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个人评上将,大将没什么可说的,上将更没什么可争的”
创始人
2025-07-08 11:32:59
0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0多年的征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智勇双全的名将,开国上将萧克就是其中之一,他用传奇的经历为人民革命史、战争史、军事史乃至文化史,创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开国上将中,他是唯一参加过1926年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将军;唯一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担任军团长职务与方面军领导职务的将军;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书香世家,投笔从戎

往事萦怀,青山流水扣心弦。

1907年,萧克将军出生于湖南嘉禾一户贫苦的书香人家,16岁时考上县甲种师范简习所,然而,只坚持一学期,贫穷使他面临辍学困境。

他找到校长请求半工半读,像个小杂役般刻蜡板、印讲义忙至深夜,得些酬劳贴补学费。

第二学期,他通过广泛阅读革命、兵法、文学等书籍,了解到世界的风貌与辽阔。

后来,他得知黄埔军校第四期招生,内心非常向往,赶到广州时,黄埔军校招生结束,宪兵教练所第二期正在报名,顺利考上,一段时间后,宪兵教练所归并到黄埔军校。

在这里,他学习5个多月,有6门课程:步兵操典、射击教范、野外勤务、陆军礼节、内务条令和宪兵学。

一次,萧克见大队长桌上放着《战术学》、《筑城学》、《交通学》、《兵器学》等书籍,诚心借阅挑灯研习,这些学识在革命生涯中令他得益良多。

毕业后,萧克亲历北伐战争,1927年5月入党,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后经转战,他率部上井冈山编入红四军,历任连长、营长、纵队参谋长、纵队司令员等职。

长征路上挑大梁

1932年10月,年仅24岁的萧克已经担任湘赣红8军军长。

第五次反“围剿”,整个中央苏区全面失利,形势严峻。

1934年7月23日,已由湘赣红17师、18师以及16师合编而成的红6军团,接中央军委命令,退出湘赣根据地,向湖南中部进发,寻求与贺老总的红2军团联络,并建立新的根据地。

红6军团,是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担负着开路任务的,是红军长征的先遗队。

8月7日,红6军团9千余人于下午3时,由江西遂川横石悄然出发,踏上西征之途。

途中四战四捷,突破了国民党的四道封锁线,进至湖南桂东寨前坑。

12日,在此召开誓师大会,正式宣布中革军委批准的编制序列及领导人员的任命,萧克任红6军团军团长兼17师师长。

10月1日,打了一路的红6军团进入贵州。

面对绵延无尽的大山和陌生的道路,以及敌军无休无止的追击,红6军团只能夙夜兼程,加上供给又严重不足,当时的眼苦程度可想而知。

当时国民党也很清楚,红6军团一旦和红2军团会合,无异于如虎添翼,因此,蒋介石尽一切可能调动各方面的军队对付红6军团,前堵后截,空中轰炸,两面夹击。

红2、6军团之间会合的距离越近,敌人的围追堵截就越是疯狂,所以,红6军团进到贵州石阡地区的时候,也是战斗最激烈的残酷时候。

面对敌人的围追拦截,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

1934年10月24日,部队到达印江木黄,与红2军团会师。在湘、鄂、川、黔地区,红2、6军团连克桃源、礼县,威震常德、岳阳,并在四省交界地区,创建了红军长征途中唯一一块坚持一年之久的红色根据地。

“大树将军”

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当时很多人认为,按照萧克的资历和功勋授予上将,着实有些低了,为他抱不平。

萧克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4军的师长,后任红6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日战争附期任120师副师长,当时的师长是贺老总;担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当时的司令员兼政委是聂帅;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当时的四野司令员是林总。

实事求是地说,萧克在三个革命时期担任过的职务,可堪大将之衔。

有些资料上这样记载:“萧克授的是上将军衔,大将没什么可说的,上将更没什么可争的了。”

对此,萧克将军坦然地说,很多的战友为了新中国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就该牺牲了,评不评衔,评什么都行。

他还随兴谈起了一段古人佳话:东汉大将冯异,是光武帝时期的开国大将,战场上,勇不可挡,功勋卓著,但他为人谦和,每到将军们聚会论功时,他都会躲到一旁的大树下,从不参与争论,由此东汉军中都称他为“大树将军”,我们共产党人,难道还不如古人吗?

萧克宽广的胸怀和高风亮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将军才气过人

一部小说《浴血罗霄》,萧克将军写了50年,这主要是战争年代的环境不允许,将军只能是忙里偷闲地放下枪,才能拿起笔。

难怪著名作家夏衍把《浴血罗霄》称为一部奇书,不仅因为作者是一位上将,还因为它是从写作到出版经过整整半个世纪、并且还荣获了被称为全国最高文学大奖的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荣誉奖,这实属难得。

时光拂过尘世,检阅万物,2008年10月,萧克将军在北京病逝,享年102岁,民众作挽联悼念:“载仁而行,抱义而处,武略文韬,沙场百战,功勋真卓著;博学不穷,笃学不倦,刚毅中正,教鞭长挥,亲民是楷模。”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韩媒嘲讽:中国男足再演功夫足球... 北京时间7月7日晚,东亚杯首轮,中国男足对阵东道主韩国队。最终,中国男足0-3不敌对手。韩国媒体《O...
原创 土... 瓦剌即漠西蒙古,也称卫拉特蒙古。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师也先因为明廷的赏赐没能满足他...
原创 从... 他本是一位默默无闻的皇子,但为什么后来成为了大唐帝位的继承者,而他的妻子武则天,后来却成为了李唐最痛...
原创 1... 阅读文章前,请您先点关注,随时阅看一系列各种接近心灵深处的文章,可以参与分享和讨论,感谢关注支持。 ...
原创 薛... (一)薛宝钗被迫参与管理荣国府事宜。 王熙凤病倒以后,王夫人让李纨和贾探春暂时管理荣国府的内务,后来...
原创 郭... 在中国革命的战争史诗中,来自隐蔽战线勇士们的贡献可谓是难以估量,有时候甚至比一个整编师的威力还要大。...
原创 潜... 《光明日报》最初由民盟创办,毛主席亲手题写了创刊词:团结起来,光明在望。1978年改由我党主办,是面...
​为什么唐统一战争,总是忽略李... 不是忽略,是李世民的功绩太过耀眼。 李渊唯一的功绩就是在次子李世民和谋臣裴寂、刘文静的撺掇下同意举事...
清朝灭亡的六大教训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对清朝灭亡原因的几点深入分析,以...
原创 三...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华夏文明已延续数千年之久,先辈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藏财富,随着这些年考古技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