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皇太极安葬之谜,通过记载得知,皇太极被火葬
创始人
2025-06-15 09:33:54
0

后金时期,出现了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此人就是皇太极,对于当时的后金来说,此人的出生,让后金得以崛起。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个部落,但是努尔哈赤仅仅是统一了,没有将女真的各个部落发展壮大。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将女真部落发展壮大。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女真部落不断变得的强大。

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时期,女真就开始发展,后来建立了后金。后金建立之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没有忘乎所以,反而是更加努力地建设后金。最终的后金在皇太极的带领下,进攻到了京城。在这一过程中,后金大军能够进入京城,最为主要的就是皇太极的战略部署,其次是李自成的失败。假如李自成没有失败,后金是进入不了京城的。

李自成之所以失败,原因有很多。不过,对于皇太极来说,他的人生有一个遗憾。就是皇太极没有看到后金大军入关的一天。皇太极是清朝入关之前的第二位皇帝,史称清太宗,在位十七年。皇太极在沈阳故宫清宁宫突然崩逝,终年五十有二。身为清朝的皇帝,皇太极的突然驾崩,未免太过突然,更为惊讶的是,对于皇太极的埋葬,更是成为了清朝的谜题之一。

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在时间上距离我们最近,但是清朝仍然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随着考古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清朝留下的谜题中,很多都被揭开。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亥刻,皇太极突然驾崩,其后皇太极的尸首于次目“日没之后入棺”,梓宫停放沈阳故宫崇政殿内。

同年九月二十日,将大行皇帝梓宫迁于沈阳城之北昭陵。对此,《沈阳状启》记载了“而别无造墓襄葬之事,新构殿宇,姑为奉安其中”。根据这样的记载可以看出,皇太极的尸体没有火化,也没有入土安葬。那么,清朝时期,皇帝驾崩后有规定,皇帝需要“停丧于家俟造坟完,方出殡,期年而化”。

因此,皇太极的这一次迁于沈阳城之北昭陵,仅仅是临时停放。后来,顺治皇帝登基即位,到了顺治元年,皇太极才被正式安葬。顺治元年(1644)八月九日,为皇太极举行第二次安葬祭礼。《清世祖实录》记载了“甲子小样,致祭大行皇帝”。甲子表示的是时间,其次,后面记载的“小样”才是关键所在。

“小祥”一词,是指父母死后一周年的祭礼,此时的皇太极已经驾崩一周年了,这时候的皇太极才被真真正正的下葬。“致祭”就是为皇太极举行安葬仪式。可问题是,“致祭”这样的安葬仪式,在史书中仅仅一笔带过。安葬仪式的过程没有明确记载。其次,“致祭”仪式仅仅在《清世祖实录》中有记载。

其他史书均无记载,比如说《清实录》、《大清会典事例》等书对此均无明确记载。《清世祖实录》对于“致祭”的记载为“昂帮章京、尚书、内大臣等恭奉舆由中道出,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奉上率众官跪,献三爵,举哀;皇太后及众妃俱举哀。酉刻恭捧宝宫安奉。”“宝宫”和“梓宫”两个词很重要。

《清世祖实录》卷二崇德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记载:“奉安梓宫于殿内”;同书卷七顺治元年八月十一日却载:“丙寅,恭奉大行皇帝宝宫安葬昭陵。”通过这样的记载来看,“宝宫”和“梓宫”两个词的意思完全不同。“恭奉宝宫安奉”句中的“宝宫”,指的就是皇太极焚化火葬的“骨灰盒”。

皇太极死后在昭陵焚化,而《清实录》、《大清会典事例》等书对此讳莫如深。《清世祖实录》顺治元年八月九日所载:“酉刻恭捧宝宫安奉”一语,说明皇太极确系火化。“酉刻”,即现在时间下午五点至七点,正是日落之时。《顺治实录》记载了“顺治元年八月初九日下,本有甲子小祥,以国礼焚化大行皇帝梓宫。”

根据这样的记载来看,皇太极在驾崩后的一年,才被火化。皇太极死后以国礼举行火化已确凿无疑。只能说,在清朝入关之前,是存在火葬的。只不过到了雍正帝之后,清朝废除了火葬。受汉民族习俗影响,满族丧葬习俗也随之渐变,从康熙帝开始以后各代皇帝均不火化,而用土葬。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 《九重紫》黎窈娘是英国公宋宜春的外室,曾经是官宦家的千金,因蒋梅荪奉旨抄了黎家,黎窈娘才沦为罪臣之女...
原创 明... 从一个贫苦农民到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本文将深入剖析他的成功背后隐藏着哪些鲜为人...
原创 父... 父亲去军队看儿子胡宗南:让你们军长出来!军长:不认识这老头! 《权力与亲情的终极对决那个拒认父亲的军...
原创 爱... 他是心怀天下的商人,不求名利不贪享乐却对国民教育十分上心,在其手下拔地而起的学校不少于百座。他又是反...
原创 虽... 出身平民的朱元璋 在削平群雄,统一南北的同时,还吸取了过往的经验教训,并 着手稳固新建王朝的统治。 ...
原创 民... 政治就是互相利用,难得有几分真情。北洋政府时期,政坛却有这样一对“黄金搭档”,关系属于三大铁——一起...
原创 百... 百年谎言:大清的灭亡,远远没你想象的那么容易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身患重病,她窥见了大清王朝的...
书于竹木:简牍文化及其载述的国...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创建和初步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简牍作为当时的原始记录和直接遗存,不仅比传...
原创 国... “刀下留人!” 犯下重罪的人在临行前被突然拦下,这并非是电视剧中的场景,而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国民党少...
原创 猛...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一段关于忠诚、背叛与复仇的传奇故事——一位猛将在被李世民剔死之前,竟吃下了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