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靖难之役后,意外发现一道圣旨,朱棣痛哭道:父皇你害的我好苦啊
创始人
2025-07-03 17:04:24
0

靖难之役,朱棣大获全胜,就在他进入南京皇宫后,却意外发现了朱元璋留下的圣旨。让人不曾想到的是,朱棣在看到圣旨后竟然痛哭了起来,更是大呼:“父皇,你害得我好苦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元朝末年,时局动荡,在元朝皇帝的压迫之下,各地的农民纷纷选择揭竿而起。朱元璋为了生计,选择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随即便凭借着自己出众的能力,从众多的将领中脱颖而出。

由于组织调动军队得到,因此带领队伍打了很多的胜仗,朱元璋也因此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甚至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他,这一举动也间接地巩固了朱元璋在军队中的地位。只可惜郭子兴是个目光短浅的人,看到朱元璋在军队中的影响越来越高,所以对他既拉拢又打压,更是为了虚名和众人争得头破血流。

看透了一切的朱元璋,深知跟随着郭子兴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于是便急着以外出征兵的理由离开了濠州,同时还带走了自己的家眷和几位得力干将,随后向蛟龙入海一般一连攻克了许多的地盘。

后来在刘伯温等人的帮助下,朱元璋先后击败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建立了有名的大明王朝。建国后的朱元璋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立太子。

太子之位其实早在朱元璋尚未一统江山时,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已经立下朱标为世子,同时安排理学大师宋濂专门为朱标讲解一些儒家经典。

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更是以君主典范去打造和培养朱标,选拔出许多功勋卓著的大臣辅导太子,而朱标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栽培,长大后俨然一副儒者风范,慈仁殷勤,性情宽厚,虚心求学,同时也十分善待身边的大臣和兄弟,因此在朝中的威望也特别地高。

可惜的是,朱标在40岁的时候,却因为自小体弱就因病去世了。这意外的发生让朱元璋感到措手不及,这无疑是打乱了他的政治布局。因为朱元璋之所以选择传位太子,为的就是在明朝确立嫡长子继承的原则,这样的话既符合千百年流传的礼制,同时也可以避免后代因皇位继承而产生分歧。

可在得知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在安排接班人的问题上陷入了抉择,因为在当时,朱元璋实行的分配制度,朱元璋的儿子们都因为做了藩王,所以并不在南京,此时朱元璋的身边就只有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陪着他。

朱允炆的性格也有点儿像朱标,所以让他继位也没什么问题。可朱元璋对此却是十分地担心,他很清楚,自己的孙子不是一个手腕强硬的人,能镇得住几位做藩王的叔叔吗?因此,在立朱允炆为太子之前,朱元璋就曾问过他:“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朱允炆的回答则是:“首先用宽容感动他们,如果他们有二心,那就发兵征讨。”

听完朱允炆的回答,朱元璋感到十分地满意,于是就下令立朱允炆为皇太子。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按理说,朱棣作为藩王,本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关起门来,安稳的做自己的一方王爷,为什么最后却是大兴兵或去想侄儿朱允炆的位置呢?

这背后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自作聪明的朱允炆,在登基后所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当时朱允炆在登基后,直接选择对祖父后期的弊政做出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撤藩。

因为朱允炆身边大多是一些文官,对藩王势力的逐渐扩大深感忧虑,于是大臣们便联合提议,告诫朱允炆要重视藩王对皇帝觊觎,这也使得朱允炆感受到了危机的存在。

在朱允炆大力的促使之下,只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诸王的明王、湘王、齐王、代王就先后被废。

为此,燕王朱棣深感自己也是危机重重,能力不一般的他不愿任人宰割,便在暗地里加紧活动,对外他谎称自己有病在身,选择收起锋芒,在家中寻欢作乐,想要以此来麻痹朱允炆,实际上则是加紧活动,挑选壮士充实自己的护卫军,甚至还用燕府之便,赶制出了大量的军器。

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伴随着朱棣一声令下,大军从北京出发,打着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发动了靖难之役。战争持续了四年时间,朱棣一开始打得很艰难,虽然朝廷武将不多,可是士兵却在人数上占领了绝对优势,这也就导致前期的朱棣吃了很多亏。

眼看战场上的形势不容乐观,谋士姚广孝给朱棣出了一个主意,他告诉朱棣不要在乎一城的得失,首要目的就是直取南京,只要拿下了南京,无疑就等于拿下了天下。

姚广孝的这一句话使得朱棣醍醐灌顶,当即便率领大军直奔南京,而南京守城的将领也早已被朱棣买通,如今南京城的大门可谓是完全为朱棣一人敞开。

彼时的南京早已不复当年的繁荣昌盛,四处逃窜的流民、被吓破胆的建文旧臣,以及城中无数残垣断壁的建筑,都让人对这次战役感到心悸。但是此时朱棣最在乎的却并不是已经唾手可得的皇位,他的首要事情就是找到朱允炆。

