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是一个风云诡谲的时代,更是一部封建王朝的史诗。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因为这句话,大明朝吸粉无数。同时对后世而言也是有颇多争议的。当然,这样一个风云诡谲的时代也必然能人辈出。
仅就大明名臣而言,前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中有于谦、王阳明。至于中后期,最有名的,最被人所熟知的当属张居正与海瑞。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王朝逐渐由盛转衰,到了万历年间,若不是张居正的存在,大明王朝或许都轮不到朱由检。
张居正的万历新政给大明朝注射一针强心剂,使其回光返照,令人奇怪的是,当时身为内阁首辅的张大人却不愿启用同时期明臣海瑞,并表示此人入朝,大明无有宁日。
难道张居正与海瑞有矛盾?还是有其他原因,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土木堡之变,于谦力挽狂澜为大明续命,彼时的大明王朝已经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直到明孝宗的弘治中兴才缓回来一口气。
随着嘉靖皇帝继位,这位聪明绝顶却酷爱修仙的皇帝再一次把大明朝推到了崩溃边缘。或许天不绝于大明,上天再次赐予能臣强行为大明强行续命,他就是张居正。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张居正进士及第。任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后。初入官场的张居正很聪明,空有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因心直口快,抨击时弊不得已托病回家,好在被徐阶器重,暗暗培养这位大明未来的潜力股。
嘉靖崩,隆庆继。张居正终被重用,慢慢进入内阁。彼时在张居正眼里,大明朝已经千疮百孔,可这一切并不来自外部因素,更多的是无休止的内耗。
如今看来,大明朝由盛转衰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们知道,明朝中后期的内耗主要源自皇帝与臣子之间,臣子与臣子之间还有内阁首辅与次辅之间。尤其是最后者可谓面红耳赤,图穷匕见。
首辅与次辅的争夺其实就是权力与利益的争夺。无休止的争夺使得本该为民请命的官员陷入个人利益纠纷。黎民为朝之根本,动摇根本利益,王朝自然随之动摇。当年朱元璋大手一挥,废除丞相制,他可能没想到会给后世带来这么深远的影响。
万历皇帝上台后,张居正终于走上了首辅的位置,名义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在年幼的朱翊钧面前,张居正就是天,相当于刘禅时期的诸葛亮。
然而,获得无上权力后的张居正并没有被冲昏头脑,胸中抱负得以施展,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
经济上大力推行“一条鞭法”将国内土地、徭役和其他赋税归为一条,这样一来不仅使官员难以作弊,更方便税务征收,增加财政收入。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镇守北方,任用凌云翼等人平定西南,国境安稳,国计民生才能得以保证。
至于吏治的考成法,更是成了最早的业绩考核标准。
可以说张居正的改革真的是在为大明强行续命。在当时看来,大明江山政治清明,前景光明。有人说,张居正主政,海瑞一定被重用。
然而事与愿违,张居正并没有重用海瑞,即便有很多官员举荐,张居正执意不用。因为张居正并不喜欢海瑞。当然,个人喜好不是用人标准,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使得海瑞注定不会被张居正重用。
海瑞比张居正年长11岁,却比后者晚两年中得进士,可以说两人的起跑线差不多,终点却大相径庭。
论前期,张居正在嘉靖年间不得皇帝重视,而海瑞的官职远比张居正的庶吉士大得多,因其为人正直,为官清明,不畏强权,被称为“海青天”在当时腐败官员体系中绝对是一股清流。他清白得让人害怕。
当光明被黑暗包围,光明就是有罪的,海瑞就是大明王朝中后期的一缕微光,他的存在让那些为己牟利的官员们自惭形秽,深恶痛绝。
一道千古第一《治安疏》把嘉靖皇帝气得半死,他甚至为自己买好了棺材准备赴死,可嘉靖皇帝并没有将其杀死,算是为他执政45年留了最后一丝体面。
到了张居正这里,他大刀阔斧地改革,大明朝回光返照,为什么这样以为正臣不被重用,难道是张居正忘了海瑞的存在?
怎么可能,一个敢把嘉靖气得半死的人怎么可能忘记,不被重用除了张居正个人喜好外,更深层的原因在海瑞身上,或者说在大明王朝自身上。
历朝历代包括今天,光靠能力和才学不足以支撑一个人做个好官,当然海瑞绝对是好官,他的缺点是不会做官。
除了能力和才学,做官还要深谙官场之道,或者说要懂得人情世故,可是海瑞并不具备这些品质,或者说他不屑于此。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海瑞把圣人之言记在心里,并成为他的处世之道,他不被利益所诱,不向强权低头,一生刚正不阿,认为这样就可以做个好官,上无愧君父,下无愧百姓。可是这种处世之道在大明官场是行不通的。
也正是他身上的刚直品格,让嘉靖都找不到杀他的理由。而到了张居正这里,吏治清明民生复苏,但是官场的本质并没有变,依然充斥着人情世故和灰色勾结,只因为张居正的能力过硬,他可以游刃有余,若是海瑞加入其中,凭他的气节和自相矛盾的大明律法必然破坏已经稳定的官场,这是张居正不想看到的。
张首辅不是不知道海瑞的才能,用现在的话来说,不用海瑞是政治正确,也是迫不得已,海瑞的加入必然搅动看似平稳的大明官场,大明王朝永无宁日说的就是这点。
说到底,张居正是敬佩海瑞的,也有可能在内心里,他也是惧怕海瑞的。#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