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92年,93岁的聂荣臻自感大限将至,叫来秘书安排了三件事
创始人
2025-07-08 07:02:00
0

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2年,93岁的聂荣臻元帅病情恶化,一日比一日虚弱。

或许是自感大限将至,聂帅单独叫来了亲友和工作人员,叹息道:

“我大抵是该走了,但有三件事,希望你们能替我办好……”

究竟是哪三件事,能让病危之际的聂帅如此记挂呢?

头等大事 挂主席像

聂荣臻作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大半辈子都在战场上度过,为国家立下了无数战功。但纵使是这样功勋卓著的将领,心中也有最崇敬的人,那便是人民领袖毛主席。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后,聂荣臻数日茶饭不思。过了数日后,他忽然叫来秘书,对他说道:

“你去帮我找几幅毛主席的画像来,如今的我赋闲在家,看看伟人的风采,心情也能好一些。”

秘书照做了,很快便带回来两幅毛主席画像。第一幅是毛主席和聂荣臻等各位将领的合画,第二幅则是毛主席的独画。 聂荣臻年纪大了,看东西容易视线模糊,便拿来老花镜对比着看了一遍。斟酌许久,他抬起头,将毛主席的独画放在了桌子上,语气严肃的说道:

“这张合画上,我的像要比毛主席的大,这不好。而且,罗帅和贺帅的像也看不太清。如果要挂集体照的话,那毛主席必须要放在显眼突出的位置,因为他是所有人的领袖。”

和所有将领一样,聂荣臻和毛主席的革命情谊深厚,是并肩战斗数十载的战友和至交。从南昌起义到广州起义,再到提出“武装夺取政权”的八七会议,聂帅一直奋斗在革命的道路上。这一点,在他1931年到中央根据地和毛主席相遇后,依然矢志不渝的贯彻着。

红军反“围剿”斗争开始后,聂荣臻始终站在毛主席一边,坚定不移的支持着毛主席提出的所有观点。当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博古、李德之流意图孤立毛主席之际,聂帅仍追随着毛主席。无怪乎后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后,毛主席曾如是对聂荣臻说:

“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里面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这五台山就在晋察冀,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你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哟!”

能获得毛主席如此高的评价,聂荣臻受宠若惊,愈发坚定了将晋察冀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决心。在他的领导下,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周边群众的抗日热情也因此空前高涨。但偏在这个时候,日本那边蹦出来个阿部规秀,试图跑到晋察冀根据地这边“捣乱”。

阿部规秀自诩日军军界的“山地专家”,放下豪言要将晋察冀根据地一网打尽。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朵“名将之花”最后会折在聂荣臻的手里。1939年秋,聂荣臻用一炮端掉了阿部规秀的指挥部,让他成了日本侵华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别指挥官。

这之后,聂荣臻又率部参与了反击国民党朱怀冰部的作战。1940年8月,“百团大战”打响后,他率部在正太、津浦、平汉等铁路线实施破击战,让日军的交通枢纽彻底瘫痪。1941年晋察冀根据地的反扫荡战斗中,聂荣臻又利用钳制作战,带领部队顺利的完成了转移。

中国的抗日战争长达14年,这些年里,仅聂荣臻参与指挥的作战便高达32000余次,累计击毙日军总数更是高达30万人。解放战争打响后,为贯彻党中央“歼敌于东北”的策略、切断华北与东北守敌的联系,聂帅主动率部出击,发动了正太战役。

正太战役的成功,为刘亚楼、罗荣桓等人所指挥的辽沈战役奠定了胜利基础,也使得华北、东北守敌试图互援的阴谋破灭。当然,这场战斗的胜利不止归功于将领们出色的指挥技巧,毛主席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和广阔长远的大局观念,也同样是辽沈战役成功的“催化剂”。

