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苏秦的一生,他命运的悲剧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后世有何启发?
创始人
2025-07-06 17:35:59
0

战国时期,周朝衰微、诸侯并起,呈分合吞并之势。各诸侯国或施以武力相倾轧,或利用纵横家之舌争夺集团利益。

辩士苏秦以杰出的外交能力,未耗一兵一卒,实现了诸侯国抑制强秦的“合纵”之约,并相六国。

后人观苏秦早期坎坷经历,分析纵横雄辩的语言,皆可见苏秦学识渊博、心智强韧、论辩善于攻心的优秀之处。

那么,苏秦命运的悲剧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后世有何启发呢?

一、功利主义影响下的入世理想

起初,苏秦师从于鬼谷先生,在结成六国合纵之约前,曾屡次求说于人主而不得。妻嫂窃笑挖苦苏秦“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可见世人对于辩士游说的态度是用“事口舌”来形容的,认为是不务正业,与众人迥异的行为。再加上苏秦处于无人赏识的困境中,因而难以从根本上得到周围亲戚友朋的看重和支持。

受父母嫂妻奚落,苏秦发奋研习书籍,曰“夫士业已去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而成。

由《苏秦列传》与《战国策》中两段苏秦的内心独白可见,苏秦求说当世之君的目的,并不是出于一个明确的思想蓝图或者政治理想,而是出于一种功利主义价值观。

家人的不理解和嘲笑,更坚定了苏秦欲借纵横捭阖“以取尊荣”、得“金玉锦绣”。因此,“高位多金”入世理想的高昂必然导致苏秦政治理想的模糊。

苏秦说秦遭拒,为实现个人价值,他开始了说取山东诸侯国联合抗秦的道路,此为“合纵”之始。然而六国国力仍有强弱之分,合纵为亲需要合六国之利益为一体。

高诱云:“关东地形纵长,苏秦相六国,号为‘合纵’。关西地形横长,张仪相秦,坏关东纵,使与秦合,号曰‘连横’。”由此可知,“连横”、“合纵”本是对立存在的两种外交形式,“连横”则“合纵”损,“合纵”则“连横”破。

以秦之力日益强盛,且六国间其心各异,“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故“合纵”实为一时之功,并非长久之计。

二、受时代推动而走向合纵

英雄往往顺应时代而生,社会环境和时代特点无形中会影响着人物命运的走向。时以齐、楚、燕、韩、赵、魏、秦国力较为强盛,称“战国七雄”,诸侯国间相结或相抗对于各国国力盛衰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其中秦国占据关西一带,并逐渐有国力强大之势,是苏秦第一个游说的诸侯国。他首先选择了辅佐秦王,无奈时不我与。

苏秦对秦惠王称赞秦国国力强盛,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而秦惠王只是对以“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飞”,婉然拒绝了苏秦。司马迁在此写道:“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

由此可见有两个时代背景因素阻碍了秦惠王接纳苏秦,一是秦国当时的国力情况,范祥雍曰:“考慧王初立,其时秦国势虽强,尚不足为山东诸侯患,诸侯亦未闻有合纵拒秦之谋。”

即秦国在当时的国力情况下,还不能以称帝天下的目标与诸侯立即抗衡,并且诸侯国还并没有联合对抗秦国的举动,说明秦惠王认为其时犹未晚,自然“连横”之约没有在这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是司马迁所认为的秦国刚刚经历过商鞅变法的缘故。秦孝公时,商鞅治法严苛,《稽古录》载“太子犯法,鞅黥其师公孙贾,刑其傅公子虔”,秦惠王即是这位太子。

商鞅被冠以谋反之罪车裂于秦惠王即位的前一年,由苏秦去燕“合纵”年份推断,他求说秦惠王时正是商鞅死后四年之内。

尽管秦惠王在位时仍旧继续推行前王所留下的一些变法政策,但不可否认商鞅在秦穆公支持下所采取的变法手段过于严苛,因而司马迁认为秦惠王由此拒绝辩士佐治国家。

三、为达目的言辞诡诈

无论是苏秦与国君的论辩之术,还是激张仪入秦、反间抓刺客等,我们都可以从人物语言表达中看到苏秦思维当中的诡诈。

这些说辞当中的诡诈之处,既是苏秦作为战国时期策士之一游说王侯赚取利益的必要手段,也是令他遭人毁语为“左右卖国反复之臣”的原因。

在《苏秦列传》、《战国策》相关篇目中,苏秦在说服六国合纵时的论辩语言十分精彩,并且其方式有一定规律可循。以苏秦说燕文侯为例:

“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

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苏秦首先描述燕国四方土地边境与地势,接着从土地之广、物产之丰、兵力之强、武器之利等方面陈述,以示燕国实力雄厚,具备丰富的物质条件。

