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下无敌”的明朝,坐拥两百多万军队,为何还会被打的那么惨?
创始人
2025-07-08 00:36:26
0

引言

提到明朝,总有人爱提“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慷慨悲壮。

大明的确有很多热血的英雄故事,甚至还号称有两百多万军队。

(朱棣)

那么,为什么如此有血性的大明最后会兵败如山倒,甚至亡国呢?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从军事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百万何来:明代的军队的构成

动不动就说百万大军,咱们就先来聊聊明代军队的组成情况。

明军一开始的时候是以卫所兵为主,这是老朱的想法。

众所周知,朱元璋穷苦人家出身,所以他做人做事有两个特点:

一是恨贪官,因为这些人把他的钱给贪了。

二是会过日子,想办法省钱,甚至有些抠门。

(朱元璋)

当大明朝建立以后,老朱就开始担心养兵的费用了,生怕多花一分钱。

于是他翻遍了史书典籍,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卫所制。

什么是卫所制呢?就是给士兵分田地,让他们既打仗又种田。

这样一来,朝廷就不用发军饷了,士兵种田所得就是他们的收入。

可是在实际战争中,卫所兵很多时候并不能能满足需要,因此又有了募兵制。

像戚家军就是典型的募兵制,士兵多选自矿工、农民。

(戚继光)

这些人确实比较穷,所以为了军饷和赏赐,他们都很拼命,战绩都不错。

有些将领为了进一步训练精兵,甚至还专门掏银子养了一批家丁。

这里的家丁不是传统意义上看家护院的打手,而是要上战场的士兵。

辽东李成梁、吴三桂手下就养了大批家丁,这些人待遇都很好。

(吴三桂)

二、兵不乐战:明代士兵战斗力

前面说了一下大明军队的基本组成,接下来聊聊战斗力如何。

首先说说卫所兵,显然省钱和好用从来不能兼得。

很多士兵下地干活太久,其实已经不太会打仗了。

老朱想让士兵去种田,最后却变成了让农民上战场。

(明代卫所分布示意图)

而且,卫所兵老哥在现实中很难好好种地,因为麻烦比较多。

要么是需要上缴的赋税增加了,要么就是上官动不动来盘剥。

以至于到后来,卫所里都没几个人了,大家都提桶跑路了。

再来说说募兵,看上去还行,实际上也效果有限。

戚家军可以算得上是罕见敌手,但不代表其他募兵同样能打。

(戚家军)

换一个主帅,可能操守就不如戚少保,那么军饷自然就越发越少。

到了明朝后期,国库空虚,那就更发不出银子了,所以士兵战力自然下降。

不过有意思的是,跟军饷有关的赋税是越来越多,也不知道钱去哪里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募兵的战斗力后来自然也不是太行。

(明军)

最后说说将领家丁,他们的待遇一直很好。

好到什么地步呢?甚至有人说一个家丁的待遇相可以抵得过十个普通士兵。

但是这些将帅的私人家丁也有问题。

(明军)

一般来说,家丁的训练侧重游击和突袭,因此他们打大战和硬战的能力都不太够。

此外,这些家丁对将领个人的忠诚度太高了,往往心里没有朝廷。

像吴三桂降清以后,他手下的家丁也跟着跑了。

三、猜忌限制:老朱家管理军队的手段

可能是鉴于宋代的惨痛教训,明代一开始是重武轻文的。

但是随着承平日久,文官集团的势力难免越来越强大。

特别是志大才疏的朱祁镇在整了土木堡这个骚操作之后,武将地位是一落千丈。

(朱祁镇)

没办法,有话语权的武功勋贵全都葬送在了战场上。

而与之对应的则是于谦成功保卫了北京城,文臣一脉水涨船高。

与之同时,对军队将领的限制也是越发严格。

(于谦)

不过有一说一,明代文臣其实军事素养也不是太差。

思想家王阳明就是一位能上马杀敌、下马谈经的狠人。

但是,皇上的猜疑是不会因为武将换成了文官而改变。

特别是崇祯,可能是从小见的阴谋诡计太多,这人天生多疑。

(崇祯)

很多人会拿晚明和晚清比较,因为二者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

清代末年有曾国藩、左宗棠这些人力挽狂澜,明代末年也有。

不过很可惜,在用人这一块,崇祯的气度甚至比不过慈禧太后。

袁崇焕被杀,卢象升、孙传庭战死沙场,洪承畴投降清朝。

(孙传庭)

崇祯如果能多给他们一些信任和耐心,也许大明朝的结局会有所不同。

四、内外交困:错误的军事战略

说完了士兵和将领,最后再来聊聊大明朝的军事战略。

双线作战、腹背受敌是军事上的大忌,而明朝就犯了这个错误。

明朝后期,朝廷的对手主要对手其实只有两个。

一个是农民军,他们人数众多,主打一个没饭吃就造反。

(李自成)

另一个是关外的女真人,他们虎视眈眈。

特别是皇太极完善各项制度以后,他们的实力越发强大。

通过联姻等手段,他们还成功和蒙古走到了一起,给明军造成了严重的边防压力。

(皇太极)

面对风雨飘摇的形势,其实明朝最好的选择是各个击破。

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压力,明朝只能硬着头皮上,两个一起打。

农民吃不上饭,所以才会迎接闯王进而加入农民军。

而面对众多开支,朝廷不可能减轻百姓负担,因此农民军“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既然农民军无法根治,那么是否可以和女真人好好谈谈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大明的官员太有血性了。

因为宋代的惨痛教训,在大明,主张议和的人和奸臣是没有区别的。

崇祯曾经试过偷偷议和,结果被人知道后只能把手下人推出去顶罪。

(崇祯)

最终,走投无路的朱由检只能在歪脖子树下结束自己的一生,大明也就此亡了。

综合来看,明朝在军事上积弊丛生,从下到上都是问题。

下则士兵无战力,中则将领受猜忌,上则战略有问题。

读历史读到这里,我们除了哀叹一句“神仙难救”又能说啥呢。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彭... “这个孩子不太适合干咱们革命,有反骨,你需提防啊!”这是主席第一次见到郭炳生后对彭老总说的话。 前...
她是咸丰身边的宫女,慈禧见了也... 后宫之争向来是风云突变的,后宫能闹出多大的事情,也与皇帝的喜好有关,若是遇到了多情的皇帝,那么后宫必...
原创 毛... 1947年,毛主席带兵打了场大胜仗,对李银桥说:“帮我搞碗红烧肉”。 众所周知,毛主席的饮食以简单为...
原创 回... 在俄罗斯境内,有一个面积17.05万平方公里的自治共和国,名叫图瓦共和国。 图瓦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基...
原创 朱... 通宝事变是明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此后,历代皇帝都试图复兴明朝,但都未能恢复昔日的辉煌。 专...
冯志业:痴心汝瓷追逐梦 不善言谈、穿着朴素,是冯志业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但谈起汝窑和汝瓷文化,他却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有说不...
原创 古... 1983年的夏天,成都考古圈突然传出一条爆炸新闻:一座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古墓中,发现了一些植物种子,令...
原创 民... 民国初年,国局动荡,清朝一位王爷把自己的38个儿女送到国外,并且告诫他们:“以后不许为中国效力!” ...
原创 谁... 在当今世界,朝鲜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国家。朝鲜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发展程度很一般,但是非常硬气,可以说谁...
美美与共 中乌对话激活古老文明... “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1300多年前,中国唐代玄奘法师这样描绘撒马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