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带了七十万人出征,但在史料中,实际只有四五万人。
按常理来说,损兵五万并不至于对一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但为何夷陵之败后,蜀汉却因此而一蹶不振呢?
实际蜀汉的损失不在夷陵之败,夷陵之战只是加速了蜀汉的衰退,那么在此之前,蜀汉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公元219年
公元219年10月,孙权背盟,吕蒙、陆逊偷袭荆州,“三国第一大将”关羽被杀,蜀汉至少损失了四万精兵。
公元220年
公元220年,蜀汉在上庸的三城被魏国夺去,保守又损失了几千精兵,以及上庸的几千土著兵,大将刘封逃回成都,因不救关羽被杀。
同年,刘备手下第一谋士法正去世,法正之死,令刘备一连哭泣数日,
公元221年
本年度,刘备于益州称帝,同年为报关羽之仇,发起夷陵之战,但未出师,三弟张飞遇害,老将黄忠也病死成都。
公元222年
在夷陵之战期间,蜀汉骠骑将军马超病逝成都。至此,刘备帐下的四员大将(前后左右四将军)全都离世。
夷陵之败
马超死后没多久,刘备随即遭遇了夷陵之败,而这一败,蜀汉严重内伤。
首先,就是在兵力上的损失。别看仅有五万人马,但已是蜀汉的全部家底,蜀汉地盘不大,人口更比不上曹魏,总人口一直维持在百万之内。
据《傅子》一书记载,吴军消灭了八万蜀汉军,但这个记载并不靠谱,比较靠谱的兵员损失在五万人左右。
蜀汉本部兵马约有三万余人,后期有五溪蛮首领沙摩柯率兵助战,兵力约在一万多人,总计人马也就是五万多点,但都是精锐啊。
比如在参加夷陵之战的士兵里,其中有不少都是老兵,他们曾追随刘备东征西讨很多年,根据记载,甚至还有当初打徐州,打新野时的老部队。
这些老兵作战经验丰富,但他们在此次战争中成建制的被消灭,放眼蜀汉军团,只有向宠部算是满编制的回到了蜀地,其余的,要么死在战场上,要么投降。
所以,在兵力上的损失是指精锐兵力的损伤。
其次,就是大将上的损失。在未出师前,蜀汉人才已初露干涸之象,老员工已相继离世,而夷陵之败更使人才库雪上加霜。
刘备出征时带了不少高级将领和文官,其中比较出名,而且有记载的有:张南、冯习、傅彤,张南协助刘备夺取益州,冯习追随刘备入蜀,傅肜不愿投降大骂吴军为“吴狗”,这三人都战死沙场。
镇北将军黄权,由于退路被堵死,因耻于投降东吴,无奈之下,带着部众归顺了曹魏。
还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马良,在夷陵之战开战前,他成功招抚了五溪蛮各部,《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他评价很高,称他为“蜀之良臣”。
此外还有土著部落首领沙摩柯,也在此战阵亡。
以上是一些有历史记载的名将名臣,算是蜀汉当时的中坚力量,实际还有更多的大大小小的无名之辈,他们也都伴随着夷陵之战的惨败,或阵亡,或归顺,总之,都不再为蜀汉所用。
由此可见,夷陵之败对于蜀汉来说,人才损失几乎是雪崩式的,这与蜀汉后期人才缺乏也是有关系的。
第三,就是导致蜀汉内部的政治动荡。
刘备兵败后,回去就一病不起。章武二年(222年)末,汉嘉太守黄元见刘备病重,于是举兵起来造反,进兵攻临邛县,并宣布汉嘉郡独立。
接着牂牁太守朱褒、益州郡雍闿,越隽夷王高定,也都起来造反,不夸张的说,蜀汉接近一半的国土都反了。
虽然都被平叛,但对于脆弱期的蜀汉又是一阵大动干戈,死伤不可避免。
从公元219年—222年,仅三年时间,保守的说,蜀汉兵力损失起码在八万人左右,而蜀汉本来就是小国,哪能经得起这种连环打击呢?
其四,我们常说“丢盔弃甲”,还有就是大量辎重的损失。
精锐兵力没了,中坚力量的文臣武将也没了,辎重损失,内部叛乱,一系列战后问题都摆在蜀汉眼前,刘备辛苦积攒下来的家底基本没了,就连他自己也撑不了多久了,因此,他选择在白帝城托孤。
其五,夷陵之战对蜀汉最致命的打击,那就是刘备之死。刘备是蜀汉的灵魂,国家的精神领袖,蜀国的存在就是依据他的存在而建立起来的,他也因此战而病逝。
刘备之死对蜀汉的影响有多大,诸葛亮在他的《出师表》中有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也就是说,刘备之死直接关乎到蜀汉的生死存亡,有这么严重吗?把“吗”字去掉,就有这么严重。
同样的历史早已发生过,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袁绍之死所引发的北方格局大洗牌。
在官渡之战后,袁绍虽然惨败,但地盘还在,曹操一时半会儿还吃不了他。但不幸的是,他病逝了。
袁绍死后,废长立幼的问题浮出水面,两个儿子开始内讧,曹操抓住机会,历史最终选择了他,一下收了袁绍四州,由此奠定了一统北方的基础。
刘备死后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蜀汉就是一个烂摊子,漏洞百出,唯一有区别的就是他不用担心儿子内讧,刘禅即便能继位,在内外忧患的情况下,也未必能坐稳江山,搞不好也是个二世而亡。
但蜀汉又有幸运的一面,就是还有一个诸葛亮,而且他对刘氏十分忠诚,更了不起的是,他还是一个能力超强的人。
对于刘备死后的蜀汉,如果当时没有诸葛亮坐镇规划,那是即有可能步袁绍后尘的。
综上所述,夷陵之战,刘备虽然至多损失了5万人,但精锐尽失,从士兵到文臣武将,再到其它各种兵器辎重等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刘备的去世,这些基本上已经把蜀汉推向了奔溃的边缘,此后再无辉煌时刻,说它因此而一蹶不振,也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