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兄弟相杀,君臣相忌,孔子口中的圣人为何如此凶险?
创始人
2025-07-08 04:32:22
0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被尊为圣人的,被人高高地供奉起来,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孔圣人吃不到好吃的豆腐。

因为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孔子的这些徒子徒孙们,非要强调刘安是道家的身份,所以祭祀孔子的时候,从来不用既营养又健康美味的豆腐。

孔子的这些徒子徒孙们的确是格局小了,看孔子他老人家,格局多大,直接把自己的偶像定位到周公,那个实际上开创了周朝的人,在那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门派之争,想吃什么都有。

孔子晚年感慨说自己快不行了,感慨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碰到周公了,说明孔子这样的圣人,连做梦见到周公,都是被自己看做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那么历史上的周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让圣人孔子都如此顶礼膜拜呢?

周朝的实际开创者

我们都知道武王伐纣的故事,纣王的军队,在牧野和姬昌的军队打了一仗,结果纣王的军队是望风而逃,最后纣王在鹿台引火自焚,自此商朝灭亡,中国进入了周代。

这是我们教科书的标准叙事风格,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武王的这一次伐纣,只不过攻破了商朝的首都,商朝依然有大片的土地不在周的统治范围之内。

周武王姬昌两年之后就死了,留下了年幼的孩子,这个时候周公辅政,而他实际上完成了周武王没有完成的事业,把周朝的领土一直往东打到大海,实现了陕西河南山东这些平原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奠定了周朝的实际核心统治区域。

这次东征让周实际上成了大国,再也不是西方的一个小邦,周从此成了东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了。

周公这实际上就是二次创业,甚至可以说,面临的困难比武王要多得多,面对如此广袤的土地,进行武力征服,周公完全可以被看做是最早的战神,只不过他后来大量的工作,转向了内政方面,以至于他是以文治的形象展示给后人看的。

周公真正伟大的地方,并不是开疆拓土,已经他知道,有形的疆域很容易丢失,只有给周朝设计出一套无形的体制,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促使周公思考制度问题的,其实是一次兄弟相残事件。

最早的兄弟相残

儒生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睁着眼睛说瞎话,他们总喜欢说西周是如何如何的好,但很明显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名的兄弟相残,国家内乱就是周朝初年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著名的三监之乱,所谓三监,指的是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利用他统治殷民。

同时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让亲兄弟看着前朝的遗老遗少们,这是很正常的操作。

但很快兄弟阋于墙的时期就发生了,管叔蔡叔这两个人,感觉周公辅政后,完全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他成了实际的统治者,作为兄弟他们看着不爽。

不但到处造谣说周公实际上想要夺取王位,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居然和殷商的武庚联合起来发动叛乱,而成王也开始相信谣言,认为周公的确是有些问题。

幸好,这不是后来儒家统治的时代,因为周公还没把这玩意弄出来,在那个时代,不要说什么道理,拳头就是硬道理,你不服,打到你服为止,管你是兄弟,还是前朝旧人。

三监之乱很快就被平定,结果是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一开始就内乱,这周朝真是开局不利,按这调性恐怕不止好兆头呀。

这些祸患,最终促使周公在思考一个问题,要如何才能安定人性,让每个人都本本分分过日子,不要有僭越的行为呢?

周公的伟大设计

平定三监之乱,又东征为周朝开疆拓土之后,回到国都的周公,开始着实一项伟大的工作,设计出一整套制度,确保此后类似的事情不会在发生。

周公设计出来的这一套制度,总结一下就是,在严格的等级差异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遵守的一整套规则,这种不同人适用不同规则的制度,就叫礼。

周公制礼,核心目的就是维护周王室的权威,面对面积如此广袤的土地,周公设计了一套分封制度,让周王室也就是姬姓的人,拿着一套手续,到某个地方就任领主。

还有空余的地方就让跟自己有姻亲关系的异姓之人去当领主,最后天下被分成了七十一个封国,简单来说就是姬姓诸侯和异姓诸侯。

周公很有远见,他知道一开始的这些兄弟关系,甥舅关系,过几代就没亲情了,所以他在分封的同时,又搞了一套礼乐制度,从制度层面维护周天子的权威。

礼乐制度,很复杂,后世的儒生有一部分就是靠这个吃饭的,有多复杂,就拿现在的吃瓜来说吧,就连这么一件小事,就有非常复杂的规定。

关于怎么吃瓜,礼记里有明确的规定,为天子切瓜,削皮后要切成四瓣,再从中间横断,用细葛布盖着呈上去;为诸侯国的国君切瓜,削皮后把瓜切成两半,再从中间横断,用粗葛布盖着呈上去;给大夫只削皮就够了。士和庶人自己削瓜,削皮后把瓜蒂去掉直接咬着吃。

是不是有点崩溃,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吃个瓜都有这么多讲究,其他事情讲究就更多了,总是是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到处都有细致入微的规定,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要按照不同的等级约束来生活,这样就不容易产生僭越之心。

所谓音乐,本质上也是礼的一种形式,还记得孔子说的那句话吗,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说的就是大夫僭越了,用了超越他等级的音乐和舞蹈。

这套制度很管用,尽管控制的时代,他自己感觉都已经礼崩乐坏了,到了战国更是彻底乱套,但周朝毕竟历经了八百年,这套礼乐制度成功了维系了各阶层,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尽管后来崩坏了,但依然顽强地又存在了许多岁月,这正是周公最伟大的地方,他制订的制度,考虑的都是五百年之后的事情。

周朝,打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内乱,兄弟相残,君臣也互不信任,尽管后来这些都平息了,但开了头之后,很多事以后可就不好办了,总会有人效法这些坏榜样的。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71年8月,毛主席在巡视南方的过程中,与许多地方的党政军领导人会面,毛主席在接见这些人的时候,经...
原创 从... 我们看过《史记》后,会对其中的《李将军列传》留下深刻印象。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对李广的遭遇感到扼腕...
原创 俘... 太监是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的一种第三性人类。最早的太监都不是自愿的,其实就是一种刑罚,我们都知道这种刑罚...
原创 回... “不自由,毋宁死”美国人亨利在殖民时代中呐喊出来的一句话,成为了美国自始至终都坚持的信条,不论是代表...
畅谈改革(三)“大包干”在争论... 实际上,早在1957年,浙江永嘉等地就搞过包产到户,但当时永嘉县委书记李云河等都被撤职查办,有的还被...
原创 施... 考古是一项充满神秘和发现的工作,我国的考古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由民间无意间发现的古墓,这些偶然的发现成为...
原创 吴... 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发生了“九一三”事件,此事对毛主席打击很大,他的身体健康情况每况愈下,身边需要人照...
原创 二... 是否有人像我以前一样,从字面理解以为国民党“考试院”仅仅是个负责全国学生考试的专门机构 后来我发现搞...
原创 《... 老虎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然而在一千年前的宋代,却是为祸一方,难于捕杀的“大虫”。 在《水浒传》...
原创 八...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北的红军主力被改编为三个主力师,分别是115师、120师和129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