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太宗:为何说他是一个有AB面的两面性人物?
创始人
2025-06-18 08:33:22
0

历史中的宋太宗敢于亲自上战场,战败后会坐着驴车仓皇逃命;也会大力提倡“崇文轻武”的治国方略。对外敢于武力扩张,对内善于文明治国的宋太宗,延续了宋太祖武治、文治天下的好做法、好经验。历史上的宋太宗是宋太祖的铁粉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吗?

一、“驴车飘移”事件背后的宋太宗

宋太宗在攻打幽州的时候,遭遇了滑铁卢,只能搞了一出“驴车飘移”的逃遁大戏。宋太宗的A面是支持武力扩张的,但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在。

1.宋太宗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想从战争中捞取自己的政治资本。

这种想法的产生,和宋太宗痛苦经历密不可分。宋太宗想要从开疆拓土中建立自己的威望,这是因为宋太宗的哥哥赵匡胤就是这么登上帝位的。这也是宋太宗心里抹不去的痛。当初宋太宗的武运不济,不能像宋太祖赵匡胤那般以武威震天下,尽管拼命地拉帮结派,培植大量的亲信,还是和帝王之位失之交臂。

这种想法的产生,也是和坐在帝王位置上密不可分的。都说屁股决定脑袋。作为一代帝王,稳固皇权是第一位的,更何况宋太宗的皇位是靠争夺而来的。所以宋太宗十分在意皇位,以防止皇位失落。要坐稳江山,不光内部安定团结就可以,也要防止外部势力的来犯。

在收复北汉后,朝廷上下都对这样一位君王佩服得五体投地。这让宋太宗尝到了战争胜利的甜蜜感。宋太宗恍然大悟,原来还是要靠战争的胜利来稳固皇位。所以,抢夺北汉的成功,让宋太宗变得踌躇满志。为了进一步树立威望,将局部胜利最大限度地扩大化,便仓促决定武力扩张。

2.宋太宗是一个自信又自负的君王,导致地缘政治严重恶化。

皇帝作为专制集权的最高统治者,自身素质很关键。但宋太宗只能说是军事知识丰富,但军事指挥欠灵活,指挥才能平庸,不能算是高明的军事家。宋太宗外交手段上,只会用强硬手段对付周边民族,所以才会导致关系紧张,招来报复。宋太宗对内指挥上,一味地自负,自以为高明。

每次行军打仗,宋太宗都会发布诏书,给将帅下达作战策略。自以为自己的作战方案是最好的,只要执行就会必胜。特别是在收复北汉后,宋太宗觉得到达了人生巅峰,对于自己并不擅长的军事谋略也自信满满。但宋太宗的军事谋略真的是一般,他没有把幽州和北汉作为一个战略整体来权衡。当收复北汉后,头脑发热的状态下,完全不顾客观情况,企图一举收复幽州,建立不世之功。结果确是事与愿违。

3.宋太宗个性多疑,心胸狭隘,不信任人,喜欢排除异己。

从宋太宗的军事思想就可以窥见一二。宋太宗推行了高度集中的军权,但军事的行政权和军事的指挥权是分离的,兵将也是分离的。朝中的文官任命以将帅。但对于委任的将帅,也是诸多的不放心、不信任。打仗这种事,形势千变万化,错过了战机,布局再好,也是枉然。

可宋太宗却不以为意,喜欢亲自在千里之外当指挥官。这是因为,宋太宗思想中根深蒂固地认为,武将在外行军打仗,天高皇帝远,会变得桀骜不驯起来,很难以防备。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宋太宗的疑心病很严重,宋太宗不给文臣、武臣们自主权,让大臣很难发挥应有作用。宋太宗防备之心很重,一直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对于潜在的风险,宋太宗都要掐死在萌芽状态,极力排除可能威胁到皇位的对手。

4.宋太宗活在宋太祖的影子下。

争帝位的失败事实,让宋太宗心里一直很介怀。宋太宗一直希望超越宋太祖的功绩。宋太祖没有大举伐辽,是以待时机,明智之选。宋太宗主张伐辽,是想用战绩、用疆土为自己扬威,证明自己比宋太祖强。

二、“开卷有益”背后的宋太宗

宋太宗的B面是倡导“开卷有益”,但不能简单粗暴认为,宋太宗爱读书,提倡全民读书,这背后是有深层次的原因在的。

1.弥补人生小缺憾的表现。

宋太宗少年时期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这是他的人生一大憾事。宋太宗在青年时期就被迫从军,这是当时动乱的时局造成的。虽然宋太宗在该读书的年纪,错过了接受系统性教育的机会,但兴趣使然,宋太宗一直喜欢读书。等到宋太宗的青年时期,天下也逐步稳定下来,宋太宗嗜学的佳话,朝廷上下无人不知。

登帝位后,为了能够读尽古往今来的重要书籍,宋太宗命令宫中史馆,修编《太平总类》,让文官们先行替他分门别类地抄录古书。《太平总类》编撰完成后,宋太宗不分昼夜地披览,坚持每天都读上三卷。当时的副宰相看到宋太宗如此沉迷于阅读,担心拖累了帝王的身体,直言不讳到,“每天三卷会有损龙体”。

