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场父子相残的权力斗争:安史之乱
创始人
2025-07-08 11:03:12
0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内乱,是地方势力与唐朝李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两方都各出昏招,致使叛乱越演越烈,对时局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直接宣告盛唐时代的结束。

叛乱能发生首先是以安?山和史思明为首的河北三镇叛军有实力。

当时十个节度使共掌兵50万,而安?山所兼任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共统兵15万,而且安?山因得朝廷信任,十四年没有变动过,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培植亲信,发展自己的势力。所以首先是地方将领大权在握,有反叛的能力。

再就是唐玄宗在他快六十时,把儿媳杨玉环召进宫,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于是对朝政失去了兴趣,致使政治腐败严重,特别是任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更是导致朝政混乱。与此同时,社会上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社会矛盾加剧。

但安?山反叛的直接原因,则是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加大。

杨国忠凭借着与杨玉环的裙带关系当上宰相,他除了弄权与索贿外不知还有别的什么事。而因为索贿,他与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的矛盾日益上升。矛盾上升的原因就是安禄山多次拒绝杨国忠的巨额索贿。而精明过人的安禄山能拒绝宰相的索贿,有两种靠山,一是他与最高权力的皇帝唐玄宗及皇帝喜欢的女人杨玉环都保持着最良好的关系,并甘作杨贵妃的干儿,可以说安?山是有最大的后台。二是安?山手握重兵,并不惧怕杨国忠的索贿。

于是杨国忠决定对安禄山进行打击,打击的手段就是“诬以谋反”。

只是多次说于皇帝,皇帝玄宗并不相信。于是杨国忠决定要让他的猜测变为现实,以向玄宗表明他的判断正确。于是755年,他派人包围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处,杀死他的宾客。他希望安禄山有所反应。

得到消息的安禄山果然震惊,他知道自己只能反叛。因为向皇帝申诉没有作用,皇帝虽然信任他,但也信任杨国忠,而且他是拥有大权的节度使,本就让人怀疑。于是755年12月安禄山起兵反叛。

消息传来杨国忠十分兴奋,但皇帝不信,直到整个河北失陷,七天后皇帝才相信,他信任的安?山谋反了。也终于证明杨国忠的判断是正确的。

高兴的杨国忠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安禄山缉拿正法。

于是唐政府开始调兵遣将与叛军作战。

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市)起兵反叛,号称要讨伐奸相杨国忠。叛军迅速南下,于12月12日攻占了唐朝东都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建立了大燕政权。

唐政府在杨国忠的建议下,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御敌。两人在洛阳失守后,退守潼关,采以守势,坚守不出,阻挡叛军。可皇帝听信监军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唐政府杀大将自毁长城。

杀掉封常清与高仙芝后,起用病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老将哥舒翰率军20万,在潼关也闭关固守,并击退进犯的叛军。安?山见强攻不成,就准备诱敌设伏。而皇帝命哥舒翰要出击,几次上奏不可后,哥舒翰只有出兵,结果中了埋伏,20万唐兵大败,只有8000逃回潼关。自己也被手下绑俘敌营。

初次的反击,唐政府军全线溃败,756年6月长安失守,唐玄宗被迫要西逃四川。6月14日,在逃亡走到马嵬坡时,发生马嵬坡之变。愤怒的士兵哗变,杨国忠被杀,并屠灭他的全家,并逼迫唐玄宗,让杨贵妃自尽。此后唐玄宗继续西逃,太子李亨北上,并于7月13日在宁夏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肃宗领导军民开始平叛,没有军队的皇帝,只好把在各处驻守的军队全部抽回,并向回纥兵团求救。

此后在唐肃宗领导下,由郭子仪,李光弼,张巡,张镐,仆固怀恩,马璘等人担任平叛任务。

而安史集团开始内斗不断,也是自毁长安。

安?山有眼疾,又患疽病,性情暴躁,对侍从非打即骂。严庄受他信重,也常受毒打,宦官李猪儿为安?山穿衣解带也多被鞭打,宠幸的女人段氏生下小儿庆恩后,安?山有了用庆恩代替庆绪的想法。于是757年正月,安庆绪,严庄,李猪儿三人合谋杀死安?山,由安庆绪继大燕皇帝位。

