
在这帮智囊们的策划下,朴正熙通过推行“五年计划”,有步骤地为韩国的工业化搭建起了骨架。作为军政府,他没有文官政客投鼠忌器的局限,一旦政策制订,在枪杆子护航下能得到坚决执行。
例如,1967年他听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金玩熙汇报,对当时新兴的电子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这种新兴产业 初期投资风险大见效慢,韩国的产业界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于是朴大统领以身示范,让女儿朴槿惠报考西江大学电子工程系。老大登高一呼,小弟们哪怕火坑也只能跟着跳,于是电子产业开始在这片贫瘠土地生根发芽。
后来陆英修遇刺后,朴槿惠接下第一夫人的角色。她利用所学专业,积极为韩国电子产业奔走,为三星LG等电子大厂早期奠基出了不少力。当然这些个大厂后来也果断投桃报李,在三十多年后一手拥立朴公主重返了青瓦台。
国家的产业发展,人才是大脑,钱是血液。如果朴正熙选才用人还是部励志剧,那他搞钱的过程简直就是场血泪史。
当时韩国财政严重依赖美爹输血,可忙着和苏修全球斗法的美爹家里也没得余粮。为了扩大财源,朴正熙首先想到是货币改革。这招简单粗暴,通过强行将新旧币按比例兑换,可以把民间游离资金聚拢到国库。
可这场改革的结果就证明了一个事,韩国当时真穷得像乞丐。本就是要饭的,就算把行头搜刮完也不值几个子。
没办法,朴大统领只能拾掇好行头去海外吃大户。1964年朴正熙率团访问资本主义第二大户西德。当时看到莱茵奇迹的欣欣向荣,韩国人羡慕直流口水,但人家有钱也不能白给你,和尚化缘还要念几句经呢。
可一穷二白韩国没啥能拿来换,能出的只有人了。于是大批的受过高等教育的韩国青年摘下眼睛,一头扎进了西德鲁尔区昏暗的矿坑里。用一锄头一锄头血汗,为他们国家换取宝贵外汇。
就在这次访问行将结束时西德总理艾哈德,对朴正熙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和日本握手吧我们和法国人打了40多年仗最后还是和好了 ”
听到这话,朴正熙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他的思绪一下被拉回到当初那个军国少年。
03 小国博弈
对于日本,朴正熙有着复杂的感情。
一方面,他生在日据时代,长于膏药旗下。鬼子身上那股“昭和味”都刻在了他的骨血里。
但另一方面,三千里河山的国仇家恨又让他十分忌惮自己被贴上亲日的标签。
早在1961年朴正熙上台之初,他就安排嫡系腹心金钟泌密访日本沟通建交。当时永田町话事人是宏池会的初代目池田勇人,而主导谈判的,正是著名的东瀛钝牛大平正芳。
谈判进行的异常艰苦,主要焦点是韩方既想要钱,又要道歉。而日方坚持给钱可以,但道歉不干。最终虽没谈妥,但在两位宏池会大佬积极斡旋下,双方签订了《大平·金备忘录》。为后来的谈判奠定了基础框架。
从德国出访归来后,朴正熙再也按捺不住对发展经济的急切渴望,他决定对日本做出重大让步,尽快促成建交。
1965年2月17号,日本外相椎名悦三郎为谈判建交访问韩国。当礼宾车队即将抵达下榻酒店时,排头的主宾车突然被路人扔的臭鸡蛋糊了一脸。
坐在车内的椎名尴尬的一批脸色铁青,但陪同一旁的韩国外相李东元却无比淡定。他轻描淡写地解释道:
“阁下不必惊慌,在我们大韩民国,鸡蛋是用来欢迎贵客的礼节,如果他们不喜欢你,那招呼来的就是子弹了”
就在两位外相被热心市民投喂鸡蛋的这一年,韩日两国结束了多年的马拉松谈判正式建交。日本给韩国提供了8亿美元援助和无息贷款,这笔钱对于当年GDP只要30亿美元的韩国来说是笔雪中送炭的巨款。
而更重要的是此后日本的大量资金和技术开始源源不断涌入韩国,日据时代留下的工业规格和企业文化让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无缝并轨,成为了韩国经济起飞最宝贵的助燃剂。
只不过当时韩国的普通民众可看不懂这些,由于青瓦台在历史问题上做出了诸多让步,全韩上下掀起了大规模的抗议浪潮。但民众抗议也只能砸卵却无卵用,因为这届青瓦台的老板是出了名的爱捉人。
就在韩日建交的同一年,朴正熙在海的另一边也开拓了个搞钱渠道。
1965年他正式答应美国出兵越南。
附带要求只有一个:得加钱
只要钱到位,节操全干碎。“阁下”令旗一挥 30万韩版雇佣军,拿着美爹的薪水浩浩荡荡杀向了东南亚雨林
以伤亡近两万的代价,挣回了十个亿美金。后来还有源源不断的军需订单。自苦跌塔之后一度遇冷韩美关系步入蜜月期。
1966年美国总统约翰逊访问韩国,朴正熙在当时半岛最好的酒店华克山庄,大摆宴席隆重接待,把华府老板的马屁拍上了天。
据说朴大统领当时还专门安排了特色“小办”,结果由于夫人们作梗没办成。但丝毫不影响宾主共欢,签订了大批军援订单。
而也就在同一年,还有一位华府的前副总统也到访韩国。外相李东元特意提醒,此人虽非现职但不能怠慢。就算不专门安排小办,场面上的大办也要意思下。
结果朴大统领哪有这些文官们的细腻心思,直接大笔一挥给否了,最后用一顿冷餐给打发了。
仅仅过了两年,朴大统领就为当时鲁莽悔青肠子,因为这位前副总统在1968年居然咸鱼翻身,而他的名字叫尼克松。
