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丈八蛇矛,杀得曹军胆战心惊!一把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关羽和张飞一身武艺从何而来?
说起三国时期的猛将,向来就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的说法。这些当时的猛人,依靠一身超凡绝伦的武功,争雄天下、斩杀强敌!
奇怪的是,在书中,从来没有关于这些人拜师学艺的情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功夫不可能凭空而来
一个人会三招两式,并不稀奇,谁还不会比划两下呢?但功夫要练到关羽和张飞这种程度,一定是有人教导的,绝不可能凭空就练就一身武功。
功夫越高,越需要有人指点,那些诀窍、打斗规律、对阵经验、兵器技巧,绝不可能自学成功。那些在深山老林苦练十年成为绝顶武林高手的故事,只能是段子而已。
那么三国时期的武将,一身功夫从哪里学来的呢?
第一种:最为理想的是家传。武艺兵法是武将吃饭的本领,历来秘不外传、甚至是不着文字,只传给自己的亲人。例如像马超这样的,世代为将,武功代代相传,当然厉害了。
第二种:在军中历练,一步一步由弱到强、侥幸活了下来,积累了一身丰富的搏杀经验,同样可以成为武艺高强的一代名将。
第三种:家中豪富,喜爱武艺,于是延请名师,结交豪杰,四处拜师学艺,再加上天赋异禀,居然练成了一身好本领。张飞和关羽就属于这一种。
但是,真正的搏杀和校场上练习还是有区别的,不经过战场的锻炼,不可能成为一名高超的武将。许多人在场下练得挺好,一到战场上就吓得没法发挥出来,心理素质不过关,同样无法成为猛将。
关羽和张飞,也是经过战场的洗礼才慢慢强大起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勇力冠绝三军,只是小说并不侧重这一点,所以没有细说而已。
穷文富武、功夫不是谁都条件学的
古代向来就有“穷文富武”的说法,练功夫,需要请老师、需要打造盔甲兵刃、需要充足的营养,平民老百姓吃饱饭都困难,哪还有精力去学武艺?
再者,大多数老百姓都只求个平安,能够过上安生日子就行,谁去学武艺杀敌?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学砍人?所以学武艺的一定是那些有野心、有抱负、有格局、有追求的人。
关羽和张飞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张飞是个卖酒杀猪的,说白了就是个屠夫。关羽是个推车卖枣儿的,就是个小商贩。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他们都是生活在底层的平民,但如果把这两个人的职业放在东汉末年,那可就厉害了。
酿酒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古代农业生产落后,战乱更让粮食的价格飞涨,能够卖酒的,没有过硬的关系和强悍的武力,这生意能做下去吗?
再说杀猪。古代的家猪称为豚,猪肉肉质细腻,没有异味,而且养猪也要消耗大量的粮食,猪肉一直是上游社会才能够享用的珍贵的肉类。一个郡,一年能杀几头猪?张飞凭什么取得了杀猪许可证?
并且,张飞“世居涿郡、颇有田庄”,这哪里是什么平民百姓,他就是涿郡的豪强啊!他“专好结交天下豪杰”,那些豪杰凭什么卖张飞面子?张飞要是没有两下子,人家怎么会跟他结交?张飞要是钱,拿什么去结交英雄豪杰?
关羽也是一样的道理。他是河东解良人,因为当地的豪强欺负他,被他杀了!说来轻描淡写,实则惊心动魄!关羽孤身一人、却能够暴起杀掉人多势众、身怀武艺的豪强,哪是什么普通人?
况且关羽杀了豪强,在江湖人行走了五六年,也没有人能够将他捉拿归案,关羽的强悍可见一斑。
学功夫是需要先天条件的
练三招两式的,谁都行。当年电影《少林寺》激发了多少人对功夫的向往啊!可真正练好的能有几个?练功夫,是需要先天条件的:身体条件、性格、胆量、毅力,悟性缺一不可。
张飞和关羽之所以厉害,先天禀赋是主要原因,我们来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两个人的体形的: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张飞身高八尺、肌肉饱满、躯体雄壮、声音洪亮、动作敏捷,根本不用交手,稍微有点打斗经验的就知道这是个高手。
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关羽更厉害,他身高达到九尺、外貌是“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威不可当。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个弱者。
张飞和关羽之所以厉害,首先是因为他们体型就远超于常人。我们常说七尺男儿,可两个人一个身长八尺、一个身长九尺,威猛健壮。
在平均身高一米七左右的汉末,这样的身高绝对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由此带来的力量优势,更为两人奠定了克敌制胜的基础。
身大力不亏,所以两个人才能够舞动重型兵刃,与这样的人交手,力量差的,基本上一招就被秒掉了,哪还有机会使出什么精妙的招式!两强相遇,拼的不就是手疾眼快力量大吗?关羽和张飞恰恰都是这样的实战型选手。
三国演义中,凡是能打的武将,哪个不是腰粗膀圆、体形彪悍、力量过人?先天条件出色、加上自身勤学苦练,想不厉害都难!
结语:从功夫的本质来看,在冷兵器时代,功夫根本没有什么秘传,战场搏杀的本领,就是那么几下。
一说起功夫,许多人就觉得这东西异常神秘,什么都往阴阳五行、易经八卦上扯,小说家更是发明了”内功“这个词,居然许多人当成了真的,宣称自己的拳是内家拳,可笑啊!
功夫是人类在狩猎、战争中总结出来的搏击本领,它追求的是在最短时间内杀伤敌人、保护自己,没有任何花架子、没有什么所谓的内功、更没有纸上谈兵的精妙招式!
花架子,在战场上是必然被淘汰的,败就是死!内功更是小说家发明的词语,哪有什么内功?内气?至于精妙的招式,所谓你如何来、我如何挡、然后再如何反击!这样臆想出来的招式在战场上就是送死!
真正的功夫,就是一刀、一枪、一棍、一击而已。真正的功夫就是冷兵器搏杀,瞬间即分生死,哪有什么大战三百回合的场景!
那么,功夫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很显然,就是力量、速度、经验、胆量!谁的力量更大、谁的速度更快、谁的经验更足,谁的胆子最大,谁就能够在搏击中占有优势。
功夫没有那么多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是实打实的搏杀。几千年来的冷兵器战场,早已经把功夫锻炼得极其精简、高效、利落。功夫高低工,上场便知。一分生死,就知强弱!
在一个战乱不断的动荡年代,找一个教功夫的师父对有钱人来讲太简单了,只要经历过几场大战、杀掉几个敌人,三五年下来,只要能够活下来,所掌握的功夫就已经相当厉害了!
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就是最好的师父。关羽和张飞找几个师父很人吗?
功夫并不难学,难的是有学功夫的条件。关键是长年累月的锻炼、充足的营养、不断的磨练。所谓穷文富武就是这个道理,营养、兵器、盔甲、马术、请师父,哪样不要钱?
学武在古代就是有钱人的专利,平民老百姓老老实实种地吧!老百姓想学都没那个条件。
东汉末年,恰逢乱世,学点武艺看家保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谁还不会个三招两式呢?尤其是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强,练好功夫才能保卫自己的家人财产啊!但是关羽、张飞身体条件优越、自然武艺超出常人。渐渐的就难以碰到对手了!功夫厉害了,野心自然就蠢蠢欲动!
恰好,两个人遇到了刘备,桃园之中,金兰结义,这兄弟三人将一起拉开三国鼎立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