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后期,完全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个字就是乱字。因为,太平天国不仅在军事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颓势。在内政的调节上,太平天国同时也陷入了一种困境。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太平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上的主动权,最终在1864年的时候,太平天国宣告覆灭。
在经历了“天京事变”后,洪秀全的封王举动,可以说是异常频繁,这就导致了太平天国到灭亡的时候,先后有2700多个王。
最开始在第一个时间段内分封的王,尚未到泛滥的程度。因为,受到此前内乱的影响,洪秀全在这个时期分封王侯的目的,多出于稳定人心,安抚孤寡。所以,这个时候被封王者大多是诸如陈玉成、李秀成以及李世贤这样的能臣干将。同时,这个时期被封的王侯中,也有大部分的孤寡存在,诸如冯云山、萧朝贵等人的后代,也被封为了幼王。
由此可见,洪秀全在1861年封的王,大多数是能臣以及此前殒命王侯的后代,这样的做法,在当时起到了褒奖功臣、安抚孤寡的作用。只不过1861年后洪秀全所封的王有些让人大跌眼镜。
第二个时间段的封王,完全可以用泛滥来形容。
总之,“天京事变”后直到灭亡时,洪秀全分封的诸多王中,鲜有能人的存在。这些王中,要么就是如幼西王、幼南王这样的幼年孩子,要么就是许多有功无功的将领,至于其他人则大多数属于贿赂而得的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