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大才子陆游为何被母亲逼迫休了唐婉?
创始人
2025-06-19 01:33:29
0

原因嘛,很简单,就是唐婉不会生孩子。

不过,十分讽刺的是,在陆游母亲逼着陆游和唐婉离婚没多久,唐婉就嫁给了宋太宗赵光义的五世孙,并且,两人结婚之后,唐婉还先后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和一个闺女。

那么,在得知前妻和别人生儿育女后,陆游是什么反应和态度呢?对于母亲逼着他休了唐婉,陆游有没有后悔过呢?

这一切,还得从陆游和唐婉的那段爱情悲剧是如何发生的说起。

陆游和唐婉,均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并且,从亲戚的角度来讲,唐婉还是陆游的表妹。

陆游父亲名为陆宰,而陆宰的妻子,也就是陆游的母亲唐氏,则是时任郑州通判的唐闳之妹,因此,唐闳的女儿唐婉,需要叫陆游的母亲一声姑姑。

这么算下来的话,陆游和唐婉之间,属于“姑表亲”的关系。

有了这层亲戚关系,再加上从小两人就生活在一起,因此,用“青梅竹马”,来形容陆游和唐婉最为合适不过。

自然而然的,两小无猜的二人,心生爱慕,暗生情愫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陆游用一支家传凤钗作为信物,与表妹唐婉定亲,到了次年,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此时,陆游十九岁,而唐婉则刚满十六,两个同样喜好文学,擅长诗词歌赋的年轻人组成了一个小家庭,对于未来,他们充满了期盼。

有道是琴瑟和鸣、夫唱妇随,人生最难得的就是有一个灵魂伴侣,而陆游和唐婉则十分幸运,在对的时间里遇上了对的人。

不过,就在二人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甜甜蜜蜜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

这个不和谐的声音来源,是陆游的母亲唐氏,她对自己的儿媳妇十分不满意,几度提出要陆游将唐婉休掉。

为什么不满意呢?最直接的原因,是唐婉嫁到陆家一年多了,肚子始终没有动静。

那么,陆游母亲这个不满意是不是真的的?答案确实如此,根据史料记载,唐婉与陆游结婚后,一直就没有身孕。

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子嗣的传承和香火的延续,古人是十分看重的,尤其像陆家更是如此。

陆游的父亲陆宰,一共有三个儿子,但这三个儿子中,最具有才气,并且最有可能光宗耀祖的就是老三陆游,至于老大老二,相比陆游而言,确实要差上不少。

因此,陆游的父母从小就对陆游期望极高,而在陆游的父亲过世后,陆母更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小儿子身上。

所以,小儿子陆游的婚姻大事,是陆母一手操持的,而结婚后,她眼巴巴地等着抱孙子,但等了一年多,始终没能抱上。

这就让陆母极为不满,而这也成了导致陆游和唐婉婚姻破裂的一个导火索。

对于母亲的反应,当时的陆游不是不知道,但生孩子这种事情,并不是说有就有的,为此,他没少劝慰母亲,希望母亲能多给唐婉一点时间。

至于说唐婉为何一年多没有身孕,这个真实情况已经无从考证,不过,陆游本人倒是曾经就此事提过,说唐婉属于是“暮花迟”。

什么叫做“暮花迟”呢?大概的意思,就是说由于人和人体质的不同,唐婉当时的身体状况,还没有到可以怀孕的程度,说白了就是受孕成功率较低。

但陆母却不管这些,在她眼里,唐婉就是一个生不出孩子的人。

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唐婉暂时没有生育,那么也不至于后来会被陆母逼着陆游休掉她,真正导致陆游休妻的,其实还是陆母那颗“望子成龙”的心。

前文讲过,陆游是家中的幼子,他的父亲陆宰,在北宋时期,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而到了宋高宗建立南宋后,又继续在朝中出任淮西提举常平等官职。

除了陆游的父亲之外,陆游的祖父陆佃官至尚书右丞,而高祖陆轸更是担任过吏部郎中。

并且,陆游的父亲陆宰在去世后,被南宋朝廷追赠为少师。

也就是说,陆游是一个典型的宦门之后,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叫做“官好几代”,而既然是宦门之后,那么光宗耀祖的重任那就必须是他来担着了。

之所以必须是他,前文也做过介绍,陆游弟兄三人,他的两个哥哥资质平庸,只有陆游是集才气于一身,所以,陆母的全部希望几乎都在陆游身上。

这样一来,就应了那句“爱之深,责之切”的话,陆母希望儿子继承祖业,去谋个一官半职,好光耀门楣。

但由于陆游刚和表妹唐婉成婚,有道是新婚燕尔、其乐融融,作为初尝爱情甜蜜的陆游来说,什么官位,什么未来,都比不上表妹的一颦一笑。

而陆游的这种行为,与母亲的殷殷期望刚好相违背,所以,陆母就不得不站出来阻止了。

其实陆母的这种行为,也不是不能理解,在当时的那个社会背景下,一个读书人最大的成功,那就只能去参加科举,最终能在朝廷里当上一个官员。

正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皇家”,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代最能体现成功的方式,也无非就是封侯拜相,再不济也得混个官职。

