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堪称“清朝四大太监”之首,却为何始终不敢干预朝政
创始人
2025-07-06 14:02:28
0

因为等级森严、行之有效的太监管理制度,太监在清朝到底没掀起什么大的风浪。但是,太监毕竟身在皇宫,有的还每日陪伴在皇帝身边,也是大臣、嫔妃乃至皇子们必须巴结的人物。清朝最出名的莫过于“四大太监”—吴良辅、安德海、小德张和李莲英。

咸丰六年,八岁入宫的李莲英,在同治三年,16岁时才被调到慈禧太后身边并在慈禧太后身边服侍了五十三年之久,被慈禧太后亲赏二品顶戴(雍正朝对太监品级有过明确规定,不能超过四品)。算得上清末最有权势的太监—李莲英,当之无愧的称得上“四大太监”之首。那么李莲英为何不学学自己的前辈吴良辅、安德海等参与朝政,走向人生巅峰呢?小编认为原因有三。

一、前车之鉴,不敢

清朝的太监并不像秦朝、明朝那样那么嚣张,但是也出现了吴良辅、安德海这样的干预参与朝政的权势太监,至于下场如何,可想而知。

吴良辅因为受到顺治帝的宠幸,因而专权把持朝政,后来发展到竟然敢与官员贿赂勾结。但顺治帝袒护他而未依照他自己所订禁宦官干政的谕令处罚。但是,顺治能宠他,孝庄太后可容不了这样干政的太监,顺治皇帝驾崩,康熙刚一继位,吴良辅就被下令处死了。

安德海因为在咸丰皇帝驾崩以后,在慈禧太后发动的“辛酉政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被慈禧太后宠爱。而后,又在慈禧太后和辅政王奕的权力博弈中,做出突出贡献而备受慈禧太后信任,以致权势达到了顶点。可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胆敢干预朝政的安德海甚至不将同治皇帝放在眼中,而后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太监私自出宫、违反祖制”的罪名处死。

有吴良辅干政被杀的前车之鉴,还有和自己一共进宫的安德海参与朝政被杀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冲击,李莲英这样一个聪明人,怕是断然不会再踩这根红线!

二、爱财不爱权,不想

虽然李莲英进宫之前家中经济条件还算可以,但是李莲英对于金钱的渴望远远大于对于权势的追求。身居太监大总管,慈禧太后的红人,李莲英收受贿赂的机会绝对不少,也真的收了很多,但是就这样李莲英还不满足,还算变着法的敲诈官员,可见其对金钱的喜爱。

慈禧率光绪及百官出逃之时,趁机敲诈山西官员;千方百计敲诈地方来京办事官员;收受后宫嫔妃甚至亲王贝勒的贿赂。李莲英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对金钱的追求,根本没心思也不想干预朝政。

三、身份尴尬,没机会

虽然慈禧太后非常宠幸李莲英,但是李莲英的身份却是非常尴尬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李莲英未进宫之前是在哪里上班的—郑亲王端华府!在端华府工作了一年以后,才被端华府送进宫去当太监。

那么,这个端华是谁呢?他就是咸丰皇帝驾崩之时,委任的八个顾命大臣之一,也就是后来在“辛酉政变”中被慈禧太后以“专擅跋扈罪”处死的政敌。可想而知,从死敌府中送来的太监,以慈禧太后的精明和多疑对他能没有防备吗?所以,李莲英即使想干政也就没有机会。

另外,李莲英在处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的关系时也和别人不一样。他似乎很心疼和照顾这个被自己从小带大的可怜皇帝。就连光绪皇帝自己也都说过:“没有李谙达,就没有朕之今天”。但是,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关系,后期甚至剑拔弩张,关系紧张到了极点。李莲英对待光绪皇帝的态度暧昧甚至对“戊戌变法”的态度暧昧,让慈禧太后很是生气。这样的情况下,李莲英还有机会干预朝政,靠近权力中心吗?不可能!

历史上对于李莲英是否干政也是因为证据不足而争论不休,你认为李莲英和吴良辅、安德海一样干预朝政了吗?

如果李莲英真没有干涉朝政,你认为原因何在?不想?不敢?还是没机会?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一起探讨!

相关内容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
马斯克近日宣布“美国党”成立,这一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马斯克...
2025-07-06 08:37:44
福州将新增3条转机航线
福州即将迎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将新增 3 条转机航线。这无疑为...
2025-07-06 08:37:27
原创 ...
在江苏兴化举行的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于3日圆满落幕...
2025-07-06 08:37:02
U19男篮世界杯-张博源2...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7月5日消息,2025年U19男篮世界杯在...
2025-07-06 08:37:00
原创 ...
1889年,19岁的光绪花了500万两白银大婚,同年宣布亲政。慈禧...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最近,有一部名为《八佰》的抗战电影讨论很多,主要题材是淞沪抗战时期...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讲究文武结合治理国家。在古代,有武将镇守边关,保卫...
2025-07-06 08:33:27
原创 ...
老蒋晚年痛斥:败局关键在二人! 恳请您在繁忙中花一点时间点击“关注...
2025-07-06 08:33:17
原创 ...
科举制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关键在于科举制度...
2025-07-06 08: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日本一家族将抗日剧告上法庭,胜诉后,抗日剧不敢再用他家姓 二战期间,日本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仅...
原创 他... 他是黄埔第一人,曾说老蒋不会打仗,晚年闭门不出拒绝采访 文|二壮说历史 抗日战争爆发后,两党决定暂...
原创 南... 南朝著名诗人,一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李白受启发写下千古名篇 在南朝,谢灵运死后五六年,有位二十岁的青...
原创 杨...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杨贵妃究竟有多胖?赵飞燕究竟有多...
原创 唐... 本篇文章接着我的上一篇文章《唐朝太子:风险系数很高的职位(唐高祖到唐高宗时期)》来说。李世民通过玄武...
封神榜:按实力划分为八档,纣王... 上古之时,天庭无强兵能将,三教共谈封神榜,编下三百六十五路正神。 封神榜又由元始天尊交给姜子牙执掌...
原创 雍... 云南、贵州、广西以及他们临近的湖南、湖北、四川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在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心对他们...
原创 罗... 在我军十大元帅中,罗荣桓元帅经常被人认为是其中最不符合身份的人,其实这都是一个误解,罗荣桓元帅虽然是...
原创 历... #深度好文计划#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人物的名字很好听,如扶苏,高渐离、柳如是,纳兰容若,但是也有一...
原创 北... 北宋宰相写下了最相思的词,其中有两个千古名句,令人感同身受 欧阳修,字永叔,吉水(今属江西)人。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