要知道,朱棣想顺利登上皇位,要么需要有传位诏书,要么就是需要有朱允炆的遗体,否则他登上皇位的话,只会让人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他当即便命人在火中寻找朱允炆,最后有人抱着一具烧焦的尸体大声地说:

“这就是朱允炆。”此时的许多人都知道这尸体是假的,可是为了让大家信服,朱棣也就以此来默认了建文帝的死亡,并且以皇帝葬礼,为其举行的盛大仪式。

但朱允炆却一直都是压在朱棣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其实在朱棣的心里,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这个皇位,如今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被侄子建文帝逼出来的,但是他现在却是有苦说不出。

不过,虽然没有找到朱允炆的遗体,但朱棣却在皇宫里有个意外的收获,竟然发现了朱元璋遗留的一张圣旨,看了张圣旨,让这个手刃亲人的皇帝号啕大哭了起来。

圣旨上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朱元璋其实早已料到朱棣会起兵造反,就命令大臣不要反对朱棣,要遵从朱棣的安排。

看到这样的圣旨,朱棣才明白,原来自己的父亲早已看透了日后的发展,也早已料到了手足间的悲惨下场。

想到这里,朱棣不禁悲从中来,自己就是为了这一个皇位,让无数的手足互相厮杀,如今自己虽然登上了皇位,可自己的手上难道不是也沾满了家人的鲜血吗?

朱棣越想越悲凉,想到天下人以后要怎么看待自己,再加上对大哥和死去弟弟的愧疚之情,朱棣不禁将这一切都归罪到这个已死之人的头上,他抱着仅剩的圣旨喊到:“父皇,你害得我好苦呀。”

但此时事情也早已成为定局,朱棣明白,无论如何,自己说什么也已经无济于事,加之建文帝如今已经是下落不明了,最后朱棣还是选择登上了皇位,好好地管理大明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棣掌权之后,他也渐渐将管理国家的重点从杀伐随心转为各种富国利民的举措,而耗资多年撰修的《永乐大典》也为无数的后人留下十分有价值的文明宝藏。纵观整件事的发展,皇位之争其实就像争夺财产一样,只不过皇位的争夺所涉及的利益就更为深远一些吧,可见当一个人的能力过大,其实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也就意味着无数人将会对他趋之若鹜。

这个故事是否真假,现在我们也早已无从考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得不说的是,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二人无疑都是聪明人,他们在皇权的霸性迷雾中,也曾丧失过人伦本性,残害手足,但最后却能够得到反省,并将此引以为戒,这才创下了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大明王朝。

而对于朱元璋来说,其实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继位,天下其实还是朱家的天下,可能这也是他为什么会选择留下圣旨保全朱棣的原因吧。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
2025-07-03 08:37:21
原创 ...
2025年7月4日,F1英国大奖赛迎来了如火如荼的角逐。在这条历史...
2025-07-03 08:36:52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通...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迎来重大喜讯,如今已顺利通水!这一工程的竣...
2025-07-03 08:36:17
原创 ...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
2025-07-03 08:34:03
原创 ...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
2025-07-03 08:33:53
原创 ...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
2025-07-03 08:33:52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
2025-07-03 08:33:48
原创 ...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
2025-07-03 08:33:26
原创 ...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
2025-07-03 08:33:25

热门资讯

国内外赛场捷报频传!陕西高尔夫... 烈日灼灼的盛夏,陕西高尔夫健儿短短数日间从国内外赛场接连传回捷报。6月29日2025高尔夫中巡赛·广...
原创 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这首《七步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诗人想用同...
原创 嘉... 我国古代的皇帝和皇后身份高高在上,他们背负着的责任极大,也就有了很多难以言说的无可奈何。皇帝选择皇后...
原创 为... 自17世纪以来,沙俄分三路侵入我国北部。西路,以托波尔斯克为基地,溯额尔齐斯河而上,侵入准噶尔部游牧...
原创 在... 永乐帝去世后,明朝放弃了积极干预蒙古的策略,采取了消极防守的政策,不再对蒙古人主动出击。 明朝势力退...
原创 高... 1644年,李自成在太监王德化的接应下从德胜门进入北京城。崇祯皇帝也在此时自缢于煤山之上,大明王朝的...
原创 玄... 每当说起玄武门事变的时候,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觉得李世明的做法非常正确,因为在那个年代大家只...
原创 袁... 1915年祭天大典前夜,袁世凯嘲讽道:“你个妓女也想当皇后?”沈玉英突然大笑并怼他:“一个流氓不也能...
原创 生... 前言:在大明王朝历史上,有两位皇帝的历史地位让史官们极为纠结,分别是建文皇帝朱允炆和景泰皇帝朱祁钰。...
原创 她... 清朝的传奇女子,有许多,几乎每任皇帝时期都有,例如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她年轻貌美,地位极高,生下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