宋太宗不以为然,回应到“开卷有益,乐在其中。朕已定下计划,一天三卷,总共一千卷,朕可在一年内读完”。这也是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的出处。因为《太平总类》的第一位读者是宋太宗,因此改名为《太平御览》。如今研究历史的人,都不会错过《太平御览》这本重要文献。这也是宋太宗为历史学家留下的宝贵财富。

2.治国理政的补之举。

宋太宗即位后,有心虚的成分在,也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危机感。

宋太宗有着继位风波。宋太宗赵光义当初在宋王朝建立时,在军中的威信和作为都不如他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突然离世,当时赵光义是赵匡胤死前最后见到的一个人。赵光义继承的合法性饱受质疑。赵匡胤在位时没有流露出传位给弟弟的想法。相关合法性证明,都是在赵匡胤死去后,才出现在世人视线里的。宋太宗上位后,要用治国理政的才干堵住朝廷上下的悠悠众口,让官员们心悦诚服。

宋太宗是从小参军的,在军队中摸爬滚打过的。但在打天下时,宋太宗文韬武略就低人一等。宋太宗君临天下时,内心是想以君王魅力服众的,也知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简单道理;也深谙“称王称帝的人虽可以武力定天下,但治理天下要凭文德”的真理。开卷读书可以知道历史,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行适合自己王朝的治国理政方略。

3.笼络大臣的特别方式。

帝王与大臣之间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用君威能让臣子听命,但不能让臣子信服;用宠信的方式只会助长臣子志气,碰到心怀不轨的臣子,暗地里搞些结党营私的勾当,发动叛乱、染指帝位不是没有可能。君与臣不同方式的交流,能让君臣关系走向不同的方向。宋太宗通过文化沟通,比如赏赐近臣诗词、和近臣一起赏花赋诗等,用特别的“文明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4.建立帝王教学范式的考量。

宋太宗觉得皇子们茁壮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帝王,要有一套帝王教学术辅助的。宫廷教育是一个王朝重要的、无形财富。宋太宗十分关心皇子们的教育,对于储君更加重视从文化知识、礼仪等方面进行严加管教。

5.偶像包袱比较重。

作为帝王,都想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宋太宗也不例外,特别是到了晚年时期,对于留名青史、美化统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通过开卷读书,宋太宗找到了修身养性的捷径。在读书的过程中,宋太宗留下了不少御制作品,也成功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位好学好文的一代明君。宋太宗勤奋刻苦的学习模样,成为了全民争相效仿的榜样,不愧为当时的“国民文化男神”。

结语

开卷有益并没有让宋太宗学到大度与宽容。读书也没有让宋太宗学到全局战略思维。所以宋太宗在军事作战中的所做所为是和所学所得是截然相反的,宋太宗是具有AB面的两面性人物,很难对其进行非黑即白的评论。

宋太宗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并未有大权旁落,也未有人逼宫。亲临战场,导致战败逃亡,都是他自己走不出宋太祖阴影的表现,也是他加强皇权的直接反映。宋太宗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满脑子都是保住皇位的想法,并不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宋太宗又生性多疑、自负,容不下不同的声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

宋太宗重文治国,这是他本色出演。宋太宗从小就喜欢读书,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君临天下后,主观上有文明治理国家的远大理想,但人格上的缺陷,个人人品问题,阻碍了他朝着雄才大略的帝王发展。

文/扒拉文史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曹操在东汉末年的迅速崛起,无疑是一件现象级的事情。可以说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曹操不是最占优势的那...
原创 明... #明朝版图为什么这么小# 有人说满清领土嫁妆理论是一种谬论,清朝领土的贡献远大于明朝和清朝领土的贡献...
原创 如... 很多人把楚汉战争放到了历史进程的高度上,这只能说他们看得太片面。 你现在从史书或自媒体的文章中去了解...
原创 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众所周知,我国一直都是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农业是我国的根本,因此,建国后...
原创 原... 伤痛的楚汉(19) 主笔:闲乐生朱晖 秦末的苏北地区,是游侠的热土,是英雄的摇篮。这里远离帝国的中心...
原创 新... 朝鲜内战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17国组成的“联合国军”犹如凶神恶煞一般出兵朝鲜,以其强大无敌的武装阵容...
原创 藩... 提及唐朝,我们总会心生自豪。这个强大而开明的王朝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我们在海外的聚居地仍然被...
原创 商... 按照《史记》和《竹书纪年》的说法,尧定都于平阳,也就是今天的临汾;舜定都于今天的永济,大禹定都于阳城...
原创 溥... 人们称赞某人的功绩时,如果能用上“空前绝后”这个词,那么这个被称赞者就可以堪称是一个时代某一领域的领...
原创 义... 我们都知道在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也许还有人知道义和团发源于山东,但为什么在庚子年时的山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