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朝灭亡之后,为何六国贵族没有复国成功?反倒是刘邦最后成功了
创始人
2025-07-05 07:03:41
0

根本原因是中国历史已经掀开了新的一页,在中原诸国并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回不去了。秦朝虽然很快败亡,却将统一的思想散播了出去。主要原因是当时最强的两个集团,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都不愿意,让六国真正成功复国。

这里所说的六国,指的是在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时,被秦国灭亡的是齐国、楚国、魏国、韩国、燕国和赵国。在春秋战国那段历史上,这六个国家与秦国一起,被称作“战国七雄”。如果不仔细看战国二百年历史,我们可能会以为这七个国家,一直是这个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是七个最重要的国家。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把时间,从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的公元前230年,如果把历史往前回溯三十年,当时周天子还在,山东半岛还有个礼仪之邦,叫做鲁国。

如果把历史往前回溯六十年,不但鲁国还存在,中原地区还有个二流强国,叫做宋国。如果把历史往前回溯一百年,不但鲁国和宋国都在,那在四川盆地还有蜀国和巴国,在河北地区还有中山国。

在秦朝发动统一战争之前一百年,还存在的这几个国家里,鲁国、宋国都是有八百年历史的国家,蜀国和巴国就更加古老了,他们的历史至少在一千年以上。

而在战国七雄中,只有楚国、齐国和燕国,有八百年左右的历史。秦国的历史有五百多年,韩、赵、魏三国的历史,从被周天子正式册封为诸侯计算,就还不到二百年。

如果从三家联手消灭智氏计算,也就二百三十年左右。单算存在时间来说,秦国、魏国、赵国和韩国,在鲁国、宋国、巴国和蜀国面前,那都是弟弟。

六国成功复国可能吗?也许可能,按照这个逻辑来说,这就不会是终点,蜀国和巴国这两个千年古国,要不要复国?你要说蜀国和巴国都是边陲的“蛮夷”,那鲁国和宋国可是正经的华夏国家,那也得复国啊。

再往前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是不是也得复国?“春秋小霸”郑庄公的郑国,是不是应该复国?只要是有后人健在的古国,也都有伸张复国的需求。

当然了,以上说了这么多废话,是有些抬杠了。事实就是时代变了,夏商时期那种万邦林立的时代过去了,周朝七十二诸侯国的时代过去了,战国七雄的时代也过去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六国复国失败的原因。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派秦军,先后消灭东方六国。六国国君的命运不尽相同,韩王韩安被杀,齐王田建被流放后活活饿死,赵王赵迁被流放,魏王魏假、燕王姬喜和楚王负刍被俘后的去向不详。但根据后来的事情判断,燕国王族应该是遭到了屠戮。

大泽乡起义后,六国贵族为了复国,都做了些什么?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率领九百多名戍卒,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举起了反秦的大旗,这就是大泽乡起义。一石激起千层浪,六国故地饱受秦国苛政压迫的人们,纷纷在各地贵族乡绅的率领下,发动反秦起义。过去六国的皇族或贵族,也加入到了反秦斗争中。

陈胜和吴广率领起义军,一路打到了陈县。此时,陈胜军已经拥有一千多骑兵,几万名步兵,并还在不断壮大中。攻占陈县之后,陈胜在大家的拥戴下称王,建国号为“张楚”。建立张楚政权后,陈胜派遣武臣、张耳和陈余等人,率领三千兵马去攻打赵国故地。

武臣军队在向北进军的过程中,不断有各地反秦武装加入,迅速扩大到几万人。攻打下邯郸之后,武臣在陈余和张耳的劝说下,似乎是很不情愿地当上了赵王。

当上赵王后,武臣又派大将韩广攻取了燕国故地。没想到韩广“人缘”也很好,到了燕地后,就被当地人拥立为燕王了。这样赵国和燕国都算是复国了,只是国王不是以前那家人而已。

