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封建社会的女性都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有少数人会突破藩篱,一如卓文君,追求爱情和司马相如私奔,写下千古《白头吟》。
提起老蒋,相信没有人觉得陌生,但是提起老蒋的母亲,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老蒋的母亲对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存在,可以说老蒋的成就很大一部分都要归功于他的母亲。老蒋的母亲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她原本是清朝一尼姑还俗,嫁给大自己22岁的丈夫,才生下老蒋这个儿子,而他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总统。
老蒋的母亲名叫王采玉,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千金。彼时,还是清朝,所以大部分的女性社会地位都非常低,她们根本就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她们也只知道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对于知识没有渴望之心,对于世界的新鲜事物没有探索之心。
但是王采玉显然和这些女人有着本质的不同,王采玉从小就读书认字,而且女性的技能她也从来就没有落下过,王采玉的父亲非常的疼爱她,王采玉也用自己的远超同龄人的学习能力和优秀的成绩报答了父亲。
王采玉的父亲去世之后,她的生活就难过了许多,在家中,王采玉是长姐,所以她必须要承担起许多的家庭责任,从很早开始就出去打工,赚一些钱来满足家中人口的日常所需。王采玉有着一定的文化素养,同时她的生活技能和女性技能也没有落下,王采玉做出的女红,非常的精致和高档,所以也有很多人愿意出高价去买这些女红。
到了王采玉可以结婚的年纪,王采玉的母亲就把她许配给了一个姓竺的人,谁料竺某对王采玉并不好。王采玉在婚姻生活中,是百般的忍让和屈服,但是竺某却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一直暴力相向,王采玉给竺某生了一个儿子,生活才稍微好过一些。
但是,王采玉给竺某生的这个儿子不久就夭折了,于是竺某又把所有的怒气都撒在王采玉的身上,对王采玉进行着各种精神折磨和身体折磨,王采玉这么一个温柔善良的人,面对着性格暴躁的竺某,日日痛苦不堪。竺某病逝,王采玉周围的人就开始经常对她进行一些语言攻击,说王采玉克夫克子。
王采玉对于生活里的这些林林总总的事情,已经相当的疲倦,对于爱情,王采玉也显然没有力气再去追逐,为了能够得到解脱,王采玉便想到了去出家为尼。对于王采玉来说,远离红尘的唯一途径,也就剩下做尼姑。经过王采玉的母亲的苦苦哀求,王采玉才同意带发修行。
王采玉在佛门之中,每天都过得非常的平静和自在,没有人可以打扰到她,也没有人可以带给她精神压力或身体摧残。王采玉在带发修行的过程里,也遇到了一个江湖术士,说王采玉是一个有福之人,会生下一个名人。王采玉对于这位江湖术士的话,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谁知道之后,这位江湖术士所说的话竟然成为了真事。
王采玉的堂兄王贤东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知道王采玉心中的苦楚其实一直都存在,所以便把一个名叫蒋肇聪的男人介绍给了王采玉。王贤东知道,蒋肇聪和王采玉一样,有过丧偶的经历,所以便觉得他们也能够对对方的许多想法感同身受。而且,蒋肇聪比王采玉大22岁,所以也很懂得照顾女人。
王采玉还俗,并且还答应自己的堂兄王贤东介绍的这门婚事,她在和蒋肇聪结婚之后,感情非常的和睦,他们之间的结合瓦解了彼此心中非常多的痛苦。而后王采玉生下了老蒋,蒋肇聪去世之后,王采玉便开始全力地培养老蒋,她对老蒋是竭尽所能的好,所以长大后的老蒋也非常感谢他的母亲。
王采玉一直斥巨资给老蒋请老师,再加上老蒋本身就很聪明,所以学习成绩也就一直名列前茅。之后老蒋去日本深造,学费也全部都是王采玉支持的。老蒋在结婚之后,对自己的妻子毛福梅不太好,王采玉便立刻斥责了老蒋,于是老蒋才开始负起一个男人该负的责任。
虽然老蒋的母亲始终都没能看到老蒋成功的时刻,但是老蒋一生都非常的感谢他的母亲,因为他的母亲,他才能够成为家喻户晓的总统。
参考资料:
《夜雨寄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