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看嬴政一缺陷,就完全明白了
创始人
2025-06-15 02:03:07
0

最初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就是用来夸赞秦始皇的,虽然已经是两千多年前的皇帝,但他建立的一些制度,我们至今都在使用,他修建的一些工事,至今都还在发挥其作用,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好皇帝。

很多人都认为,嬴政是一个暴君,实际上他杀人也只是杀了几百个,反对自己的儒生,说白了就是几个喷子,在那个年代,皇帝杀几个喷子确实不算什么事,就连被称为仁君的刘邦,都屠城过两次,可见嬴政的行为,根本不算什么。

小编今天给大家分析的,就是这位千古一帝的出身问题,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还说的有鼻子有眼,但实际上嬴政有一个生理缺陷,这点就可以证明,他并不是别人的私生子。

其实就是因为他的母亲赵姬,曾经是吕不韦的宠妾,后来献给了异人,嬴政还早产了,所以很多人就怀疑,实际上嬴政就是吕不韦的儿子,但实际上早产,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先不说吕不韦要是知道赵姬有孕,还会把自己儿子送给别人这个行为,对他来说是什么,就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孕妇怀孕需要安静,但是赵姬嫁给异人的时候,当时正处于长平之战,异人作为秦国的人质,生活在赵国,肯定会有人拿他出气。

赵姬作为一个弱女子,再加上怀孕了的女子,会更加的敏感,肯定会有担惊受怕的情况,就算赵姬没有担惊受怕,可秦始皇的样子,确实是一个好的证据。

在《史记》中有记载,说嬴政长着马鞍鼻,甚至还有鸡胸的状况,他的声音嘶哑,代表他很可能有支气管炎,他的长相是有缺陷的,就是鸡胸和马鞍鼻,支气管这种症状,是可以遗传的。

当时嬴政在第五次巡游的时候,在过黄河的过程中感染了风寒,所以就导致了支气管发作,才活了四十九岁,他的父亲和爷爷,都不长命,两人也都是早早就去世了,但是吕不韦不同,吕不韦可是健健康康自杀的。

要是赵姬的身体不好,病病殃殃的也没办当小妾啊,甚至身子弱都没办法怀孕,要是嬴政真的是吕不韦的儿子,那么他的身体应该很好,不应该有大毛病,很有可能是因为,后世的史书中,为了表明打败秦朝的合理,才会对嬴政诸多诟病。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原创 F... 在荷兰站因未在黄旗下适当减速而被罚退五位起跑,汉密尔顿表态表示,他愿意在意大利站排位赛中牺牲自己,通...
原创 华...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王重阳已经年过五十,而其他四绝的年龄也都在三十多岁。王重阳虽然深得武学之道,但他学...
原创 民... 民国时期,西南地区的滇军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滇军不仅曾参与了云南的重九起义,还积极参与了反对袁...
原创 鲁... 在梁山泊的迅速崛起中,宋江无疑是关键人物,他的威望在大破曾头市之后达到了巅峰。正是因为有了他的领导与...
原创 东... 前言 提到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往往是人们最先想到的。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历史的脉络,便会...
原创 1...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回溯到1952年,我国的贺龙元帅,这位享有盛名的将军,竟然被赋予了管...
西域都护府博物馆,今日开馆! 5月18日,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西域都护府历史文化园开馆。 在自治区党委和政...
原创 岳... 提到岳飞,大家常常会想起他身上背负的忠诚誓言。北宋时期,金国屡次侵扰边疆,国家陷入深深的困境。岳飞目...
原创 三... 《——·前言·——》 三国时期,真心想匡扶汉室的人并不多,其中王允、赵云与荀彧是极为典型的代表。与...
国博新书《思接千载:115件文...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王珺)5月17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