因此,陆母就对陆游沉迷温柔乡这种行为,十分不满意,在她看来,如果儿子这么继续下去,那么所有前程就都毁了。

所以,必须让儿子陆游从这种状态中改变出来,让他刻苦读书,考取功名。

而如何让儿子快速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呢?相信陆母肯定也采取过其他方式,比如劝告、谈心等等,但估计效果不怎么好。

也正是因为其他方式效果不好,所以陆母就直奔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唐婉本人。

在陆母看来,所有问题的关键都在唐婉身上,正是她将儿子陆游迷的神魂颠倒,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将她解决掉,那么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因此,逼着陆游休掉唐婉,就成了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办法。

而当时陆游对于母亲的这个决策持什么态度,这个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我们能看到的是,陆游最终选择了屈服,一纸休书,就将唐婉扫地出门。

坦白来讲,这个结果对于唐婉绝对是极为残忍的,她从头至尾,没有做错任何事,但却遭到了这样的结果,而原因就是因为她“耽误”了陆游的前程。

至于一直没有身孕,未能生子,只不过是一个掩饰的借口罢了。

那么,在唐婉和陆游劳燕分飞之后,两人又分别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呢?

根据史料记载,唐婉离开陆家后,先是回到了娘家,在娘家黯然神伤了好一阵子,总之就是极为失落。

想想也是,一个女子被夫家休掉,这在古代可不是一件小事,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但唐婉自此就扣上了一顶“被休妻”的帽子,这对她将来的生活,影响相当巨大。

而在娘家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她始终是个女子,哪里有女子一直住在娘家的呢?因此,在不久之后,经过娘家人的安排,唐婉嫁给了一个名叫赵士程的人。

这个赵士程,根据史料记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五世孙,也算是皇室后裔,并且,当时他的爵位为永嘉郡王,官职则为武当军承宣使。

而他之所以会纳唐婉,是因为他的正妻一直没能给他生下子嗣,因此这才纳了唐婉。

既然是纳唐婉,就说明唐婉并不是去给赵士程当正室的,按照古代婚姻中的说法,只要小妾或者侧室才称作“纳”。

并且,按照相关史料记载,赵士程比唐婉要大上十几岁。

所以,根据这些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赵士程和唐婉的结合,并不是两情相悦,极有可能是唐婉迫于家人的压力,选择的一种妥协。

但即便是妥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那个时代的女人,始终要找一个归宿,哪怕是给人当小妾,也好过孤独终老,最起码也算有个家。

但十分有意思的是,原本在陆家迟迟未能怀孕的唐婉,在嫁给赵士程后,先后生下了一儿一女,由此可见,唐婉不能生孩子这个说法,确实是陆母想逼走她的一个借口。

而陆游,则是在离婚之后,听从母亲的吩咐,又娶了一个温顺本分的女子为妻,并且,自此开始专心功名,一门心思往仕途上发展。

就这样,陆游和唐婉分别开始了各自的生活,但命运似乎并未准备放过二人,在绍兴二十一年,陆游参加礼部的会试后,由于考试失利,心情十分郁闷,就应好友邀请,来到山阴的沈园游玩,凑巧的是,在这里,刚好遇见了唐婉与丈夫赵士程。

这一见面,让陆游感慨万千,而心中泛起的更多是难过之情,而唐婉也同样如此。

原本二人是琴瑟和鸣的恩爱夫妻,如今却物是人非,再加上当时陆游考试失利,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就更让他情绪激荡。

不过,陆游在当时还是极力控制住了情绪,而唐婉在征得丈夫赵士程的同意之后,单独敬给了陆游一杯酒。

这杯酒,是忘却不掉的思念,也是曾经海誓山盟的眷恋。

之后,陆游在沈园里,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一诗,带着“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转身离开。

而在五年后,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看到了墙上陆游留下的笔迹,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名为《钗头凤·世情薄》的词。

同年秋,唐婉郁郁而终,年仅二十八岁。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全民赛道,全场好玩!比亚迪全地... 8月14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正式开业。作为国内首批新能源汽车专属全地形赛车场,以“全民赛道、全...
原创 张... 1930年12月,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大破国民党军第18师,全师9000余人片甲不返。如此辉煌的...
这些照片,再现毛泽东的江西足迹 今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纪念日。毛泽东的一生与江西结下了深厚情缘,在新中国...
原创 明... 喜欢研究历史的朋友都了解到,明朝时期的火器装备在当时堪称强大。然而,一直被认为坚不可摧的明朝,在清军...
原创 存... 楔子 韩愈(768—824),字退之,又称韩昌黎,大唐官员、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名人,唐代古文运动的...
原创 明...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行刺皇帝一直都是一项危险至极的任务。这样的行动往往会迎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原创 秘... 秘密特工卧底10年,赴台潜伏不料被自己人俘虏,只好终止任务! 文/历史老照片的故事 《潜伏》是谍战片...
原创 唯... 自1978年《中日友好条约》缔结以后,日本和中国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日本对华态度的转变,形成了日本...
原创 这... 这首唐诗结尾两句实在太出彩了,以至于人们真的相信“如有神助” 唐代,诗歌之所以繁荣,有一个一点儿都不...
原创 毛... 1974年,晚年的毛主席乘车路过天安门,趴在车窗上,看着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忍不住发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