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场拉开序幕,在短短4天内,已有两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下主动权益基金。
7月4日,大成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大成洞察优势”)。
华商基金则于7月1日官宣称,公司已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华商致远回报”)A类基金份额。
受访人士认为,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做法,实质上是将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置于利益共同体的位置,特别是在市场震荡时期,这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机制能够有效缓解投资者的焦虑情绪。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信心提振效应可能存在时效性,基金管理人更需要通过持续提升投研能力、优化资产配置策略等方式来巩固长期信任。
相继官宣自购
7月4日,大成基金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最终认购申请确认金额以基金注册登记机构计算并确认的结果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大成基金近期的第二次自购。6月7日,大成基金曾公告称,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大成至臻回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无独有偶。华商基金已在7月1日官宣称,公司于当日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A类基金份额。
对于上述基金自购,大成基金和华商基金均表示,本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的规定进行投资,并严格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积极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坚持长期投资、理性投资。
除大成基金和华商基金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二季度以来,安信基金、富国基金、招商资管、新华基金、建信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也公告自购旗下权益基金。
传递积极信号
“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出手自购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这一举措被市场解读为机构投资者对后市走向的积极预判。”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向记者表示。
朱润康进一步指出,基金公司自购彰显了基金管理人对自身投研实力的充分信心,同时也反映出专业机构认为当前权益资产已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这一行为能够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投资者情绪和市场预期。更重要的是,通过将自身利益与投资者深度绑定,能够有效激励基金管理团队更加注重产品业绩表现。
在朱润康看来,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做法,实质上是将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置于利益共同体的位置,特别是在市场震荡时期,这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机制能够有效缓解投资者的焦虑情绪。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信心提振效应可能存在时效性。
“从长期来看,市场走势最终取决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若市场持续疲软或基金业绩长期欠佳,单纯依靠自购行为难以持续维系投资者信心。投资者最终考量的核心因素仍是基金的实际回报率和风险控制水平,因此基金管理人更需要通过持续提升投研能力、优化资产配置策略等方式来巩固长期信任。”朱润康向记者表示。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基金公司自购正在成为行业趋势。一方面,政策明确鼓励基金管理人将一定比例的利润用于自购旗下权益类产品。另一方面,在市场波动时期开展自购,不仅能够起到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也为基金公司低位布局优质资产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还能缓解新产品募集压力。基于这些显著优势,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基金公司将加入自购行列。
记者 陆怡雯
文字编辑 陈偲
版面编辑 佘诗婕
—— / 好文推荐 / ——
美元霸权的现状评估与应对之策
中东危局“翻篇了”?
诸立力:关税上涨影响企业海外投资
深交所新规来了!
“关税大限”倒计时
实测小米首款AI眼镜
A股下半年怎么走?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