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清从哪位皇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创始人
2025-06-15 00:03:15
0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终结了。

中国朝代众多,每个朝代陨落的时候,亡国之君命运通常都比较凄惨,而其作为亡国之君,也往往背负着亡国的骂名。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杀,死之前以发掩面,表示自己无颜见列祖列宗,尽管他一再强调自己不是亡国之君,诸臣才是亡国之臣,但国亡了就是亡了,崇祯作为皇帝,就算嘴上不说,心里肯定都是自责的。

但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完全没有这个心里压力,因为清朝亡的时候,他还尿裤子呢,对外面的一切完全不知道。

稀里糊涂做了皇帝,稀里糊涂亡了国,又稀里糊涂成了中国两千多年最后一位皇帝,袁世凯袁大总统想要这个资格还没有呢?

尽管袁世凯也当过皇帝,但是大家不认呀,说起来最后一个皇帝,那铁定还是溥仪的,一点争议都没有,袁世凯也也只能是以总统之位归葬。

溥仪死的时候,大概不会像崇祯那样以发掩面,没脸见祖宗,公平地说,他自知平平,也已经很努力了,比起自己的先祖,空有一个名头而已。

既然满清灭亡这个锅溥仪甩得这么干净彻底,那么清朝到底是亡在谁的手里,追根溯源清朝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国力开始走下坡路呢?

嘉庆,道光还是咸丰?

其实都不是,清朝国力开始走下坡路,其实从乾陵时期就开始了,国力这个东西,肯定不能只看某一方面的指标,指标太多容易造成混乱。

最能体现综合国力的就是战争,所有的综合因素加在一起,最终的反馈就是一场战争的胜负,而清朝乾隆时期,打得清缅战争,完全暴露出清朝的国力在走下坡路这个事实。

清缅战争是作为乾隆的一项功业来说的,如果纯粹从战争的胜负上看,清朝一方可以说是胜利,但也是惨胜,而且是集清朝的全国之力,打的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从1765年到1769年,清缅边境再燃战火,战争的起因还是边境土司们的纳贡及归属。清军与缅军进行了四次战役,前三次都是清军大败而归。

这几次战争清军损失惨重,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傅恒亦染病卧床。

乾隆有著名的十全武功,其中的平准格尔、扫大小金川、靖台湾、降安南等九次战争都可以说是胜利,但这次的清缅战争实在是难说胜利,只能说是先败后胜,也是惨胜。

而且这次战争打败了清朝的一个神话,那就是女人满万无人可敌的说法,之前一直都说女真人善战,只要不对满一万人,天下无敌,这次战争彻底打破了这个神话,而战神的天平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偏向过清朝,国力自此逐步削弱。

说一个国家强不强,别的不要看,就看能打不能打,当然你要是强大到没人敢打你,那也足够说明问题,但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这场战场,是缅甸挑起的,而其清朝也是倾尽了全力,结果打了个精疲力尽,清朝那种上升的国运,到了乾隆这里,终于开始走下坡路了。

到了嘉庆只能做个守成的君主,但做得也不怎么好,国家已经暮气沉沉,道光咸丰都遇到了内忧和外患,所有人都看到了清朝已经不行了,但硬是又熬过了同治光绪两个皇帝,似乎还回光返照了一下,但清朝这个大船,内部已经彻底腐烂,在内外压力的作用下,裱糊匠李鸿章也无能为力,最终难免覆灭。

不过倒是让溥仪少了许多负罪感,要是亡在光绪或者慈禧手里,那骂声和负罪感,丝毫不会比崇祯皇帝少。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秦穆公是一代雄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秦国成为西部诸侯之首。然而,他临死前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
原创 他... 建国后,不少的革命将领因为国家的建设需要而离开了部队,他们从事着其他重要的工作,同样为了国家的发展和...
原创 三... 在汉献帝建安年间(196一220年),政权的主持者曹操为了广泛延揽人才,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一...
原创 赵... 赵云和吕布究竟谁的武艺更高,一直是无法讨论出结果的话题。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两个...
原创 1... 1952年盛夏,朝鲜半岛战火纷飞。 指挥部内,彭老总神情凝重。 俯身研究着,铺满桌面的地形图。 窗外...
原创 姜... 姜子牙领下封神榜后,为何不立即前往西周,反而是到朝歌去当官? 在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是一个护犊子的...
原创 从... 前言 一个从未打过仗的文官,面对20倍于己的敌军,在长江边上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奇迹。 他没有军事背...
原创 赵...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移交之一,他通过一场酒宴...
原创 走... 张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早期是“清流派”领袖,而后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曾长期署...
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 郎秋红 孟含琪: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新华走笔 最近,曾在吉林文化圈流传甚广的一部历史随笔《先生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