尼克松上台后,韩美关系急转直下。随着中美关系改善,华府在亚太战略收缩,裁撤驻韩美军被紧锣密鼓提上了日程。
在强烈的生存危机下,青瓦台开始暗地里憋核弹。结果被CIA察觉,触碰到了美国人的底线。自此朴正熙和华府的关系越走越僵。而也正是从这一刻起,一直在背后追他的那颗子弹开始陡然加速。
04 光与影
从西德的劳工,到向日本让步,再到参加越战。朴正熙一路走来,充满了小国创业的悲凉。
手抓一把烂牌,能拿出手的只有人命和尊严。所以他只能把这两样梭哈上了大国博弈的赌盘。幸运的是,这一次他又赌赢了。
在朴正熙时代,韩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接近10%,人均GDP在他接棒时只有87美元到他交棒时已经涨到了1546美元。
更重要的是,他顶着压力近乎偏执保护民族工业。让韩国抓住了全球产业转移的宝贵窗口期,在化工、冶金、汽车、造船、电子等关键工业领域,打下坚实基础构建起了一定的护城河。这也是后来韩国能靠制造立国,跻身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原因。
不过有光的地方就有影。“汉江奇迹”背后是无数血汗工厂的劳工血泪,还有KCIA审讯室里的冤案哀嚎。
一直以来支撑朴正熙政府的主要有两条腿:一是前面说的发展经济,二就是威权高压。
516兵变成功后,朴正熙论功行赏,把一大拨516干将给扶上了军政高位。这其中包括他的侄女婿,首任KCIA部长金钟泌。还有兵变当天用枪托砸通汉江大桥的车智澈。
另外还有一拨人,他们没赶上516当天的车,却在之后靠补纳投名状,成功在阁下这补上了票。其中的代表有靠狠辣手腕镇压反对者的金载圭。还有516之后,在韩军士官学校率先造反校长,率领学员上街游行力挺朴将军的全斗焕。
以这些干将为班底,朴正熙构建起了以KCIA、保安司令部、青瓦台警卫室,三大强力机构为中心的情报网。
御三家的监控渗透到了南韩的每寸土地,但凡有对“阁下”不利的言行,轻则被请到南山或西冰库的包间享受韩式正骨,重则人间蒸发从此相忘于江湖。比如后来当上大统领的金大中,就在1973年差点被KCIA特工扔大阪湾喂了鱼。
在持续高压下,青瓦台光鲜的地砖之下压满了民众的血泪、财阀的愤懑、军头的不满。而朴正熙对此也一清二楚,于是他开始对权力愈发执念。
1972年10月他发动维新政变,直接解散了国会,将所有大权集于一身 而也就他封顶权杖这一刻,枭雄的人生也开始盛极而衰。
1974年8月15日,旅日韩侨文世光刺杀朴正熙未成,结果却一枪打死了陆英修。
事件发生后,青瓦台内部展开清洗。原青瓦台警卫室长引咎辞职,车智澈被提拔为新任警卫室长。善于铁腕拿人的金载圭也获得重用,在两年后当上了KCIA的老大。
当维新体制下,朴正熙扑灭了所有反对派。陆英修被戏称为青瓦台最后的在野党。夫人去世后,朴正熙身边再听不到任何逆耳忠言,所有人只会阿谀奉承,唯命是从。
于是韩国的各地局势开始失控,1979年4月釜山马山一带爆发了大规模民众抗争。这场抗议愈演愈烈,而就在民众愤怒的嘶吼中 ,一场青瓦台史上最惨烈的悲剧拉开了序幕。
05 血色晚宴
1979年10月26日傍晚,朴正熙带着金载圭车智澈等几位心腹,约了两位美女在KCIA的秘密据点宫井洞搞大办聚会。
在此之前,金车二人已经为争宠斗得不可开交。席间车智澈故意把釜马抗争处理不力责任,推向金载圭领导的KCIA,这一下把金给惹毛了。
几杯酒喝完后,他借故离开拿了把手枪,然后回到席间 突然大喝一声:“阁下把这种虫豸带身边怎能搞好政治”。
然后对着车智澈就是一枪,之后一不做二不休,反手就对朴正熙也开了一枪。子弹从朴正熙右胸射入背部穿出,他浑身是血倒在了旁边女歌手的身上。
这时金载圭还想再补枪把车智澈打死,结果手枪突然卡壳。慌乱中他来到门廊,找部下要了把左轮手枪,然后回屋打死了车智澈,最后又朝朴正熙头部补了一枪。
至此,一代枭雄殒命当场。而无数人的命运也伴随着这声枪响被彻底改变。
就在那一晚 53岁的金载圭慌乱中走出房间,坐上了陆军总参谋长郑升和的车,随后他的一个选择,彻底改变了两人的命运。
那一晚,48岁全斗焕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在青瓦台值班的弟弟给他打的一通电话,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一晚,27岁朴槿惠同样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等她得到消息时,公主的命运已经被改变。这一年她搬离了青瓦台,33年后她又搬了回来。
人生就是盒巧克力,不亲口吃下去,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如果把时针往前再拨一点点,就在宫井洞血案的当天上午。朴正熙乘坐他的空军一号直升机去外地视察,他特意让飞行员绕道牙山湾上空,因为那里有忠武公李舜臣的显忠祠。
年轻时,李舜臣是他从军的偶像,而后来 李舜臣则成为了他无言的羁绊。
跨过岁月的时空,他们人生的巧克力都嚼出了同样的味道,两个人同病相怜,都不期望当代的审判,只是挑起历史责任在负重前行。
只不过此刻的朴正熙还不知道,这天他的巧克力,只剩下最后的那一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