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岳飞含冤而死,10万岳家军为何不来劫法场?几点原因道明真相
创始人
2025-07-08 08:33:13
0

岳飞与麾下的岳家军,曾把金军打得落花流水。 #深度好文计划#

可这样一支劲旅,在岳飞风波亭被斩后却销声匿迹,他们为什么不劫法场?

那么多好汉为什么都不肯为自己的将军抛洒热血?竟然让秦桧这等奸佞得逞?

当然,演义故事不能当真,历史上的岳家军的确很勇猛,但是如果把历史等同于演义那就贻笑大方了。

首先,皇帝是不允许他们这样做的,即便做了也没有一点成功的希望。

岳家军为何不劫法场

那时想铲除岳飞的人不是秦桧,而是宋高宗赵构。

秦桧只是为赵构干脏活的白手套罢了。

和大家想象中的不同,岳飞是被秘密处死的,并没有公开审判处刑。

关于岳飞的处死,历史上有好几个版本的说法,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与儿子岳云被斩于风波亭。

也有传奇故事记载:岳飞是被奸臣的毒酒所杀。

但更确切的史料《朝野遗记》中记载:岳飞是在大理寺狱中被折磨致死的,而执行的官员不是别人,正是杨存中。

这位名叫杨存中的行刑官,是大名鼎鼎的杨家将后人,其势力深不可测。

岳家军想在大理寺这种皇家监狱劫法场,如同火中取栗。

从古到今,除非王朝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不然几乎是无法成功的。

自从大理寺这个机构诞生以来,就派朝廷重兵把守,以戒备森严著称。

真实世界不是武林小说,没有一招轰倒一群壮汉的降龙十八掌。

因此,岳家军劫大理寺的法场,基本就是和朝廷宣战,并且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性。

就算真的宣战,那也要名正言顺!而对岳飞宣判的则是杨家将后人,在民间威望极高,是忠义两字的代表。

岳家军打的名号就是忠君爱国,如果去“劫法场”,岂不是打自己打的脸?

其作为忠于皇权集结在一起的军队,如果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那就没法动员。

最重要的是,赵构处心积虑要让岳飞死这种想法,绝不是被坏人蒙蔽或是一时兴起。

当岳飞全心全意辅佐的君主,在处心积虑考虑怎么弄死他时,岳飞是完全没有反抗空间的。

为了弄死岳飞后不受到岳家军反噬,赵构早就做了周密布局。

首先他把岳飞调离军队,封他为临安枢密院枢密副使,在名义上这是封赏。

过了小半年,岳飞在临安枢密院被罢免,朝廷给了他一个“万寿观使”的闲职,又过了两个月,他才被关入大理寺。

在这半年里,朝廷争分夺秒,他们收买都统制王贵,让他诬告岳飞。

之后便开始挖墙脚,将岳飞铁杆张宪手下的王俊收买,诬告张宪谋反。

因此,张宪被投入大理寺严加审问。

史料所限,岳家军好多干将或失踪、或莫名其妙死亡、或投入大狱,但细节往往语焉不详。

有人曾把这些归结于偶然,这种话傻子才信!那赵构为什么要铲除铁杆忠臣岳飞?

赵构为何要置岳飞于死地

首先,岳飞的岳家军太强大了。

岳家军在建炎三年,岳飞出任东京留守司统治官,独立成军后,在十年间发展到十万人的规模。

这个规模的军队几乎占了宋朝有生战斗力的四分之一。

更可怕的是:这支军队绝不是拼凑出来的地方杂牌武装,而是实打实的精兵!

当时,岳飞要求自己的岳家军在平时训练要带全甲、重铠。

还会进行爬坡、冲锋等这些战斗时必要的技巧,之所以这样,就是想随时模拟真实的战斗环境,然后时刻做到举重若轻。

金军当时第一猛将——完颜宗弼所向披靡,靠铁浮屠(一种人,马皆披重甲的重装骑兵部队)横行战场,而他们就在岳家军手里吃了瘪。

当时岳家军的兵力处于绝对劣势,却能大破金军。

其中杨再兴率领三百骑兵功不可没,他们死战金军无一退缩,最后全军覆没,而金军留下了两千余具尸体。

三百人灭两千多人,这种战损比放眼整个宋朝时代都是极为罕见的。

完颜宗弼看到自己的铁浮屠被破,不由崩溃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同时代这种地方武装不止有岳家军,还有骁勇善战的韩家军、吴家军、张家军(张俊领导)、刘家军(刘光世领导)等行营护军。

但是历史却只记住了岳家军,由此可见这支军队的勇猛程度。

就连金军统帅也说过:“江南忠臣善用兵者,止有岳飞!”