当了大燕皇帝的安庆绪自然与父亲的搭档史思明有了矛盾,安庆绪忌惮史思明势力增大,想征调史思明在范阳的兵,结果史思明囚禁安庆绪使者,并以所领13郡和8万兵向唐投降,被唐政府授范阳节度使。唐政府以郭子议,李光弼为首的九个节度使统兵,攻打退守邺城的安庆绪。安庆绪向史思明求援,许以让位。史思明又叛唐朝,率13万人自范阳南下救邺城,唐军大败。唐严肃宗发兵几十万,却不设元帅,无统一调度,军心不稳,终于又大败,史思明重新占领洛阳。

宦官鱼朝恩又对郭子仪大尽谗言,郭子仪被解职赋闲。而掌握实权的史思明杀掉安庆绪,自己做了大燕皇帝。

不过他又重蹈安禄山的命运,在他想杀掉儿子时,于761年3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

此时唐帝国的皇帝已变成李豫,他如同他的老爹一样,再次向回纥军团救援,于是回纥军团再次攻陷洛阳。洛阳遭到第二次噩运,距上次只有五年,洛阳的妇女儿童在恐惧中被大火烧死,繁华的神都再罹浩劫。唐军兵锋所至,并不比回纥军队好多少,中原大地黄河两岸,人民饥寒中苟延求生

同年,创造了大唐的盛世的前任皇帝李隆黯然死去。

763年2月17日,史朝义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结束。

安史之乱,就是安?山以儿臣反叛唐帝国,又被自己的儿子所杀。然后安庆绪又被安?山的部将史思明所杀,最后史思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而于唐帝国,太子李亨也是借叛乱,自立为帝,而把皇帝变成太上皇的。可见安史之乱,就是一个儿子不断反叛父亲,不断杀死自己的父亲的过程。足以看出在权力斗争中是没有父子的,有的只是权力。

父子都是如此相残,何况对地千万百姓。安史之乱前的754年,唐朝人口达到了6300万,而安史之乱后,人口锐减到1690万。这数字虽有统计不准的一面,但至少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对国家的破坏力度之大。

无疑,安史之乱对唐朝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战争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唐朝的中央集权体系受到冲击,国力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唐朝对边疆的统治日益不稳,大量的了陇右、安西,北庭的军队调往内地参与平叛。战后,唐朝政府又为了稳定局势,大肆分封节度使,藩镇割据现象更加严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

同时,战乱导致北方经济衰败,经济重心继续向南方转移。

安史之乱暴露了唐朝政治体制的弊端,士族地主阶级势力遭到打击,唐朝对边疆的控制力更加下降。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伟... 对未来的向往是人们的普遍心理,但是未来又往往不可预测,所以有了预言的出现。 然而,绝大多数预言,最...
原创 中...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正式访华,而负责接待的周总理也在机场上与其握手表示欢迎,并且在...
原创 游...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
原创 退...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无数的女性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她们敢于突破所有固执的偏见,闯出对自己...
原创 彭... 一提到彭老总,我的心里就有无限的敬畏,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或许都和我一样,彭老总一生大公无私,刚毅坚强...
原创 溥... 1950年,溥仪在旅顺监狱接受改造,褪去皇上的养尊处优努力学习劳动技能。 一日,他糊好一只纸盒兴高采...
原创 对... 喜欢的三国的朋友都知道,魏蜀吴各占了一个优势,魏国占天时,吴国战地利,而蜀国占人和。但是蜀国为什么最...
书于竹木 托载千年(文化中国行... 在纸发明之前,中华文明书于何处?以竹、木为原材料制成的简牍,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文字载体之一。 这是一...
原创 蒋... 1931年之后的国民党内部有个特别突出又异常无解的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政权、党权、军事权、行政权、立...
原创 中...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做家族。在中国和世界上也有很多厉害的家族,其实家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