魏国公子魏咎追随陈胜的起义军,在陈胜手下将领周市夺取魏地后,被周市拥立为魏王。刚平定魏地的时候,大家想要推举周市做魏王,但是周市坚决推辞,并执意要立魏咎做魏王。

周市派人去陈胜那里迎接魏咎,经过多次交涉,陈胜最终同意送魏咎去魏地。魏咎被立为魏王,周市担任国相,魏国正式复国。

周市平定魏地后,继续向东攻打狄县。齐国王族后裔田儋,率领手下杀死狄县县令,并自立为齐王。田儋派兵打败周市的部队,于是齐国也复国了。

后来赵国发生内乱,赵王武臣被部下杀死,张耳和陈余于是拥立赵歇为赵王。赵歇是赵国王族后裔,还是此时的赵氏族长,赵国算是正式复国了。

北方的事情交代完了,再来看看南方地区的反秦运动。楚国贵族项梁和侄子项羽,率众在会稽郡起兵反秦。秦国派大将章邯,率领秦军向东进攻起义军。章邯率先消灭了陈胜的起义军,陈胜在逃跑途中被部下所杀。

章邯继续率军东进,准备攻打临济的魏王魏咎。周市和齐王田儋率领齐军,前来救援临济,却被章邯军偷袭成功,周市和田儋被杀。

为了保全城中百姓的安全,魏王魏咎有条件向章邯投降,随后自焚而死。魏咎的弟弟魏豹,向南投奔了项梁。

陈胜死后,项梁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并且拥立他继续做楚怀王。此后,沛公刘邦和韩国贵族张良,也来投到了项梁的军队。在张良的建议下,项梁封韩国公子韩成为韩王,让他和张良一起去恢复韩国。楚国已经完成复国,韩国也走上了复国之路。

在定陶之战中,项梁部队遭到章邯的偷袭,项梁本人也战死了。击败项梁后,章邯率领秦国四十万大军,北上围攻巨鹿。楚怀王派遣宋义和项羽率军救援巨鹿,同时派刘邦向西进攻秦国本土。

宋义率军行进到安阳后,停留下来不再进军。项羽奋起杀死宋义,自封为将军,率楚军救援巨鹿。

项羽率领楚军“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军长城军团主将王离被生擒,章邯率军败退。

后来,秦国发生内乱,受到赵高猜忌的章邯,不得已率军投降了项羽。在项羽与秦军主力决战的同时,刘邦已经率领部队,一路向西抵达了函谷关。在这个过程中,刘邦招降纳叛扩充了自己的实力,并与韩王韩成、张良再次汇合。在此期间,刘邦帮助韩国复国。

这个时候,秦国内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高杀死了秦二世胡亥,拥立子婴做秦王。随后,子婴又趁机杀死了赵高。这时,刘邦所部已经兵临咸阳城下。眼见大势已去,秦王子婴亲自出城向刘邦投降。立国五百多年的秦国就此灭亡。

秦朝灭亡后,六国贵族是怎么复国失败的?

刘邦在刚进入咸阳的时候,也曾经沉迷于声色犬马,进入皇宫和秦国的嫔妃们一起游戏。同时,刘邦还派出一支军队,镇守函谷关,想要独占胜利果实。

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后,率诸侯联军到达函谷关。项羽听说刘邦已经打进了咸阳,竟然还在函谷关派兵驻扎,盛怒之下率军攻破了函谷关。听说项羽来了,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刘邦率军撤出了咸阳,在灞上驻军等待项羽到来。

进入咸阳后,项羽率领的诸侯联军,在秦国国都大肆掠夺了一番,美女和珠宝统统被抢光,秦国的皇宫也被焚烧。

人杀的差不多了,东西也都抢完了,诸侯们开始坐在一起开会,研究接下来怎么瓜分天下了。作为诸侯的盟主,项羽义不容辞地坐在了首席,在会议上和诸侯将领们,经过激烈地讨论,终于决定由十八路诸侯,共同分管天下。

十八路诸侯分封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个攻入关中的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巴蜀故地,另加上汉中地区;投降的秦军大将章邯,被封为雍王;另外两名投降的秦军将领,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他们和章邯一起平分秦国故地。

