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9月的一天,正在四川当副省长的邓华,来京参加中央八届十中全会。
这一天,当邓华吃过午饭到达会场的时候,会场里除了工作人员忙碌着,参会人员还没有入场。
忽然,他看到刘亚楼走进了会场。
为了避开刘亚楼,邓华悄悄找了一个角落坐了下来,他不想让刘亚楼看到自己。
大家可能有疑问了,邓华为什么要避开刘亚楼,不让刘亚楼看到自己呢?
原来,在庐山会议上,邓华受彭总牵连,离开军队已经三年了。三年来,他再没有接到参加中央会议的任何通知,也没有再见到昔日好友,几乎和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邓华知道,他能够参加这次八届十中全会,是因为他还在委员。
开始,邓华是想着借助这次参加会议的机会,又能见到昔日的战友和朋友了,哪怕是和大家打个招呼,邓华也会倍感温暖。
到了会场,邓华的心凉了。只见大家一个个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务,根本没有一个人拿正眼看他一眼,更别说上前和他打个招呼了。
让人更可气的是,就在刚刚吃午饭的时候,邓华来餐厅就餐,看到黄永胜的餐桌上就一个人,就把饭菜放了上去。万万没想到,黄永胜抬眼见是邓华,像躲避瘟神一样端起饭菜起身就走。邓华心里一颤,他默默地坐下来。
黄永胜可是邓华在四野的老战友啊,他们俩在红军时期就一直搭档,那时候,黄永胜当师长,邓华是师政委,可谓是患难弟兄。
黄永胜则如此,其他人亦是如此。
看着自己从昔日光环绕身的大将军如今变成了形单影只的孤家寡人,邓华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心中不觉一阵心酸,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
邓华心中明白,大家不和他接触,是为了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整个会议期间,邓华专心低头听会,不再去看任何人。会议休息间隙,他也不往人多的地方扎堆。就连吃饭,他也是一个人悄悄找个角落。
邓华再怎么躲避刘亚楼,刘亚楼还是看到他了。他走过来轻轻拍了拍邓华的肩膀。
邓华感觉到了,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误以为这是刘亚楼不小心碰到了自己,他抬头望了一眼刘亚楼没有说话,继续埋头看文件。
见邓华抬头看了自己一眼又埋下了头。刘亚楼假装生气地说:“真没想到,老邓你咋变得这样胆小了,见了自己的老战友连个招呼都不打,能有什么问题吗?”
听了刘亚楼的话,邓华心里顿时百感交集。虽然大家都躲着他,刘亚楼还是主动过来和他打招呼了。
他一把抓住刘亚楼的手,激动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刘亚楼说:“怎么吗,看到老战友都不敢说话了。这有什么吗?”
邓华略显紧张,他小声地对刘亚楼说:“我是怕连累大家。”
望着眼前骨瘦如柴的邓华,刘亚楼不屑地说:“老邓啊,不就那点事嘛,事情总会过去的,别总是搁到心里,看你都瘦成啥样了”
两个人虽有千言万语,眼见会议就要开始,刘亚楼关切地叮嘱了邓华几句坐到了座位上。
在大家都对邓华避之而不及的时候,刘亚楼为什敢和邓华打招呼呢?
这里除了刘亚楼高尚的品格和耿直性格外,就不得不说说二人私下的交情了。
刘亚楼和邓华第一次见面是在南昌。
这一天,刘亚楼过去市政府大楼,迎面与邓华相遇了,两个人聊了几句,互报了姓名和职务,算是认识了。以后每次相见,两个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此成了志同道合的战友和朋友。
后来他们一起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们又多次并肩作战。每一场战斗中,他们都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面对生死。直到新中国成立。
后来,邓华落难,去了四川,刘亚楼时刻打听邓华的消息,刘亚楼还借出差四川的机会,专程去看望邓华。当刘亚楼忽然出现在邓华的面前时,邓华有些吃惊,更多的是激动,心情也好了很多。
刘亚楼在四川整整陪了邓华一天,临别,两人一起在四川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这次听说邓华要来参会,刘亚楼开始又在会场里处处寻找着邓华,当他看到邓华时,毫不犹豫地过来和邓华打招呼,给了这位老战友最坚定的支持。
遗憾的是,1965年5月7日,刘亚楼因肝病在上海病逝。在他生病期间,还不忘为邓华的问题奔走说话。当邓华得知刘亚楼逝世的消息后,禁不住失声痛哭。
历史最终还了他一个清白。1977年,邓华复出,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直到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