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状元不久大清就亡了,状元郎刘春霖在民国受怎样待遇?
创始人
2025-06-14 14:04:56
0

人们常说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可以说是人生中的大喜事。尤其是金榜题名,在古代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但在清朝期间官商勾结互通,官僚主义已经十分严重。虽说科举制采取八股文来禁锢人们的思想,但在当时科举的选拔制度相对来说较为公平公正,已经是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了。

就例如我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他就是自寒门出生,考中状元后才有机会进朝做官。但自从刘春霖考中状元后,清朝便废除了科举制度,刘春霖成了清朝最后一个状元郎,不久之后大清就灭亡了,而最后一个状元郎刘春霖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巨变。

寒门状元

1872年,刘春霖出生于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父母为他起名叫春霖,久旱逢甘霖,春天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寓意希望他能和祖辈一样以农为生,并且在种地的过程中能够顺利。

刘春霖的父母虽然没有文化,但却十分开明,他们不希望儿子和自己一样一辈子都没有出息。于是他们做出了重大的决定,放弃手中的锄头镰刀,去到城镇中谋求其他出路,以此能让儿子在城镇中有读书的机会。

而刘春霖的父母在当时也是十分开明他们积攒了钱财,全部拿来供刘春霖去学堂读书。当时八岁的刘春霖念的是私立学校,那个时候平民家的孩子能上学是十分不容易的,刘春霖深知父母的不易,也十分珍惜他的读书机会。

聪明伶俐的他很快就接受了晦涩难懂的古文,并且能将其举一反三,进步极快,鉴于他成绩优秀,学校为其免费保送了莲池书院。

光绪30年,刘春霖参加了科举考试,1985年考中贡生,1901年中举人,1904年参加殿试,刘春霖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平步青云。而刘春霖的试卷也被送到了慈禧太后那亲自评选,当时与刘春霖试卷一起送过去的第一名是朱汝珍。

但第一名朱汝珍的名字犯了慈禧太后的忌讳,再加上慈禧太后毕竟是后宫人物,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判断上自然带了一些狭隘的想法,于是他将朱汝珍第一名的身份排后。

而刘春霖出生于的甘肃多报国英雄,再加上名字又寓意美满,于是慈禧当即令下,刘春霖便一举考中状元。

废除科举

其实刘春霖能够成为状元,也有气运加身,慈禧太后十分迷信,当她翻开试卷名列时,一束阳光正好打在了刘春霖的名字上。慈禧在后再定睛,一看久旱逢春霖,当时南方多地有旱灾,刘春霖这名字寓意颇好,于是她大手一挥,刘春霖便中了状元。

刘春霖考中状元的第二年,清朝就废除了科举制度,这一点也不足为奇,当时清明科举制沿用八股文,很多考生思想都被固化,很难有新的发展。

于是清政府想要效仿西方国家办理学校以此来代替已经腐朽的科举制度。但科举制度被废后,状元刘春霖的去向便成了难题,最终清朝决定派他去国外学习先进文化。于是刘春霖赶赴日本,两年后刘春霖归国被任命为满清咨议会成员,负责教育部门的工作。

辞官避世

但即使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进行洋务运动,也已经是强弓末弩了。199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轰然倒塌,中华民国成立。

而最后的状元刘春霖自然也不能浪费,当时的领导人为了宣传如家封建文化,他让刘春霖担任中华民国秘书处处长。并且任命他到山东曲阜,举办孔子祭祀大典,利用它来宣传儒家文化。

刘春霖在这些军阀混战尔虞我诈中不断被利用,仿佛大家不在意他的才干,更加在意的是他状元郎的身份,以此来服众。

刘春霖眼看着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但新的政府依旧是不作为只顾着手头上的权利。这些都是刘春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他想考中状元,保家卫国,能够施展拳脚做出一番有意义的事业,但如今只能任人摆布,对于国家的乱想无可奈何。

1982年,刘春霖做了一项重大决定,他辞去了所有的官职,独自留在北平做一名隐士。他决定不再做官,并表示世界上的纷纷扰扰皆与他无关。

晚年风波

虽然刘春霖已经辞官避世,但在乱世谁能又独善其身呢?很快,战火变波及到刘春霖身上。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刘春霖是最后一位状元,再加上他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当时很多地方霸主都想请他出山重新担任重任。

向来如流氓和强盗一般的日本人不顾礼节闯入刘春霖家中,希望他能担任满洲国教育部部长。刘春霖虽然最终没如日本人所愿,但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惨烈的,日本人将他的家里洗劫一空,家中所收藏的书画珍宝皆遗失被抢。

刘春霖十分有气节和傲骨,不然他也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拒绝日本人的要求,但也正是因此他也被日本人此番强盗行为气出了心结。自此以后他的身体状况就愈发不好,并且他的心脏也出现了问题。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手中的教育事业,他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保持对教育事业最后的贡献。他兴建学校体察民间疾苦,奔走于各大乡村之间了解民间灾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们提供最大的帮助。

小结:

1944年,中国最后一位状元郎刘春霖因为心脏病逝世,他带着最后一位状元的傲骨和浩然正气,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他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他的文章和书法可以说是一绝,直到如今也被我们所收藏学习。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秦穆公是一代雄主,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秦国成为西部诸侯之首。然而,他临死前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
原创 他... 建国后,不少的革命将领因为国家的建设需要而离开了部队,他们从事着其他重要的工作,同样为了国家的发展和...
原创 三... 在汉献帝建安年间(196一220年),政权的主持者曹操为了广泛延揽人才,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一...
原创 赵... 赵云和吕布究竟谁的武艺更高,一直是无法讨论出结果的话题。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有两个...
原创 1... 1952年盛夏,朝鲜半岛战火纷飞。 指挥部内,彭老总神情凝重。 俯身研究着,铺满桌面的地形图。 窗外...
原创 姜... 姜子牙领下封神榜后,为何不立即前往西周,反而是到朝歌去当官? 在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是一个护犊子的...
原创 从... 前言 一个从未打过仗的文官,面对20倍于己的敌军,在长江边上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奇迹。 他没有军事背...
原创 赵...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移交之一,他通过一场酒宴...
原创 走... 张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早期是“清流派”领袖,而后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曾长期署...
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 郎秋红 孟含琪: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新华走笔 最近,曾在吉林文化圈流传甚广的一部历史随笔《先生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