魏豹被封为西魏王,申阳被封为河南王,司马卬被封为殷王,分别统治魏国故地;韩成被封为韩王,统治韩国故地;赵歇被封为代王,张耳被封为常山王,统治赵国故地。

大将英布被封为九江王,统治淮南地区;吴芮被封为衡山王,统治长沙地区。

共敖被封为临江王,统治南郡,韩广被封为辽东王,统治辽东地区;臧荼被封为燕王,统治燕国故地。

田市被封为胶东王,田都被封为齐王,田安被封为济北王,他们统治齐国故地。项羽则自立为西楚霸王,凌驾于诸王之上。

从项羽的这次分封诸侯,可以看出来,他完全没有帮六国复国的意思。秦国被一分为三,还说得过去,毕竟天下苦秦久矣,没有人希望那个虎狼之秦再回来。

但是你把齐国一分为三是几个意思?原来齐王田市被改封为胶东王,是不是太随意了?还是在故意制造齐国内乱?

赵国也被一分为二,原来的赵王赵歇改封为代王,去北面统治代地,原来的赵国丞相张耳被封为常山王,还统治赵地。

燕国也被一分为二,不过无论是臧荼还是韩广,都不是燕国王族。这个燕国并未真正复国,也就不过多讨论了。

韩国倒是复国了,而且也是韩国宗室做韩王。可能由于比较小,所以韩国没有被分割。魏国同样被瓜分了,不过由于魏豹本就是魏国公子,所以魏国还算复国了。过去庞大的楚国,被项羽又分成了好几块,分别由自己和英布、吴芮等人统治。当然项羽自己要那块最好的地方做封国了。

归纳一下,秦朝灭亡后,六国在形式上都复国了,但几个大国又都被分割了。秦国彻底灭亡了,燕国由于后继无人,也没真正复国。

之前的义军领袖楚怀王,后被项羽尊为义帝,但只是空架子,一点国土都没有,所以楚国也并没真正复国。

韩国、魏国、赵国、齐国都拥立了过去的王族为王,算是完成复国了。但由于魏国、赵国和齐国,都被项羽分封时拆分了,所以说还未完全复国。

由于韩王韩成和张良,与刘邦关系很好,因此被项羽猜忌。项羽率军回到彭城后,将韩成杀死,将郑昌立为韩王。随着韩成被杀,韩国的复国也宣告失败了。

后来刘邦任命韩信为将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又杀回了关中。司马欣和董翳都投降了刘邦,只有章邯孤军困守废丘。

平定关中后,刘邦开始准备东征。这时候在东边的齐国,田荣赶走了齐王田都,又杀死了胶东王田市,自己当上了齐王。

济北王田安也被彭越杀死了,齐国于是又归于统一,算是再次复国了。项羽听说田荣正与刘邦联系,准备一起攻打自己,于是亲自率兵攻打齐国。

得到项羽杀死义帝的消息后,刘邦联合反对项羽的诸侯,组成诸侯联军向东攻打项羽。西魏王魏豹归附刘邦,加入了东征大军。

刘邦东进到韩地后,为了笼络民心,封韩国王族韩信为韩王,史称韩王信。韩王信一直都是刘邦的附庸,所以我们不认为这是韩国复国了。

未受到封王的陈余,率军打败了常山王张耳,重新拥立代王赵歇做赵王。赵王赵歇投桃报李,加封陈余为代王,赵国又一次复国了。

由于项羽率主力大军在齐国作战,刘邦率领的诸侯联军,一路势如破竹攻下了彭城。刘邦等人拿下彭城后,以为大功告成,连续三天在城内开怀畅饮,放松了警惕。

正当刘邦和各路诸侯,在城内花天酒地之时,项羽率三万骑兵突袭彭城,打败了诸侯联军。刘邦等人马上逃跑,一路向西狂奔,父亲和老婆都被项羽抓住了。

看到刘邦失利后,魏豹认为刘邦一定不是项羽对手,于是背叛了刘邦,再次归附项羽。魏豹和项羽联合,给刘邦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刘邦任命韩信为将率军攻打魏豹。

