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这条长龙,与中华儿女共迎民族复兴
创始人
2025-07-05 12:03:26
0

长城保护日志里,一定记载着40年前的这一天——

1984年7月5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联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等首都单位,共同发起“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开启社会集资修复长城的先例。

一声召唤,应者如云,全国乃至全球华人保护长城、修复长城的热潮由此掀起。

光阴荏苒,回首再看,长城保护利用日渐完善的四十年,也是中华民族矢志复兴、奋勇前行的四十年。

(一)

“跨越两千多年,纵横两万余公里”。这条横穿戈壁、翻越千峰的长龙,相当于赤道周长的一半,堪称全球史上规模最为宏巨的人类作品。

在漫长的岁月里,作为军事防御工事存在的长城,为古代中国提供了稳定环境和保护屏障。

时至近现代,当中华民族进入最危险的时候,古老长城同样经历了战火硝烟,见证着铮铮铁骨。“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旋律和呼号,如今听来依旧震撼人心。

岁月雕琢,沧桑磨洗。长城以砖石之躯,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不曾坍塌,也不会被摧毁的精神长城。这道长城,守护着家国田园,守护着神州大地。

(二)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对于这样一处独一无二的文化遗存,后来人理当精心守护、传之后世。

古人修筑长城难上加难,今人守护长城同样不易。克服文保资金匮乏的现实困难,不过是千头万绪的问题之一。

修筑保护长城应当遵循怎样的理念与标准?如何从建筑遗存中破解古人的智慧密码并加以应用?应当如何建立起长城保护机制?……在这项系统课题之下,技术的、文化的、法律的问题相互交织,呼唤更细致的求解,考验更高超的智慧。

以知促行,以行促知。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载体,不断探索守护长城的新法子。从修旧如初到修旧如旧、整旧如残,从保护修缮到边考古研究边修缮,从尺量目测到高科技手段有效融入,从立法空白到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热忱守护之心依旧坚定,实践探索与理念更新相互促进,蜿蜒巨龙更安然地栖身华夏。

(三)

望长城内外,忆峥嵘岁月。于古老城墙极目远眺,神州大地早已换了人间。

曾几何时,长城脚下的小村庄,因山多地远,深陷贫困。与天下雄关同名的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村,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后进村、低收入村。

如今,长城IP成为最大的金山银山。村民们或搞休闲旅游、或搞特色种植、或搞文创潮玩,“长城+文旅”“长城+乡村振兴”的新故事,让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一个个小康村串成了“珍珠链”。

长城,一头连着文化之“承”,一头连着发展之“成”。这样的发展故事,发生在长城脚下,也发生在更广阔的地域。从山海关到嘉峪关,从渤海之滨到河西走廊,长城仿若“画轴”,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图景徐徐铺展。

观之于宏,发展篇章波澜壮阔;察之于微,亿万个体命运与长城错落交织。乡亲们当起了长城保护员,摄影师记下长城的朝朝暮暮,修复工程师忙碌奔波甘之如饴……“我和长城的故事”,恰是伟大变革和发展奇迹最生动的微观注脚。

光阴流转,山河焕新,在长城连接着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之中,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四)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亦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梁。在对外交往历程中,这个古老意象一次又一次惊艳亮相。

1987年,中国向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简单八字,彰显着彼时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坚定决心。

1990年,中国首次承办亚运会,会标图案中,除亚奥理事会会徽中的太阳光芒外,便是以雄伟的长城构成的“A”字。

2008年,中国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古老城墙为背景,“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的旋律热情唱响。

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开场短片中,惊蛰之际长城蜿蜒群山生机勃勃;大雪时节,“雪龙”群山飞舞尽显自强不息。

……

长城是地理的坐标,是时光的刻度,也是时代的缩影。 国之大事,总以长城为“媒”,最直观地展现着长城图腾的分量。而与之共同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东方古国,是更加开放进步、自信昂扬的新中国。

国力的升腾和托举,提振着国人的精神与心态。 从喜迎四方来宾的自信胸怀中,从分享传统智慧、发展成果的坦荡大方中,我们读懂了“更好的中国”,看到了“更好的自己”。

(五)

古往今来,任何民族的发展与振兴,归根结底都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的。

发展,从来不只是物质概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必须表现在文化复兴上。

“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不只意味着传承历史遗产与文化记忆,同样拥有着激扬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今天的中国,正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更加艰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更加繁重。迎击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没有一股子精气神,又如何能够行至更远的历史方位?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度、辽阔的土地上,孕育着灿烂的文明,传承着伟大的文化。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滋养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获取“日新又新”的能量密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前方就必然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阔前景。

(六)

曾三次来华的泰戈尔这样描述中国的长城:因残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映射着古老的国度。

罗素从蜿蜒长城中读出中国人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刚强伟力,以及无与伦比的精神凝聚力。

雄关漫道,砥砺征途。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爱国情怀,在这里代代传承。中华民族的坚强崛起与伟大复兴,也必将在这里得到见证。

爱我长城,兴我中华!

相关内容

原创 ...
往往是最普通的人,最终成就了历史上的种种伟大事件。耶佩尔市的老一辈...
2025-07-05 12:33:53
原创 ...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二战史》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
2025-07-05 12:33:38
原创 ...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世界的各项能力都得到...
2025-07-05 12:33:34
原创 ...
俗话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当强势的希腊王后弗里德里克与西班牙...
2025-07-05 12:33:28
原创 ...
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德国纳粹党党卫队的重要成员之一...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话说罗成枪挑十二太保,靠山王杨林败退二十余里,收拾起残兵败将,正欲...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早在西汉时期,一代名将霍去病率军千里奔袭,在漠北之战重创匈奴人,饮...
2025-07-05 12:33:02
原创 ...
1842年大家都知道这个日子,也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我国的国门就这...
2025-07-05 12:32:54
原创 ...
贾诩,东汉末期至三国曹魏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三...
2025-07-05 12:32:52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在湖北黄冈,藏着一段跨越世纪的历史低语,它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被殷先生轻轻揭开面纱。这枚中华民国廿...
原创 江...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后主昏迷汉祚颠,天差邓艾取西...
党史百年天天读 ·7月5日 重要论述 1940年7月5日 《新中华报》发表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
原创 石...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最初始于洪秀全和杨秀清之间的权力斗争。 这场斗争的结果是,杨秀清被韦昌辉杀害,而韦...
原创 湖... 在湖北孝感,有一位年逾六旬的余先生,他的手中珍藏着一枚极具历史价值的中华民国元年四川铜币军政府造当制...
原创 二... 梁山好汉们并非铁板一块,他们之间也是分了派系的,比如宋江派、二龙山派、元老派以及降将派等等,而从大聚...
原创 基... 拜占庭帝国的前两位的君王,在位时期对宗教一直采用宽容政策,尤其对基督教的发展表示支持,给予基督教很多...
成都小李哥专栏:《​一本书换了... 一本书换了一件古董重回以物易物的时代 成都小李哥专栏 时光回溯到2000年左右的成都北门,那里有一家...
原创 朱... 前言 蒙古族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他们善于骑射,号令天下。蒙古人曾经建立过辽阔的大帝国,占领过广袤的...
原创 翰... 如果狗咬了你,你一定要咬回去吗?答案是否定的。狗咬了人,是他的光荣,可人咬了狗,是他神经病。在韩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