这之后,聂荣臻又参与了石家庄战役和平津战役,并促成了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和平起义。这之后,他又赴京出任平津卫戍区司令一职,负责接收傅作义的20万起义部队和整顿华北地区治安的工作。从这里开始,聂帅的工作重心逐渐从军事转向了政治领域。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一直在党中央担任要职,协助毛主席、周总理等主要领导人开展国家的建设工作。从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不管到了哪种岗位,聂帅始终坚定做毛主席的忠实追随者,即便晚年病危,他的心中仍然怀念伟人。可见,两位老革命家的情谊有多深厚。

战火救孤 盼望重聚

1940年,正逢国内抗战最艰苦的时刻,八路军同侵华日军的较量已进入白热化阶段。8月20日,八路军对日军所操纵的井陉煤矿东王舍车站发起进攻,双方激烈交火间,敌人的炮火炸死了车站副站长加藤利清夫妇。独有夫妻俩的一对女儿,因命大而躲过一劫。

这两个小女孩大一点的5岁,小一点的刚满1岁,都还是懵懂无知的年纪。战事结束后,八路军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她们,发现姐姐并无外伤,但妹妹的右肩有伤。战场上碰到敌人的子女,这种战士们也是第一次碰见。毕竟只是小孩,总不能用对待俘虏的方式对她们吧?

没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战士们只能将两个小女孩送到了聂荣臻那里。聂荣臻膝下也有一女聂力,当时10岁的她正在上海生活,已经多年没和父亲见面。刚一见到这对日本小女孩,聂荣臻便不由得想起了自家女儿,连眼神也变得慈爱许多。

于是,聂荣臻接下来的举动震惊了所有人。他先是下令好好照顾这两个日本孤女,紧接着还派来医生为受伤的妹妹治疗。大一点的姐姐很粘着聂荣臻,和他熟络后,她到哪儿都会紧紧拽着聂帅的衣角。为了纪念这难得的场面,记者沙飞还专门为他们拍了一张合影。

几天的朝夕相处下来,这对日本姐妹花都打消了敌意,完全的和聂荣臻还有八路军战士们打成一片。大家会围着两个孩子讲故事,聂荣臻有时候也会给她们削梨吃。可是聂荣臻也明白,她们毕竟是日本人的孩子,虽然自己喜欢,但也早晚必须送这对孤女回到日本人那边。

而且聂荣臻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平日里几乎都在忙着指挥各部队作战,实在也抽不出时间去照顾孩子。他自己的女儿都已许久未见,又哪儿有心力再抚养两个异国的孩子呢?于是思来想去,聂荣臻写了封信,派人将其和两个孤女都送到了日军在石家庄的兵营,大致是:

“此次八路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深望君等翻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聂荣臻的举动,让八路军内很多战士都不理解。在他们看来,两个女孩都是敌人的后代,没必要对她们如此仁至义尽。但聂荣臻却直言,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永远是人民,不该将日寇的罪孽强加到孩子身上。聂帅的慨然大义,让日军大为震撼,专程写信向他表达了感谢。

那对日本孤女被送回日军那边后,小一点的妹妹由于伤重在石家庄离世,姐姐则被伯父平安接回了日本。此后的四十余年里,公务缠身的聂荣臻在忙碌之余,心中始终牵挂着那个日本女孩的下落。终于,在日方的协助下,聂帅得知了女孩的名字——加藤美穗子。

1980年,为了完成聂荣臻的心愿,解放军报副社长姚远方撰写《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一文,日本方面很快就注意到了。在双方的通力配合下,1980年7月,美穗子一家在人民大会堂和81岁的聂荣臻见面。看着这位慈父般的中国将军,美穗子扑通一下就跪在了地上。

这个时候的聂荣臻身体情况已经不佳,但为了见美穗子,他还是强撑着身体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完成了这场跨越40多年的世纪重逢。美穗子送上了写有“中日友好,万古长青”的字画,白发苍苍的聂帅看后连声称赞,他的半生夙愿到这一刻,总算是得以圆满了。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纪念这段佳话,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后来将聂荣臻和美穗子的故事改编为电影《美穗子探亲》。同时,苏教版语文书也编入了名为《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的课文,成为流芳百世的美谈,为全世界所动容。

