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之一。在他任内对内完成了中央集权,对外开疆拓土,使得汉朝的面积由汉初的狭窄翻了一番。另一方面,汉武帝又为了内外战争横征暴敛,使得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比如隋炀帝也是好大喜功,最终江都被杀。那么汉武帝为什么没有像隋炀帝一样丢了江山呢?
司马光评价汉武帝为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就是说原则上我不违反先王的训令,但是我实际上不会墨守成规,能推陈出新适应时代变化而动。第一,其一是武帝在四处征伐之前已经完成了制度改革,为其实现南征北战奠定了物质和政治基础。第一是以盐铁专卖为代表的垄断经济政策。盐铁是古代中国最暴利的行业。谁拥有他,甚至就能富可敌国,比如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因为靠海盛产盐铁,通过这一项就奠定了战国一流列强的基础。后来七国之乱的齐国也是凭借盐铁产生了造反的野心。所以汉武帝把盐铁收归国有。
第二是以推恩令和刺史制度为代表的集权化政治改革。首先的前提是"文景之治”留下巨大的,可供汲取的民间财富,凭借文景之治留下来的资本汉武帝才能一展身手而不是像文景二帝一样韬光养晦。汉武帝吸取了七国之乱的教训,在集权改革之前以抵御外族为口号的讨匈战争为集权改革创造了道义上的理由,对凝聚基层民心起到了关键作用。刘邦留下刘姓分封为王的祖训,汉武帝就不去撤销诸侯,而是在汉景帝已经通过平定七国之乱,对地方诸侯实力进行重大打击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使得七国之乱的还未消除的隐患,即地方诸侯四分五裂成一盘散沙,无力与中央政权对抗。刺史制度使得中央有了专门监察地方大员的能力,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辅以桑弘羊的操刀下进行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第三是尊崇儒家意识形态,使得君臣尊卑忠孝思想开始根植于人们的心中。百家繁杂的思想不利于一个统一王朝长时间的存在,汉武帝任命董仲舒等人推广儒学,全面废弃前朝的无为而治。在改革和官僚执行能力的关系上,汉武帝是一世雄主,心狠手辣,可谓冷酷无情,手段霹雳,他在改革中有效发挥了能臣与酷吏的作用比如张汤负责推行盐铁垄断,杜周负责判案公允,王温舒负责打击豪强,减宣负责打击诸侯王震慑地方,还有尹齐、杨朴、赵禹等一并作为汉武帝的马前卒,在不同阶段时期任用不同官吏,用之深宠,过之则弃,绝无拖沓。其他亡国的帝王往往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是没有识人之能,或者根本没有选拔人才的能力。帝王手下的干将团队,决定了发挥他才智的下限。通过这些手段,尽管汉武帝折腾得西汉有倾覆之危可还是转危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