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房谋杜断的配合究竟有多默契,可以让唐太宗如此信任?
创始人
2025-07-07 06:35:17
0

房玄龄列传

房玄龄(579—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唐初名相、杰出的政治家,与杜如晦、姚崇、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唐太宗的首席智囊

房玄龄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聪明机敏,博览经史,擅长写文章,善草书、隶书。

十八岁时,房玄龄得到州里的推荐考中进士,先后担任小官。当时有个吏部官员善于识人,见到房玄龄后惊叹:“老夫阅人无数,但还没见过比得上这位年轻人的。他将来一定能成大器,可惜我看不到那一天了。”

后来,李世民跟随父亲起兵反隋,带领军队打到渭北地区。房玄龄前来投奔,李世民与他一见如故,当即重用了他。房玄龄很感激李世民的知遇之恩,决定尽心尽力地辅佐他。

每次李世民出征打了胜仗,其他人都抢着搜罗金银财宝,只有房玄龄忙着替李世民招揽人才。只要发现能臣猛将,他就倾心结交,引导这些人为李世民效力。比如倜傥有智谋的张亮、才思敏捷的薛收、聪明识达的杜如晦等人,都经房玄龄搜罗后举荐给太宗,得到重用。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房玄龄在太宗身边担任幕僚十多年,一直负责军谋大事,管理文牍,每次有军书奏表,很快就可以写成,文辞简约、说理充分,从来不打草稿。唐高祖对他的奏表十分满意,曾对侍臣说:“房玄龄这个人很懂事理,值得托付重任。每次替秦王陈奏事情,都很切合我的心意。虽然人在千里之外,就好像面对面交谈一样。”

当时,太子李建成将李世民视为最大的威胁。有一次,李世民在李建成府上吃饭,回府后吐血不止,险些丧命。房玄龄对李世民的好朋友长孙无忌说:“现在太子之争无法避免,必须早点拿主意,不然将会危及国家。”长孙无忌将他的话转达给李世民,李世民随即召见房玄龄,问他该怎么办。房玄龄说:“现在国家即将陷入混乱,大王功高盖世,所作所为都符合做皇帝的征兆,上天也会帮助你的。”暗示李世民应该先下手为强。

李建成也意识到房玄龄留在李世民身边对自己不利,就在唐高祖面前说他的坏话,将他赶出秦王府。“玄武门之变”前夕,房玄龄又乔装成道士悄悄潜回,为李世民出谋划策,确保了政变的成功。

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被列为五位首席功臣之一,出任宰相。最早跟随唐高祖打天下的宗室李神通不服气,太宗对他说:“叔父虽然最早跟随太上皇起兵,但屡战屡败。房玄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像汉代的萧何一样,虽未亲临战阵,却有安定社稷之功,所以功劳第一。”当时很多将领也都不满,听了李世民的解释,也就无话可说了。

从此,房玄龄废寝忘食,将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他执掌政务达二十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修订法律,知人善任,待人宽和,不自居功,赢得了贤相的美誉,为开创“贞观之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643年,高句丽(gōu lí)(地跨今中国东北部分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扣押唐朝使臣。李世民勃然大怒,不顾群臣的反对,决定御驾亲征高句丽。临行前,李世民命令房玄龄留守京城长安,说:“你要像当年的萧何一样,为大军负责后勤补给,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李世民每次任用官员,都很尊重房玄龄的意见。有一次,李世民任命一个大臣担任要职,问身边人:“房玄龄对这个人有什么评价?”身边人说:“房玄龄说这个人仪表堂堂,胡须很漂亮。”李世民明白房玄龄是在暗示这个人虚有其表,立即将他改为地方官。

后来,房玄龄得了重病。当时李世民也因患病正在玉华宫休养,担心君臣无法再次相见,命人将房玄龄抬到玉华宫来养病。又派名医为他诊治,让御膳房给他送饭。每当听到房玄龄病情好转,李世民就喜形于色;如果听到他病情加重,李世民就伤心流泪。为了方便看望他,李世民下令将宫墙凿穿,开辟了一道门,可以从自己的住所直通房玄龄的住所。

房玄龄对李世民无微不至的照顾非常感动,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对儿子们说:“现在天下太平无事,只有征讨高句丽一件事还没完成。征讨高句丽是陛下在愤怒之下做出的决定,大臣们都反对却不敢劝阻。我知道这个决定不对,如果不说就要抱恨终身了!”于是写了一封反对继续征讨高句丽的奏疏呈给唐太宗,李世民看后感慨地说:“房玄龄病得那么严重,还在为国家操心啊!”