第二件事 关照彭真

彭真比聂荣臻要小上三岁,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曲沃县。他从五四运动时期便开始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后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后被组织顺利救出。从1935年开始,彭真一直和刘少奇一道大力发展党在北方的组织,为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1938年,抗日战争在全国范围打响后,彭真出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北方分局)书记,配合聂荣臻等人开创、巩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根据地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发展人民力量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聂荣臻堪称晋察冀根据地的“黄金搭档”。

新中国成立后,彭真起初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协助聂帅开展工作。1958年,他又领导了新中国十大建筑的建设和天安门广场的规划,对国家的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都十分关心重视。1980年,彭真也已步入耄耋之年。聂帅自知无法亲自探望,便托人代自己向对方传话:

“大革命时期,参加过革命的党内领导人健在的只剩四五个了,请多保重……感谢彭真同志的关心,我已93岁,入党70年,仍想争取多活几天,看看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一生,死而无憾,死而无恨。”

彭真当时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还算稳健,而另一边的聂荣臻就不一样了。步入80岁以后,他陆续患上了伪膜性肠炎、肺炎、前列腺肥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连北京301医院的医生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帮聂帅缓解病情。亲友和秘书心急如焚,但聂荣臻却乐呵呵的调侃道:

“人生七十而拐,八十而车,我的体会也是这样。看来,我这余生就要靠轮椅咯!”

话虽是这么说,但现实情况却显然不允许聂帅这样乐观下去。从抗战到抗美援朝,常年征战让聂荣臻身体落下了很多问题。等到了1991年,聂帅又一次因心衰入院治疗,从此再也没能下床活动。1992年,聂荣臻病危之际,他叫来了秘书,并安排其完成了最后一件事。

临终遗嘱 催人泪下

“我已经93岁,寿命也算是很长的……现在行将归去,临别依倾,好像还有很多话还言犹未尽……我衷心希望全军同志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国防,保卫和平;我希望海峡两岸,尽快统一……”

1992年4月,93岁的聂荣臻病情告急,北京301医院也向党中央和军委发出通知。得知消息后,很多中央领导和老干部都想来探望,但由于担心病人受惊,医院方面婉拒了他们的见面请求。或许是自知时日无多,某一天聂帅喊来了秘书,强打着精神对秘书说道:

“现在,我想请你帮我办最后一件事……去为我找一台收音机来,我想趁着自己头脑还清醒的时候,留下几句遗言。”

秘书含泪答应,这便有了前文出现的那一段话语。一心记挂国家和人民的聂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留下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期盼和关心。1992年5月14日,在留下这段遗言后的第二个月,93岁的聂荣臻元帅带着心愿完成的释然,永远的离开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伟... 对未来的向往是人们的普遍心理,但是未来又往往不可预测,所以有了预言的出现。 然而,绝大多数预言,最...
原创 中...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正式访华,而负责接待的周总理也在机场上与其握手表示欢迎,并且在...
原创 游...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
原创 退...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无数的女性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她们敢于突破所有固执的偏见,闯出对自己...
原创 彭... 一提到彭老总,我的心里就有无限的敬畏,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或许都和我一样,彭老总一生大公无私,刚毅坚强...
原创 溥... 1950年,溥仪在旅顺监狱接受改造,褪去皇上的养尊处优努力学习劳动技能。 一日,他糊好一只纸盒兴高采...
原创 对... 喜欢的三国的朋友都知道,魏蜀吴各占了一个优势,魏国占天时,吴国战地利,而蜀国占人和。但是蜀国为什么最...
书于竹木 托载千年(文化中国行... 在纸发明之前,中华文明书于何处?以竹、木为原材料制成的简牍,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文字载体之一。 这是一...
原创 蒋... 1931年之后的国民党内部有个特别突出又异常无解的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政权、党权、军事权、行政权、立...
原创 中...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做家族。在中国和世界上也有很多厉害的家族,其实家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