接下来,苏秦详细分析了在抗秦战事上燕国的地理优势,在于国土位处较北和邻国赵的遮蔽,因此抗秦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同时,苏秦提醒了燕国联合赵国的必要性,继而提出“天下为一”,则燕国才会杜绝忧患。

苏秦在说服诸国同意“合纵”的论辩方式大体上十分相似:先是称赞物质条件之丰富足以抗秦,再分析“合纵”是本国趋利避害的最佳选择。

此外,在说服不同国君的论辩词中,还多次出现“天府”、“王贤”等褒义词语来美化国君。

而六国实力强弱不一,并不可能每个国家都足以抗秦,所以只有当六国联合为一时,各国的地理、兵马、粮储实力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但是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六国君主各怀异心,为了令“合纵”约能够顺利达成,苏秦又针对不同实力国家的君主愿望,运用相应的说服方式。

燕国地处较北,是七雄中综合实力较弱的一国,当以保民卫国为重,因而苏秦许以“燕国必无患”。

又如齐、楚实力较强的两国,苏秦贬击一些主张连秦的策士是“养仇而奉仇”的行为,并指出事秦者当“为天下笑”、当“耻之”。

最后,许之以四方来朝、霸业可成的重利。赵国是名义上发起“合纵”之约的国家。起初苏秦为了说服赵肃侯,他用较其他诸侯国更为详细的语言分析了赵国形势。

照惯例叙述赵国的物质实力、假设了秦攻赵危的可能性和随之而来的忧患之后,苏秦以尧舜之功,说明明主应当具备外料内度的能力。

最后,许以“霸王之业成矣”。纵约崩毁后,齐国伐燕,得燕国十城。苏秦奉赵王之命去齐国讨还。

此时秦国已经与燕国联姻,于是苏秦劝说齐王以秦国的原因归还燕国失地,则燕、秦皆喜,将转而化敌为友、转祸为福,与齐国结为“石交”。

由此齐国可进而“取天下”,成霸王之业。苏秦在这些说辞当中所铺陈的因果关系和往来利益,正符合这些君主所追求的理想。

这样,苏秦在论辩之中满足了不同的君主的治国愿望,使国力形势各不相同的六个国家多次结为共同的利益集团,发挥了他十分高超的外交口才。

然而苏秦对各君主所许的利益本就内含诡诈,互相冲突,因而为事情泄露埋下了隐患。因为有人毁苏秦“将作乱”,苏秦再次上表燕王忠心之后,才得到燕王的重新任用。

“连横”策形成之后,苏秦诡诈之词常常又反过来被连横策士们利用去说服人主背弃“合纵”。张仪为了说服人主“连横”,便多次称苏秦“诈伪反复”,“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各诸侯国间为追随利益或化敌为友,或背盟成仇,往往顷刻之间易如反掌。策士们为其主四方奔走,巧舌如簧,多言行有诡,难免会触犯他人利益而遭人诟病与嫉恨。

出于个人的功利理想苏秦选择了入世游说,又在时代的推动下选择了“合纵”的道路,从此不得不努力小心地维护本就不甚牢靠的盟国之约。

苏秦的一生几多成败,可谓荣辱参半。人们常常能看到苏秦身上的一往无前、不畏失败,从精巧论辩中学习他的知识广博、思维敏捷。

他成功促进了一个时代的前进,并不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成功之外他还生前一直处于困境和挑战,身后也多受人毁誉诟病,这些都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命运中的悲剧性。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纵观历史的长河,万象更迭,诸多事物已被时光所淹没,然而围棋,这一古老的智力游戏却如同埋藏在沙砾中的珍...
原创 此... 在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名人,有辉煌一世的帝王,文采过人的文人墨客,战功赫赫的武将,还有我们今...
原创 实...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造反推翻了元朝。但据说,推翻元朝的却是另有其人,而朱元璋只是一个享受了胜利的果实的...
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系列纪... 中新网西安7月15日电 (记者 阿琳娜)秦兵马俑考古发掘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15日正式启动,秦始皇帝...
原创 溥... 提起离我们最近的朝代,那自然应当是属清朝,而它作为整个中国的最后的封建王朝,封建王朝最为尊崇的皇权也...
原创 4... 1949年渡江战役全面爆发后,国军少将林遵认清当前的形势,率领25艘舰艇、1271名官兵在南京笆斗山...
原创 他... 在1948年的一次军事会议后,邱清泉脸色阴沉,向做好了徐蚌作战部署的郭汝瑰说:“你这个作战计划,把我...
原创 1... 1950年初,陈赓率领部进驻昆明,任云南省主席。解放之初的云南,仍然有许多国民党的残余武装、特务间谍...
原创 5... 各位看官们,大家好。又到了日常推荐精彩小说的时刻了,笔者每天都会为大家整理出一些有趣的小说分享给大家...
原创 6... 1967年8月的一天,上海虹桥宾馆,时任解放军代总长杨成武下榻的副楼门口,一辆黑色吉姆车突然停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