648年,房玄龄病逝,享年七十岁。后世史家评论唐朝的宰相,无不首推房玄龄。

杜如晦列传

杜如晦(585—630年),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杰出的政治家,唐初名相。

英年早逝的名相

杜如晦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父亲都做过地方官。他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熟读文史,聪颖过人。

隋炀帝年间,杜如晦通过吏部的选拔进入仕途。当时有个吏部官员善于识人,见到杜如晦后十分欣赏,对他说:“你有应对变乱的才能,是栋梁之材。可惜眼下没有你的用武之地,先委屈你当个小官吧。”于是安排他担任县尉(类似于县公安局局长)。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李世民父子趁机起兵反隋,很快就占领了长安。杜如晦得知李世民英武不凡,求贤若渴,便投到他的麾下。但他才不外露,没有马上引起太宗的重视。

唐朝建立后,太子李建成担心太宗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想方设法把他的很多幕僚调走,李世民为此十分忧虑。当杜如晦也被调走时,谋臣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府中幕僚离开的虽然多,大体上都不可惜。杜如晦聪明睿智、见识卓远,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如果大王只想做一个藩王,他没什么用处;如果想要谋取天下,少了这人不行。”李世民大吃一惊:“如果不是你提醒,我就失去了一位人才啊!”随即请求唐高祖将杜如晦留在自己身边。

杜如晦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李世民从此对他刮目相看。后来,李建成又向唐高祖进谗言,将房玄龄、杜如晦调走。“玄武门之变”前夕,两人化装成道士潜回秦王府,替李世民出谋划策,确保了政变成功。事后,杜如晦成为五位首席功臣之一,被封为蔡国公。

李世民即位后励精图治,任命杜如晦和房玄龄为宰相。房玄龄善于谋划,而杜如晦则善于决断,两人配合十分密切。每当有什么事情拿不定主意,房玄龄都会说:“这件事非杜如晦决断不可。”等杜如晦到场,往往都会拿出令众人信服的决议。

628年,北方草原民族突厥发生内乱,颉利可汗发兵攻打他的侄子小可汗突利,突利派使者向唐朝求救。李世民问大臣:“朕和突利约为兄弟,现在他有难,朕不能不救。但是朕和颉利也订过盟约,该怎么办?”杜如晦说:“突厥人不讲信用,最终一定会负约。如果我们不趁突厥内乱消灭他们,后悔就来不及了。”李世民认为有道理,第二年派名将李靖等人率兵征伐突厥,擒获了颉利,突利也归顺唐朝。

有一次,李世民发现吏部只按照口才、文笔选拔官员,而没有全面考察他们的品行,结果这些人当官后残害百姓,即便将他们治罪,但已经害民在先,便问杜如晦应该怎么办。杜如晦说:“汉朝选拔人才,都是由州里将当地德行高尚的人推荐给朝廷,然后录用。现在候选官员每年有几千人,都由吏部来甄别。这些人巧言令色,伪装忠厚,难以识破,所以得不到真正的人才。”李世民认为很有道理,打算施行汉代的选官制度,不过后来因为其他事搁置了。

杜如晦受到李世民的重用,身兼数职。有监察官上疏说:“一个人同时担任多个官职很危险。”李世民斥责说:“朕重用房玄龄、杜如晦,并不是因为他们从前立过大功,而是他们具有治理天下的才能。你难道想挑拨离间吗?”随即贬了这个人的官。

房、杜二人齐心协力辅佐太宗,制定典章制度,选拔人才,对开创“贞观之治”做出了杰出贡献。然而杜如晦担任宰相仅一年,便得了重病。李世民亲自去看望他,泪流不止,并破格提拔杜如晦的儿子。不久,杜如晦病逝,终年四十六岁。李世民悲恸欲绝,专门对替杜如晦写碑文的官员说:“朕和杜如晦君臣之间情深义重,他不幸突然去世,令我追念不已。你在写碑文时,要表达出这个意思。”

后来,李世民吃到一种味道鲜美的瓜,突然想起杜如晦,忍不住悲从中来,命人将剩下的一半瓜带到杜如晦的墓前祭奠。杜如晦一周年忌日时,李世民又派人慰问他的家人,赏赐的财物和杜如晦生前一样。由此可见李世民对杜如晦的推重和对他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八册《旧唐书》,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 即将引爆2025年的高口碑大片《F1:狂飙飞车》在国内外热映,淘票票获得9.6分、猫眼9.5分、豆瓣...
第三届“逐梦杯”汉台冰球友谊赛... 中国台湾网7月7日讯 7月5日,第三届“逐梦杯”汉台冰球友谊赛暨匹克球普及活动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武汉轻...
原创 今... 亲爱的体育迷们!让我们一起蹦跶进激动人心的周末体育盛宴吧!今天,我们的CCTV5将带您一路狂欢,直播...
原创 孙... 1928年,孙殿英炸开了定东陵,打开慈禧的棺椁后大吃一惊。只见慈禧面色如生,好似睡着了一样。顾不上恐...
原创 唐... 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朝廷重臣,联合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李唐皇室发动了...
和婉容偷情生子的侍卫,溥仪得知... 溥仪,中国的末代皇帝,有一天,太监跑来向他报告皇后婉容怀孕的消息,溥仪一听,怒不可遏,当即下达指令。...
原创 发... 箭扣长城修缮四期工程,即西大墙段,去年启动,如今已进入收尾阶段。在最后一个施工的怀柔长城156号敌台...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作为实际上第一位草根出身的皇帝,其小农思想在建国后体现无疑。他将整个国家如同...
原创 都...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子孙败光老子家底的事情,历史上可不少见。其实这话也适用于帝王之家,只不过这个富字要...
“临清贡砖”亮相恭王府博物馆 ... 中国日报7月17日电(记者 姜东)2024年7月16日,北京,“大匠之手泽 年代之磋磨——官式建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