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陆最后一军统女特务,每天半包烟,晚年时感慨:共产党养我31年
创始人
2025-07-06 17:05:34
0

提到军统,人们往往会想起影视剧中那些恐怖的画面,老虎凳、辣椒水以及对我党仁人志士们的残酷刑讯与逼供,想起那些刺杀和监视,想起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漆黑牢房。而说起军统女特工时,大家又会想起那些穿着美式翻领小西装,戴着帆船帽的军统丽人……

这些形象,都是后人们从电影电视作品中看到的。然而真正的军统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军统女特工又是什么样的呢?

当大陆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工抽着烟唏嘘感慨时,我们终于从她的话语中得知了当年历史的冰山一角。

“我非常感激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养了我31年啊……”

1957年在杭州粮食公司工作的王林刚进到办公室,就看到自己的同事正在伏案看书。对于这位同事她是了解的,平日里根本没有看书的习惯。

心中好奇的王林笑着走上前去,“哟,今天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还想着看书学习了?”

同事闻言抬头看了王林一眼,随即应道:“正好你来了,你也看看这本书吧。”

“哦?这是什么书啊?”王林好奇地问道。

“就是批判国民党军统反动派的,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听到同事的话,王林心中一颤,但还是若无其事地把书接了过来。拿到书后,王林立刻开始翻看。

这本书的名字叫《人间地窖》,讲的是军统反动派的事情,王林却越看越觉得心惊肉跳。当她翻到其中一页时,眼睛一突,呼吸有些急促,便再也忍不住了,直接把书还给了同事。

还书之后,王林心中思绪混乱,坐立不安。最后她实在忍不住了,借口家中有事向领导请假半日,便匆匆返家了。

回家之后,丈夫见她慌慌张张的,还这么早回来,很是担心,便向她询问起情况。王林犹豫再三,终于还是把实情说了出来。

原来在她看到的那本书里,提到了军统召开四一大会的事情。这本书不仅详细记录了四一大会的经过,还罗列了当时的招待人员。其中一个女招待员的名字,叫王庆莲。

而王林原来的名字,正是王庆莲。

知晓王林过往丈夫立刻明白,这本书里提到的王庆莲,正是他的妻子王林!

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个女军统为什么会成为杭州粮食公司的职员呢?

1942年,浙江江山被日军攻陷,江山县的百姓四散奔逃,生怕被日本人抓住。好在没过多久日军又退出江山,获知消息后,避难而逃的江山县民们又重新返回了县城。

可当他们看到县城的残破景象时,全都愣住了,日本鬼子太不是东西了!不仅打砸抢,还把他们的房子都放火烧掉了,很多江山人因此无家可归,只能流落街头。

这些江山人里有一家人,全家七八口,房子被烧得仅剩一间半。他们家的钱财在逃难时丢失大半,没有办法,只能全家出动讨生活。家里有个15岁的小姑娘,也被送到卷烟厂上班,挣钱补贴家用。

1943年初,军统在江山设了个办事处,招聘工作人员。15岁小姑娘的母亲见这是个机会,便给自己的女儿报了名。因为小姑娘上过学,有文化底子,很快便被录用了。

在档案表中,小姑娘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王庆莲。

就这样,15岁的王庆莲被调入军统译电科,成为了一名准尉女军统。

军统的工作是非常单调的,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异常严苛的。毕竟军统涉及的都是军事机密,稍有松懈,就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每个军统人员都被束缚在严格的规范之内。

