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蒋介石的致命亲信,部署作战坑死数万国军,为何步步高升?
创始人
2025-07-07 05:03:03
0

在1948年的一次军事会议后,邱清泉脸色阴沉,向做好了徐蚌作战部署的郭汝瑰说:“你这个作战计划,把我们的军队搞得就像是垓下的楚霸王项羽一样,等陈毅的部队南下,我们必败无疑,你这么做,究竟是什么用意?”但是,郭汝瑰听到邱清泉的质问后,只是冷冷一笑,没有回应。

受陈诚器重,成天子门生

1931年,一批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学生抵达上海,向当时的中国陆军大学再次提出继续深造的申请,不料却被这所大学拒之门外,原因是这批学生“在日本不好好读书,提前退学,如今回到中国想继续找个地方把学业修完”。而这批被中国陆军大学拒之门外的学生里面,就有郭汝瑰。

为什么郭汝瑰会在日本不好好读书,又回到中国想要继续完成学业呢?原来,在1931年的时候,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当时,包括郭汝瑰的留日学生纷纷向日本表示抗议,但是无论郭汝瑰等人如何抗议,日本国内都无动于衷。在几年的留学生活里,日本的教师不仅不让郭汝瑰一帮学生有机会接触日本先进的机器,更对他们摆出一份瞧不起的样子。这让郭汝瑰一行人只好愤然提前离开日本的学校,并且说:“除非当了亡国奴,才在这里上学!”

不过,因为提前退学而被中国国内的大学拒之门外,这让郭汝瑰一行人犯了难。不过,在了解了郭汝瑰等人退学的情况,还有他再三请求之下,陆军大学最终还是对他们网开一面,允许这些当时提前退学的爱国青年在这里继续完成学业。在这里,郭汝瑰遇到了他之前的老师和校长:蒋介石。早在赴日留学之前,郭汝瑰就曾在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如今回国后又在陆军大学遇上蒋介石,可谓是“亲上加亲”,妥妥的天子门生。

等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郭汝瑰一批军校内的学生也跟着上了战场。而郭汝瑰离开军校后,所在的国军部队正是国军第14师,在这里郭汝瑰遇到了他一生中的伯乐:陈诚。在参加淞沪会战的过程中,郭汝瑰亲率国军一个旅和日军展开阵地争夺战,冒着日军的飞机、大炮,和日军交战了七天七夜,8000人的部队到最后拼得只剩下了2000人。即便是这样,阵地还牢牢握在郭汝瑰的手里。陈诚在听说前线有这样一名不怕死的学生后,立即把他从部队里的代理旅长,提拔到54军参谋长的职务,跟在自己的身边。

后来,郭汝瑰便时常跟在陈诚的身边,帮助陈诚出谋划策。在武汉战役的作战部署中,作为参谋长的郭汝瑰驳斥了当时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大胆地向陈诚提出可以依托武汉外围的山地和日军进行作战,而不是背靠着大城市严防死守。郭汝瑰的提议受到了陈诚的肯定,而这个建议也在后来的武汉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来,郭汝瑰又跟着发明“天炉战法”的薛岳,一起参加了第三次长沙会战,让长沙城第三次免于被日军攻克,这让当时国军中不少将领都对这个运筹帷幄的参谋长刮目相看。而他也因为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又是蒋介石的“天子门生”,因此格外受到蒋介石的信任。

不过,他们未曾想到的是,这名蒋介石的“天子门生”还有他们一个意想不到的身份,而这个身份将在未来的几年里,把五十五万国军推向坟墓。

受蒋介石器重,不料却是我党重要特工

在国民党内部屡立战功的郭汝瑰,他的另一层身份便是我党打入敌军内部的特工。早在郭汝瑰在黄埔就读,留学日本之前,他就已经是我党的重要一员。之所以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打入国民党,还在国民党内部屡立战功,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我党也正在和国民党进行合作,抗日是两党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因此,郭汝瑰也就不惜自己的身份,多次为国民党出谋划策,帮助他们打败日军。

但是,等到抗日战争进入尾声,蒋介石已经开始悄悄谋划起对付我党后,郭汝瑰便开始和我党进行密切的联系,他通过自己在黄埔结识的我党老同学,联系到了董必武,和董必武询问要不要等抗日胜利后,自己返回延安,却遭到了董必武的拒绝:“你还有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留在国民党里,继续为党提供情报,为人民服务。”

就这样,郭汝瑰在抗战胜利后,继续留在了国民党里。也因为他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又是蒋介石的“天子门生”和身边的红人,因此在国民党里面节节攀升,官越做越大,一直做到了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职务,几乎能拿到蒋介石国军部署的所有情报,而且还能因为赢得蒋介石的信赖,左右蒋介石的心思。因此,这就是为何在解放战争中,我军获得国军的作战部署,比前线国军的指挥官速度都要快的原因。

那么,郭汝瑰究竟为解放军提出过哪些作战情报呢?在1945年重庆谈判结束之后,蒋介石便一面打着“假和平”的幌子,一面暗中部署国军兵力,企图一口气消灭解放军,因此他做出了周密的作战部署。但这些国军的作战部署,都最后落在了郭汝瑰的手里。蒋介石自己并非等闲之辈,为了保密起见,他特地只把解放战争前国军战斗序列、人马数量的作战部署名单印了只有十三份,但这些名单依然没有逃过郭汝瑰的法眼,并且后来都落到了毛主席的手里。

