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抗战胜利以后,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阴谋发动内战,由于认识到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蒋介石利用美军提供的飞机、舰队,将位于西南方向的国民党军精锐,陆续调赴东北,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阴谋,我军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从各个解放区抽调精锐部队,陆续开赴东北。
其中山东军区抽调了大部分的主力部队,陆续赶赴东北,包括直属队的一部分以及第1、第2、第3、第6、第7师,第5师一部,鲁中、滨海、胶东、渤海等军区主力部队各一部,共6万余人;新四军第3师(辖第7、第8、第10旅,独立旅)3万余人。
开国少将叶建民,时任八路军山东军区第2师5团团长。
为何要单独提到这个第5团团长,叶建民率领的第5团开赴东北过程中,路上遭遇了国民党军7倍于己的兵力,在于上级失联的情况下,叶建民独立指挥,孤军血战,竟然奇迹般地跳出了包围圈,后来叶建民赶到四平见到林总的时候,就连林总也感到非常讶异,后来仔细询问了叶建伟的履历以及5团遭遇的困难。
这个2师5团后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2师5团。
叶建民是土地革命时期参加红军的老战士,幼年时家境贫寒,叶建民只念了一年私塾,就不得不去干农活维持生活,1929年叶建民参加儿童团,任儿童团团长,1931年参加红军,后来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数次反围剿战斗,由于在红军之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历任红25军司令部测绘员,并在1934年11月随红25军进行长征,直至长征结束,叶建民已经担任了红十五军团参谋。
纵观叶建民的任职生涯,其实干参谋工作非常多,但这也并不影响叶建民是一个能征善战的虎将,1938年叶建民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通讯参谋,该部在河北平山一带被日军包围,团长以及大部分战友牺牲,叶建民也身负重伤,后来该团幸存人员前往打扫战场,没有找到叶建民的下落,还以为他已经牺牲了,但并不知道的是叶建民和80多名伤员,都被当地的老乡安置,叶建民伤愈后,带着着80多名伤员找到了大部队。
更为关键的是,叶建民还在鲁南伏击了日军一支小部队,毙伤日军200多人,还缴获了一门炮,后来才得知了是日本天皇御赐的功勋炮,也因为这份战绩,叶建民后来逐渐调任到新四军第三师23团任参谋、副团长,并逐渐的担任了主力团的团长。
叶建民出色的战绩,也使得林彪对他刮目相看,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战争前期,东北战局一度不利,特别是国民党军调赴东北的部队,都是新一军、新六军这样的王牌部队,尤其是和新一军、新六军这样的王牌部队交手,东北民主联军前期作战屡屡失利,甚至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唯有叶建民不以为然。
1946年4月四平保卫战,东北民主联军集中主力与国民党军进行了血战,可由于武器装备不如敌人,东北民主联军只能撤离四平,这一战叶建民指挥5团,将新一军一个加强营分割包围全歼,并下令集中全团的轻重武器在前面开路,组成了强大的火力网,一下子撕开了敌人的防御,5团虽然也付出了五分之一的伤亡,但是却全歼了该加强营。
打仗之前,叶建民就向全团提出口号“打仗要打新一军,吃菜要吃白菜心”,后来多次率部与国民党军精锐作战,自身仅付出较少的代价,1947年1月一下江南,叶建民率领的5团战前仔细勘察了地形,在沐石河镇围歼战成功打掉了国民党军保安团两个营,而自身伤亡经由十几人,战后得到了表扬,二下江南时,叶建民率领4团歼敌250人,并在战斗中俘虏了美军军事顾问一个少校,一个上尉。
毛主席还在《别了,司徒雷登》中,列举了这两名美军军官被俘的事儿,也因为出色的战绩,叶建民1952年被定为副军级,也因为战功卓著,叶建民1955年9月被授予了开国少将军衔,1998年9月18日在广州病逝,享年80岁。
下一篇:为什么苏联人要单枪匹马攻占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