魏豹打不过韩信,于是出城投降了汉军。汉王刘邦在魏国故地,设立了河东、上当和太原三郡,魏国的复国也以失败告终。

消灭魏国后,在刘邦的授意下,韩信和张耳继续率军北上,准备攻打赵国。韩信率领汉军,在井陉之战中打败赵军主力,代王陈余和赵王赵歇先后被杀。后来,韩信又率兵突袭齐国,一举灭掉了齐国,齐王田广被杀。到这个时候,随着赵国和齐国的覆灭,六国旧贵族的复国运动全部失败了。

可以看到,燕国王室被秦国屠戮殆尽,早早退出了历史舞台。楚国王族虽然被拥立为王,但始终没有实权,最终轻易被项羽杀死。

齐国、魏国、韩国和赵国,趁着天下大乱,暂时完成了复国。但由于实力较弱,只能在项羽、刘邦两大集团之间摇摆,最终难逃灭亡的结局。六国和秦国一起,被送进了历史的故纸堆。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自秦朝统一之后的中国历史,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政权,一次又一次进行统一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版图越来越大,加入中华共同体的民族越来越多,最终成就了今天的中国。

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当时的天下大势已经发生改变,七国并存的局面已经回不去了。在秦朝统一之后,中国历史从诸国并立的时代,迈进了华夏大一统的时代。历史的潮流不是六国贵族能够阻挡的,即使强如项羽也做不到。#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过敏性鼻炎发作,扛一扛就过...
  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接受规律治疗,容易发展成过敏性哮喘。由于鼻腔和...
2025-09-12 21:40:28
原创 ...
三国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宛若璀璨繁星洒落在这片战火连绵的土地...
2025-09-12 21:35:22
原创 ...
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耳熟能详的谚语:“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
2025-09-12 21:34:40
原创 ...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很多人都为赵云感到不平。毕竟,赵云跟随刘备...
2025-09-12 21:34:20
原创 ...
引言 《左传》曾有云:“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2025-09-12 21:34:18
原创 ...
公元前180年,掌控朝政多年的吕后去世,紧接着爆发了诸吕之乱。刘汉...
2025-09-12 21:34:04
原创 ...
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并非所有战将都能像赵子龙那样,既能屡战屡胜...
2025-09-12 21:33:49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
贵州肖像·历史人物:水西彝族女政治家奢香 奢香(生年不详,卒于13...
2025-09-12 21:33:38
原创 ...
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发动马嵬坡之变显然是受到了当时仍为皇太子的唐肃...
2025-09-12 21:33:36

热门资讯

原创 和... ——·前言·——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交替的关键时期,也是蒙古历史上和硕特蒙...
原创 蜀... 人们对三国时期的武将常常有着无尽的遐想,而蜀汉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尤为人们津...
原创 成... 成吉思汗无疑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但鲜有人知道,这位伟大的战略家其实是文盲。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盲,他显然...
原创 原... 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卓越的皇帝,他在军事、政治和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今,雄伟壮丽的...
原创 成... 成吉思汗铁木真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所建立的元朝疆域,成为中国历代王朝中面积最为广阔的一个...
原创 秦... 秦琼,这位作为李世民麾下的勇猛将领之一,不仅以卓越的战绩驰骋南北,帮助李世民建立了伟大的国家,更在决...
原创 刘... 提到三国乱世,烽火连天,刘关张的“桃园结义”无疑成为了千古传世佳话。尽管这三位英雄情深似海,忠诚无双...
原创 五... 在西晋末期,因八王之乱的爆发,国力急速衰退,少数民族乘机南下,造成了西晋王朝无法抵挡的局面。北方的汉...
原创 曹... 曹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除了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外,剩下的几位皇帝更倾向于对亲戚的猜忌和防范,远超...
原创 若... 在许多演义中,吕布被公认为最强的武将。尽管他从未亲手斩杀过一位像样的名将,但凭借无与伦比的个人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