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中坎儿真的是被邬思道杀的吗?
创始人
2025-06-23 22:03:25
0

坎儿是高福,狗儿是李卫。

坎儿是被老四赐死的,也可以说是因为邬思道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而被赐死的,所以邬思道才会说他害死了坎儿。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老四在下江南赈灾时带回来两男一女三个乞讨儿。其中两个男的分别是高福与李卫。但同样的出身却不同的命运。

李卫最后成为一方封疆大吏,成为当时举足轻重的大人物。高福却在老四登基之前就被赐死了。两个人两种命运,李卫代表着一直对老四忠心耿耿到底的忠义形象,而高福成为反复无常之人或者意志不坚定者的凄惨下场代表。

高福为什么会死呢,与邬思道还有老四是怎么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呢。下面由宋安之来为大家说道说道。

一、高福为什么会死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有一件控制百官的大杀器叫做“百官行述”。它由原户部小官任伯安当年借着职务之便写的,任伯安还是八爷党中的老九门人。

百官行述这种大杀器对于九子夺嫡时的皇子来说是很有用的。于任伯安来说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了,因为他这样的身份玩这种控制百官的游戏是玩不起来的。

所以任伯安一直默默的等待机会,后来清朝建国以来最大的刑部冤案就涉及到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与小舅子刘八女。任季节当时强抢民女先奸后杀,是刘八女找的张五哥顶罪,最后被老十三和老四揭穿,由此被康熙发现。

最后是任季安死,刘八女被永远囚禁。

任伯安为了救妻弟,也不管时机成熟不成熟了。开始寻找靠山了。八爷党在刑部冤案时抛弃了任伯安,所以他自然不会找八爷党,最后找到了刚刚被复立的太子。

志大才疏的太子刚刚复立,正苦于无人可用。(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知道了任伯安有这么个大杀器。自然是眼红无比,为此亲自写信给任伯安,而任伯安最大的条件之一就是放了他的小舅子刘八女。

太子便找到主管刑部的老十三,要求放人。老十三与老四商量以后,决定先放人再将其抓回来,他们派年羹尧去秘密抓捕,没想到最后年羹尧屠了江夏镇,更是得到了百官行述的消息和太子为了百官行述写给任伯安的信。

老四得到了百官行述以后,经过一番考虑以后,权衡利弊之下叫来了诸位皇子与上书房大臣马齐,当着他们的面烧了。

无孔不入的八爷党就感觉到其中不对劲了,于是开始拉拢老四府里的高福,高福受不了诱惑,就接受了老八府里管家给的一系列好处。

这时候老四发现高福的小动作以后,竟然一反常态的没有大怒,而是默许邬思道来负责,其实已经是变相利用了邬思道。因为一心想扶老四上位的邬思道自然是将太子写给任伯安的那封信授意高福给了老八一方。

最后因为这封信,太子二次被废。

邬思道当时自认为高福还没有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让他送给老八一方太子的信肯定可以将功赎罪。并且保证高福没有事情。

结果事后老四为了保密,自然是将高福赐死。邬思道半夜赶过去时,发现高福已死,后悔之下,自然是感觉自己的自作聪明害死了高福,所以才会说害死高福的是他。

二、高福为什么必须要死。

高福被发现与老八一方有来往时,还陷的不深,他并没有做什么背叛府里的事情。(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当时如果被老四处罚,还罪不至死。

但邬先生让他送那封太子的信时候,他就必须要死了。毕竟牵扯到废太子了,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所以底层小人物并且有背叛行为的高福自然被老四赐死了。

高福之死,其实还是老四的原因。因为老四摸透了邬思道想扶他上位的心思,所以任由邬思道让高福送信,完成了借刀杀人。大的借刀杀人是指老四借八爷党的手废了太子。小的借刀杀人是因为邬思道太自作聪明了,高福这样做,老四不论是打着保密名义还是惩罚高福泄露出对太子不利的信名义,都可以赐死高福,使邬思道自责,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雍正王朝之所以经典,还是内涵多多的。比如高福小名坎儿,意思一生坎坎坷坷,老四给他取名高福,结果还是难逃这一生坎坷的命运,以被赐死而凄凉落幕。李卫小名狗儿,老四取名为相对平凡的李卫名字,但其身为老四潜邸的奴才,像一条狗儿般对于主人是忠心无比,自然是越混越好,最后成为一方封疆大吏,也算是狗儿中的杰出代表了!

雍正王朝这些梗,现在看明白了吧?

第79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声明本人在北京时间还有其他小平台并没有注册!现已发现北京平台有人系统性一直抄袭本人辛苦写的分析文章!如大家有人发现了,请尽情的骂这种抄袭的狗儿!在此提前感谢各位支持原创的兄弟姐妹还有叔叔阿姨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越... 谋臣形象的神化:黎善形象与诸葛亮的异曲同工 黎善在《皇越春秋》中,与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具有同等地...
原创 赵... 河北四庭柱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赵云赵子龙和其中的三位都交过手,还击杀了一位。 一、赵云和...
原创 三... 琅琊诸葛氏乃是汉晋之际的世家大族,汉末三国时代这一族中出现了三位能左右时局的人物——诸葛瑾、诸葛亮和...
原创 萧... 一、引言 在秦末汉初的历史风云中,韩信与萧何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韩信,一代军事奇才,为刘邦打下江山立...
原创 败... 1949年12月10日下午2点,随着云南卢汉宣布起义,位于成都的蒋介石迫于无奈之下,带儿子蒋经国一起...
原创 吕... 在《三国志》里,这完全是一种巧合,到了《演义》里被罗贯中文学渲染了。 在《三国演义》里有这么一段: ...
原创 许... 许世友质问李德生: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李德生:等你把火烧完 1960年,一场关于十二军调防的风波席卷...
原创 烽...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这句诗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因美貌而被卷入历史风云的女子,褒姒便是其中...
原创 李... 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帝王无疑是最为杰出的代表。他们以兢兢业业的治理和卓越的领导力,...
原创 苏... 引言 苏联地大物博,耕地面积人均翻倍美国,但怎么还要进口美国的粮食?这事儿得从体制说起—— 本该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