更重要的是,岳飞的岳家军不光战斗力爆表,而且还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取人一钱者,必斩”。

他为了整肃军纪,大军行军一处,他一定会“必自从十数骑周遭巡历,唯恐有一不如纪律者”。

在当时那个乱世,这样的军队很难不受到老百姓的爱戴。

古语有云:”撼山容易,撼岳家军难“,在皇帝眼中,这是和自己争夺民心!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支虎狼之师,最大的政治诉求竟然是接“二帝”回京!

这可直接捅赵构嗓子眼了。

如果两位前皇帝(徽宗、钦宗)在金国被解救出来,那现任皇帝怎么办?

要知道,就法统政治正确来说,徽宗、钦宗可是要比赵构强多了。

如果没有金国破东京,赵高宗只不过是个宗室子弟,完全没有竞争王位的资格。

1134年,吴玠在仙人关,大破金军完颜宗弼部十万人。

同年,岳飞北伐,收复襄阳在内的襄汉六郡,战争天平已经开始向南宋倾斜。

公元1140年,刘琦率部在顺昌府以逸待劳,大败十万金军,取得顺昌大捷。

夺取燕云十六州,赶走胡虏不是梦,但是接下来呢?

赵构为此下旨:岳家军只需要收复之前金国侵略的失地就好,不要北上惹怒金人,否则,即便战事告捷,也要治罪。

可当时岳家军屡战屡胜、士气大振,根本听不进去这些。

这时赵构发现全国民心振奋,如果硬要岳飞回京,一定会受到民意的反噬,所以只好收回成命。

此刻他也感觉到,他对岳飞的控制力已经慢慢下降了。

但是岳飞显然没有看出这些,还频频请求赵构为自己补充兵力,赵构则以各种理由拖延。

公元1137年,赵构在岳飞请求淮西军北伐的请命上出尔反尔,耿直的岳飞直接借口上山守孝,不干了!

这可把赵构气得不轻,但他也无可奈何。

耿直的岳飞在赵构已经很猜疑自己的情况下,做了一件非常忌讳的事,那就是建议赵构立皇储。

要知道,在古今两千年的中国封建王朝中,大臣建议皇帝立皇储是很忌讳的。

因为在那个皇帝独断朝纲的年代,指定下一代接班人,绝不是大臣能指手画脚的事。

况且,赵构在逃亡过程中失去生育能力,没有后代。

因此,岳飞算是碰了赵构的禁区。

还有一点,当时赵构只有三十岁,让这个年龄的皇帝指定接班人,况且还是在人家已经很猜忌你的情况下。

这也是激起赵构杀心的原因之一。

当时赵构没有直接翻脸,脸色难看的甩出一句”武将不能干涉朝政“后,便拂袖离去。

构陷岳飞,秦桧甘当白手套

杀心已决的赵构,不久后被岳飞的死对头觉察到了,于是,赵构身边聚集了很多小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秦桧。

其实秦桧最开始不是投降派,在他37岁以前,他还是主战派。

在靖康元年,金军南下,兵临开封,时任左司谏的秦桧还是主战派,绝不和金军议和。

然而,金兵次年攻克汴京,俘虏二帝,秦桧随二帝被金军俘虏到北方。

三年后,秦桧自称杀了押解自己的金兵,夺了一只小船,来到南宋。

民间传言:这时候的秦桧已经是金国的奸细了。

他是不是奸细没办法评说,但是这个时候的秦桧,已经完完全全由主战派变成主和派,再也没有与金军叫板的胆量。

当时秦桧来到赵构身边,一是带来二帝和母后韦氏的消息,二是迫不及待地提出应该和金人议和。

这让宋高宗非常高兴,因为在整个朝堂上都是主战派的氛围中,赵构终于听到了他最想听到的声音:停战议和。

于是,秦桧混得风生水起,在南归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131年,他火速提拔为参知政事。