郭汝瑰不仅经常向解放军透露国军的最新作战部署,而且还经常向蒋介石提出五花八门的作战部署建议,目的就是为了把前线的国军都推到解放军已经为他们挖好的火坑里: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最初蒋介石并不愿意派重兵围追刘、邓,但是在郭汝瑰的再三建议之下,蒋介石只好把大量的部队用在对付刘、邓大军上,以至于东北、华东各个地区的战局首位难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而在1948年的徐蚌会战中,郭汝瑰又向蒋介石提出建议,让蒋介石放弃了国军龟缩在蚌埠的作战计划,而是到城外和我军进行野战,再次让国军的大批人马被我军包了饺子。

郭汝瑰一次次向国军提出的建议,都是把国军往火坑里推。时间一长,就难免会有人觉得郭汝瑰的作战部署有问题。于是,在淮海战场上,杜聿明、邱清泉多次质问郭汝瑰,为什么要做出这样荒唐的作战部署,你到底是不是解放军那边的间谍?但是,郭汝瑰对这些话都无动于衷。实在是憋不住的杜聿明,只好满肚子火向蒋介石告状,说“郭汝瑰平日里提出的作战建议是如此荒唐,而他本人生活却是十分简朴,两袖清风,这不像是国军习气,倒像是共军。”

但蒋介石听了杜聿明的这番话后,心里满是不高兴:合着你这个话的意思,就是国军全是贪污腐败,解放军全是两袖清风呗?于是,当场就把杜聿明这个也是自己的“黄埔门生”骂了回去,这让杜聿明的心里更是委屈。不过,多疑蒋介石事后还是觉得杜聿明的担心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于是便让蒋经国暗中打探郭汝瑰。经过一番刺探后,蒋经国敬佩地向蒋介石打报告:“郭汝瑰平日生活节俭,两袖清风,是国军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此外,蒋介石“八大金刚”里的陈诚、顾祝同和何应钦都在帮郭汝瑰说好话,这更让蒋介石心底放下了戒备。

在意识到杜聿明对自己的怀疑后,郭汝瑰并没有给杜聿明第二次揭开自己老底的机会:在淮海战役中,蒋介石原先的计划是让杜聿明兵团西进,让黄维兵团拖住解放军。但在郭汝瑰的一番劝说之下,蒋介石在作战中途又一次改变了自己的计划,让杜聿明冒着被包围的危险,去救援黄维兵团。就这样,杜聿明在随后的战斗中被我军彻底包了饺子,淮海战役中前后五十五万国军被我军消灭,而杜聿明也因为淮海战役成为了我军的俘虏。

率领部队大西南起义,迫使蒋介石据守台湾

在淮海、平津战役结束之后,蒋介石的主力部队已经被解放军消灭殆尽。而在毛主席下达“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命令后,蒋介石已经做好了丢掉南京,准备逃跑的打算。当时蒋介石大致上有两个逃跑路线:一个是台湾岛,另一个则是祖国的大西南。

按道理来说,祖国的大西南群山峻岭,易守难攻,四川盆地更是土壤肥沃,有“天府之国”的称号,适合蒋介石留下来反攻,但蒋介石为什么没能守得住大西南呢?除了解放军部队势如破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来镇守大西南的国军,也在紧要关头纷纷不战而降,而郭汝瑰的部队就是临阵发动起义,投靠我军的一支重要部队。

在每一次都向蒋介石提出建议,做出错误的作战部署之后,郭汝瑰便走到蒋介石面前,说:“自己有罪,将辞去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职务,并愿意到前线戴罪立功。”这让蒋介石感到非常高兴,以为郭汝瑰到了前线,自己还有翻盘的机会,不料这却是给了郭汝瑰难得率领一支部队,逃出生天的契机。1949年12月,郭汝瑰率领部队在四川宜宾起义,四川门户洞开,这让蒋介石固守大西南的计划彻底破产,而郭汝瑰也因此率领着起义的国军部队,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

在回归到党内以后,因为郭汝瑰做的是几乎只有董必武等人知道的秘密工作,因此他一直是被身边的人当做“投诚的国军将领”来看待。直到1979年后,郭汝瑰隐瞒多年的真实身份才大白于天下。不过遗憾的是,到了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度的时候,郭汝槐已经退役,这让他成为了一生中还是只拿了国军少将军衔的军官,但是正是他这个“国军少将”,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幸的是,一场晚年的车祸让郭汝瑰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1997年,郭汝瑰与世长辞,享年90岁。红色谍王的一生,就这样唏嘘落幕,但这或许正是他堪称传奇的人生里,最后一笔注脚。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1940年春,南洋富豪陈嘉庚回国慰劳视察,想促进国共团结,共抗日寇。他先后到访了重庆、延安、缅甸、新...
唐朝热搜词:节度使 说到唐朝节度使,大家第一就会想到安禄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这些唐朝历史热点,那么节度使又是怎么产生的...
原创 正... 三国时期,社会动荡,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我们熟悉的小说《三国演义》里面无数的武将,演绎了各种英雄的...
原创 建...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说起北平的和平解放,不得不说傅作义这个人,没有傅作义的识大体、...
原创 此... 从前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清军的入关和农民起义军关系大不大?”一谈到这个问题总有人会把一堆明...
原创 梁... 前言 梁兴初晚年,叶剑英多次派人前来询问,要不要出来当个顾问?梁:给年轻人个机会 主席:梁兴初立了大...
原创 中... 中国的四大死穴,明朝丢了一处,直接灭亡! 在冷兵器时代里,国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难解决。千百年以...
原创 7... 前言 1976年元旦,在毛主席的授意下,全国各大报刊一起刊载了两篇毛主席在十年前写下的两首旧诗词。 ...
原创 阎... 1954年开始,为了铭记先辈们在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国家开始筹备授予军衔的工作。 据说当时的评选,有...
原创 韩... 她是我国最低调的“第一夫人”,不满十五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出任中国轻工业进出口公司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