但是对王庆莲而言,十多岁正是天真烂漫之时,她实在不想被规则约束。所以总是忙里偷闲,趁着上司不注意时,跑出去跳舞看电影。

虽然她的这些行为并没有被发现,可是另一件事却被上司揪住了小辫子。有一次军统发布公报,不允许女特工涂脂抹粉穿红戴绿,而王庆莲正是喜欢打扮的年纪,自然被拉去训了话。

训话的结果是,王庆莲心中十分不服气这个规定,便直接撕掉了贴在墙上的公告,这下可把她的顶头上司姜毅英惹怒了。

要知道,在军统内部,身居高位的女特工本就没几个,能到少将军衔的女特工更是绝无仅有,而姜毅英就是军统内部仅有的那名女少将。

当时的姜毅英是军统机要组的组长,专门负责电台译电工作,正是王庆莲的顶头上司。现在看到自己的手下居然出现了这样不遵命令的下属,肝火大动的姜毅英立刻就想处分王。

但是想到译电科的特殊性,姜毅英心中的火便硬生生压下一半,只得给王庆莲记大过处分,便草草了事。

姜毅英为什么能按下心中的怒火呢?译电科又有什么特殊性呢?

这还得从军统头子戴笠说起。

提起戴笠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所领导的军统更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国名士章士钊曾说过,戴笠是“名满天下,谤满天下”。确实,在抗击日寇,严惩汉奸方面,戴笠是为中华民族立过功的。但功不掩过,他又曾大力地迫害过共产党和民主人士!可谓是一人双面,令人慨叹。

于国于民方面,戴笠的种种行为暂不予评,但就对蒋介石而言,戴笠还是可以算的上是忠心耿耿。

两人的关系不仅是同乡,是师生,蒋更是对戴有着知遇之恩。所以对于蒋的命令,戴笠总是想方设法地去完成。

更有意思的是,戴笠在有些方面总向蒋看齐,比如,蒋喜欢用奉化人,戴笠就喜欢用江山人。因为蒋认为只有奉化出来的老乡最为忠诚,那么戴笠自然同意此观点,江山出来的乡亲们才和他戴某人一条心。

所以在军统内部,尤其是译电科上,就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工作人员全都是江山县人。而身为译电科直属领导的姜毅英也因这一情况,便压下了心中的怒火,减轻了对王庆莲的处罚。

总的来说,王庆莲是幸运的。但这份幸运并不是姜毅英和军统给她的,而是共产党给她的。

解放前夕,王庆莲就脱离军统,回到家乡。后来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历史问题写成书面材料,向政府进行了报告。党和政府在查清问题后,并没有为难她,反而给她安排了正式的工作。

后来虽然也经历了很多挫折,但在1981年时,她也彻底平反了。不仅给她落实了工作,还给了她相应的补贴。

激动的王庆莲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她发自肺腑地感谢共产党,因为共产党不仅养了供养了她31年,还给了她幸福的新生……

参考文献方军:《最后的军统老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江绍贞:《戴笠和军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安子:《军统特务实录》,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王庆莲:《最后一个军统女特务的“风声”岁月》,《文摘报》,2012年06月12日08版。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华东野战军四大兵团司令员名单公布之际,粟裕的表情突然严峻起来。原因是内部普遍看好的四大猛将中,三人...
原创 从... 开门见山,如果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就该把1618年到1622年初这段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萨...
原创 此... 明末谁最恨大明朝?你可能会说是清朝爱新觉罗皇族,但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爱新觉罗皇族对于明朝的感情,在早...
原创 朱... 唐太宗曾对魏征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这句...
原创 古... 首先咱必须说明,在明后期到清代,披甲率高低与否和整支部队的战斗力强弱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了。或者说,...
原创 日... 自清末以来,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逐渐强盛起来,随后便将目标瞄准我我国,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到九...
原创 超... 贺龙开始很惊奇,喝点茶都要交钱,他碰见毛主席讲了这个事,毛主席和他说,你贺老总没带钱,没关系,我借给...
原创 北... 此前,我曾介绍过一首唐诗,名为《章台柳》,不知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章台柳,章台柳, 昔日青青今在否。...
原创 为... 上过小学的人都不会对杜甫的名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到陌生,这首诗做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就在这一年,唐...
细数唐朝70位著名诗人的出世顺... 鲁迅: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