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是普鲁士王国首相,德意志帝国宰相,德意志帝国建立后被授予劳恩合亲王爵位。在其主政普鲁士期间,通过战争以及成功的外交手段,让英国,俄国,法国都承认了德国建立的事实。为德国赢得了从无到有,在世界上取得一席之地的机会。由于在三个大国之间纵横博弈,加之三大国极其反对欧洲大陆上再次出现一个强大的帝国。俾斯麦的外交与军事行为因其危险性和困难程度,也被称为在三个鸡蛋上跳舞。
然而俾斯麦极其冒险的行动最终却取得了成功,三个鸡蛋中,只有法国一个鸡蛋被踩碎。且这个鸡蛋的破碎,也是俾斯麦故意为之,为德国的崛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那俾斯麦究竟是如何成功完成这项危险无比,困难重重的任务呢?这就是本文今天要为网友们分析的内容。实质上,由于三个鸡蛋对新帝国出现的极端反对态度。
俾斯麦无法为德国争取到任何盟友,因此其主要目标是在德国建立过程中,让三个鸡蛋保持中立。然而仅仅是让三个鸡蛋保持中立,也是困难重重。法国是德国最主要的敌人,因此不可能坐视德国地区出现一个强大的帝国。英国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说服,但是奉行大陆均势政策的英国,对于普鲁士片面改变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现状,也并不赞成。
而俄国与法国的观点一致, 同样忌惮德国地区出现一个强大的帝国,因为他同样面临德国的陆上威胁。那俾斯麦是如何让三个鸡蛋保持中立的呢?对于法国,俾斯麦采取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当时的普鲁士,相较于德国境内的另一强权奥地利,事实上在国力上并不能与之相比。加之奥地利与法国长期的敌对关系,法国也乐见普鲁士挑战奥地利的德国霸主地位。
因此在普鲁士成立德国的前期阶段,法国不但保持了中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帮助了普鲁士。对于英国,俾斯麦采取的则是联姻政策,普英两国王室联姻,加之英国王室也出身德国,英国对普鲁士有天然的亲和性,所以也在普鲁士建立德国的过程中保持了中立。最后是俄国,虽然俄国不愿意德国地区出现一个强大的帝国,但比起德国地区被奥地利主宰。
俄国还是希望德国地区出现一个强权取代奥地利的地位。因为奥地利曾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背弃与俄国的同盟,奥地利从此被俄国视为不可靠国家。加上俄国还没有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中恢复元气,因此就算俄国想要干预德国的统一,也有些力不从心。诸如以上原因,俄国最终选择了中立。
而在普鲁士打败奥地利,取得了德意志地区的霸权之后,法国才意识到自己的敌人不再是奥地利,而是普鲁士。但为时已晚,普鲁士因为取得了霸权,而得以团结众多德意志邦国共同对抗法国。最终在军事实力方面完全压倒了法国,将这个不再继续保持中立的鸡蛋碾碎。由此德意志帝国才得以顺利成立。
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