此后还被提拔为右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院事,他在坐稳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后,迫不及待提出“南自南,北自北”的议和方针。

他强迫已经逃到南方的北方汉人回北方,让大量心怀故国的北方汉族滞留金国。

说回官场,他最大的对头就是岳飞。

当时岳飞对他的那些投降议和的政策嗤之以鼻,并直言不讳:“相国某臣不轨,恐贻后世讥。”

这样说独揽朝纲权臣的岳飞,被打击报复是自然的。

况且在当时,金人给秦桧提的议和条件,最重要的就是除去岳飞这个眼中钉。

颍昌大捷后,金兀术给秦桧的密信中这样说:“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之,始议和。”

于是,秦桧和宋高宗决定自毁长城,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飞打道回府。

1141年,宋金议和,宋朝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进贡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

这也意味着,岳飞多年在北方征战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

在议和生效后,秦桧开始处理以岳飞为首的主战派。

首先,秦桧买通岳家军前军副统制王俊,此人本是岳家军的得力干将,但是由于官位忿忿不平。

他也第一个跳出来揭发岳飞“早有反心,图谋不轨”,王俊一带头,统制官庞荣,傅选等人也出面做伪证,大部分岳家军官都保持沉默。

公元1142年1月27日,岳飞被杀害于临安大理寺。

在岳飞遇害后,和岳飞齐名的大将韩世忠挺身而出,当面诘问秦桧:“岳飞的罪行有什么实际证据。”

秦桧唯唯诺诺良久后蹦出:“莫须有。”

韩世忠大骂:“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当时秦桧还想构陷韩世忠,韩将军告老退休,并且闭门谢客,口不言兵。

自此,朝堂上的主战派被完全剿灭,宋朝偏安一隅已成定局。

对于中原大地的百姓来说,这简直就是噩耗!

国家故土沦陷无望收回,可对于宋高宗来说,这是最好的结局。

结语

在此之后,秦桧和赵构两人心存芥蒂,争斗了十几年。

最终,赵构最扳倒了秦桧,赐秦桧谥号“忠献“,表彰他在当年议和的功绩,并且题字”决策元功,精忠全德“。

这也说明,他对秦桧的所作所为是十分认可的。

被处死的岳飞,不是受什么奸臣蒙蔽,而是他和权臣的共谋。

皇帝在意的只是他屁股下的皇位而已,什么王师北定中原,与自己位置的稳固相比,没有没有分量。

当然,在老百姓心中,谁对谁错自有公论。

明朝岳王庙就有秦桧夫妇跪像,一跪便是八百年,至今被人唾弃。

反观岳飞,已经成了我国忠义的象征。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71年8月,毛主席在巡视南方的过程中,与许多地方的党政军领导人会面,毛主席在接见这些人的时候,经...
原创 从... 我们看过《史记》后,会对其中的《李将军列传》留下深刻印象。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对李广的遭遇感到扼腕...
原创 俘... 太监是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的一种第三性人类。最早的太监都不是自愿的,其实就是一种刑罚,我们都知道这种刑罚...
原创 回... “不自由,毋宁死”美国人亨利在殖民时代中呐喊出来的一句话,成为了美国自始至终都坚持的信条,不论是代表...
畅谈改革(三)“大包干”在争论... 实际上,早在1957年,浙江永嘉等地就搞过包产到户,但当时永嘉县委书记李云河等都被撤职查办,有的还被...
原创 施... 考古是一项充满神秘和发现的工作,我国的考古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由民间无意间发现的古墓,这些偶然的发现成为...
原创 吴... 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发生了“九一三”事件,此事对毛主席打击很大,他的身体健康情况每况愈下,身边需要人照...
原创 二... 是否有人像我以前一样,从字面理解以为国民党“考试院”仅仅是个负责全国学生考试的专门机构 后来我发现搞...
原创 《... 老虎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然而在一千年前的宋代,却是为祸一方,难于捕杀的“大虫”。 在《水浒传》...
原创 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的红军主力被改编为三个主力师,分别是115师、120师和129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