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国藩:人生有两种“凶德”,若不引以为戒,往往会贻害无穷
创始人
2025-07-02 18:03:43
0

对于曾国藩来言,大家想必都很熟悉,无论恨他还是夸他,却谁都无法否认,曾国藩在为人处世上的高明。但需要说明的事,曾国藩的高明,也是经过了“血泪教训后”才得来的。下面咱先看曾国藩的一件小事。

一、多言

在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后,此刻的曾国藩明显的膨胀了。在给父亲过生日时,一位经常给他父亲看病的人叫郑小珊,也应邀前来了。由于曾国藩跟郑小衫,已经非常熟识了,所以面对郑小珊,曾国藩就开始了,自我吹嘘!

再看郑小珊,那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一耍袖子,扬长而去。顿时曾国藩是要多难堪有多难堪。这件事,让曾国藩深刻反省了自己。

后来在给弟弟的书信中,特意把这件事提出来,认为这是做人的凶德,即:多言!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曾国藩认为多言是凶德,并非曾国藩的发明,其实在《道德经》中,便有这方面的经典阐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意思就是说,人无论在得意时,还是失落中,切不可太话多。如曾国藩的这个例子,之所以他引起郑小珊的反感和厌恶,便是他太话多,自以为是了。从此后曾国藩便开始不断强调“多言”的恶处,并做出了自我调整。

比如经常在日记中自我批评: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并以此引申到了口舌之争上,用言辞压制对方,实则是取败之道。老百姓有句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许多时候,谁都会犯这个错,比如,一位家庭条件优越的人,他如何能跟身背大笔房贷等的人,有共同语言?他的话也许有道理,但问题是,道理虽有,可对别人却不现实。这样的说教,或争论,还是免了吧。

所以,曾国藩实际上已经把“多言”这种凶德,上升到了“宽容”的高度上了。即,容别人之苦,体别人之悲,用宽容的心,却面对芸芸众生。所以一个人若有此宽容,那么也就不会,犯“多言”这种凶德了。

二、长傲

其实,曾国藩所言的这两种凶德,长傲,是排在第一的。曾国藩的原话是: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

笔者之所以把多言放在的第一,是因情况变了。如今资讯发达到如此地步,那些因信息不通,而造成的“夜郎自大”式的傲气,已经非常少了。人们却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表达,所以,才把多言放在了第一,而把“长傲”,降到第二。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若真的非常傲气,那通常证明,人家的确有两下子!所以曾国藩所言的长傲,也应变通一下,是失去学习、进取之心的傲气。

傲气,于现代这个讲究个性的时代,已经不是什么致命大错了。所以真正的错误便在于,取得了成功或做出一定成绩后,骄傲自满,开始不求上进。这就是必败的“凶德”了。

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自我满足的人,等于失去了发展空间。而如今却又是新事物、新科技等层出不穷的时代,这如何不败?且,还会败得非常快,非常彻底!所以,小编更愿意把“长傲”,解读为失去学习能力的“固步自封”。

所以,看曾国藩所言的这两种“凶德”,小编认为还是用发展的目光看待为好。所谓不知历史,现在将无法确立,未来也将失去方向。这其实才是我们从先贤身上,吸取成功经验的初衷。

那么各位读者,对曾国藩所言的这两种“凶德”,您是否还有更高明的解读?不妨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华东野战军四大兵团司令员名单公布之际,粟裕的表情突然严峻起来。原因是内部普遍看好的四大猛将中,三人...
原创 从... 开门见山,如果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就该把1618年到1622年初这段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萨...
原创 此... 明末谁最恨大明朝?你可能会说是清朝爱新觉罗皇族,但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爱新觉罗皇族对于明朝的感情,在早...
原创 朱... 唐太宗曾对魏征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这句...
原创 古... 首先咱必须说明,在明后期到清代,披甲率高低与否和整支部队的战斗力强弱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了。或者说,...
原创 日... 自清末以来,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逐渐强盛起来,随后便将目标瞄准我我国,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到九...
原创 超... 贺龙开始很惊奇,喝点茶都要交钱,他碰见毛主席讲了这个事,毛主席和他说,你贺老总没带钱,没关系,我借给...
原创 北... 此前,我曾介绍过一首唐诗,名为《章台柳》,不知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章台柳,章台柳, 昔日青青今在否。...
原创 为... 上过小学的人都不会对杜甫的名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到陌生,这首诗做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就在这一年,唐...
细数唐朝70位著名诗人的出世顺... 鲁迅: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此后倘非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再动手了。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