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和秦二世,谁该为秦朝的覆灭“背锅”,很多人想错了
创始人
2025-06-15 00:03:51
0

一件事情搞砸了,总得有人出来背锅,总得有一个人吸引骂声、承担责任。

人们都有自己的是非观,都有自己的憎恶观,分析问题的时候未必能保持中立,所以有时不该背锅的人,被活生生地扣上了黑锅。

魅力强的人自然占优势,秦始皇名声赫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很多人都是他的粉丝,秦二世与之相比就显得渺小许多了。

所以秦二世理所当然地被扣上了败家子的“黑锅”,被迫承担了秦朝覆灭的所有责任。

那么秦始皇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秦二世接下的是个烂摊子

秦二世接手的不是一个安定的太平盛世,而是个典型的“烂摊子”。

有三点值得人们注意。

秦朝挑战者的势力依旧很强大。秦末起义虽然是陈胜等农民掀起的,但主导者却是六国贵族。

首先,陈胜担任天下起义军首领时,各地贵族反秦势力就很强大了。

当时齐国王室后裔田荣重建了齐国,周市拥立魏国王室后裔魏咎为王,楚国大贵族后裔项梁在江东起义要重建楚国……

陈胜死后,反秦起义的主导权落入了六国残余贵族势力的手里,他们先后重建了楚国、魏国、赵国、齐国、韩国,而起义军的首领也先后由楚怀王和楚国贵族项羽担任。

可以发现,秦始皇在世时并未完全处理好国内事务,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开疆扩土上面,六国贵族残余势力依旧很强大。

陈胜的起义动摇了秦朝的根基,贵族们乘乱而起,而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重建自己的国家,夺回被秦始皇剥夺的权势。

上下离心。贵族虽然在他们的故土有强大的号召力,但他们的利益与普通百姓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

例如楚国覆灭后,项梁、项羽这样的贵族后裔自然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从前在楚国拥有的所有特权,都随着楚国的覆灭而一同消失了。

所以他们当然是很怨恨秦朝的。

但是楚国的百姓并不一定要与他们站在同一战线,因为秦朝统一天下,对他们来说本来是好事。

因为战国时期诸侯割据,诸侯之间又总是接连不断地爆发冲突和战争,在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百姓。

秦朝统一后,天下归于一家,战乱本该消失,百姓们本可以过上安宁的生活。

如果秦朝自此开始修生养息,暂时停止一切战事,把重心放在安定国家和发展经济上面,那么百姓们一定会对秦始皇感恩戴德的。

可是秦始皇还没统一六国的时候,就展开了征伐百越的战争,先后投入了110万作战部队(其中50万半农半兵),和更加庞大的后勤队伍,这场战争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远远超过了灭六国之战。

同时,秦始皇又在北方展开了与匈奴的战争。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最终这些负担又全部转移到了百姓的身上。

最终,百姓走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他们不得不反抗秦朝。

秦始皇完全废除了分封制,导致秦二世没有依靠。例如汉朝诸吕之乱前后,吕雉、吕产、吕禄等人先后掌管大权,汉朝险些改姓为“吕”,刘氏之所以能保住江山,源于刘邦统一后将天下大半的疆域都封给了刘氏宗族,所以吕氏一直都不敢轻举妄动。

刘邦的郡国并行制,显然比秦始皇的郡县制“高明”。

汉朝的朝廷被吕氏控制时,刘氏还在地方上有十分强大的力量,以捍卫汉朝的江山。

秦朝的朝廷被赵高控制时,秦二世几乎成了傀儡,他完全被赵高蒙蔽,大臣们全部倒向赵高,秦二世处在相对孤立的位置。

而地方上都被起义军控制,各地郡守、县令们并不愿意与秦朝同生共死,相继向起义军投降。

如果秦朝实行郡国并行制,那么陈胜等人起义时,即便赵高为首的朝廷一直不告诉秦二世真相,地方上的赢氏诸侯也可以扛起大旗与陈胜等人对抗,陈胜不至于在短短几个月之间就能拉起一支几十万人的强大力量。

结语

秦朝的覆灭,秦始皇和秦二世实际上都要承担一定责任。

汉武帝这个人和秦始皇很像,他也是接连不断地开疆扩土,导致民间哀声不断。他曾对性格仁慈的太子刘据说:“我处理好所有的麻烦事,留给你一个安定的天下!”

强势的人打天下,仁慈的人守天下,这样的安排很合理。

仁慈的君主很容易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护,让民心重归安定。如果扶苏能继位为秦二世,秦朝不至于灭亡得那么快。胡亥能力不够,还非要抢走扶苏的位置,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强烈向各位历史谜们推荐《史记》这本书,从三皇五帝的远古传说,到汉朝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记载,《史记》这本篇幅不算太长的书,记载了整整3000年的历史。我之前读这套《史记》,读完才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了解了3000年的历史,拿一个月的时间去换取这么多知识绝对是稳赚不亏的!

这套《史记》,价格优惠、包装精美,全版无删减,完美保留了司马迁先生的记载。且这套书是文白对照的,既方便读者理解,又能顺带着学习一些文言文。强烈推荐,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秦穆公是一代雄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秦国成为西部诸侯之首。然而,他临死前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
原创 他... 建国后,不少的革命将领因为国家的建设需要而离开了部队,他们从事着其他重要的工作,同样为了国家的发展和...
原创 三... 在汉献帝建安年间(196一220年),政权的主持者曹操为了广泛延揽人才,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一...
原创 赵... 赵云和吕布究竟谁的武艺更高,一直是无法讨论出结果的话题。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两个...
原创 1... 1952年盛夏,朝鲜半岛战火纷飞。 指挥部内,彭老总神情凝重。 俯身研究着,铺满桌面的地形图。 窗外...
原创 姜... 姜子牙领下封神榜后,为何不立即前往西周,反而是到朝歌去当官? 在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是一个护犊子的...
原创 从... 前言 一个从未打过仗的文官,面对20倍于己的敌军,在长江边上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奇迹。 他没有军事背...
原创 赵...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移交之一,他通过一场酒宴...
原创 走... 张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早期是“清流派”领袖,而后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曾长期署...
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 郎秋红 孟含琪: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新华走笔 最近,曾在吉林文化圈流传甚广的一部历史随笔《先生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