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炀帝为何执意要修建京杭大运河?原因与杨广的性格有关
创始人
2025-06-10 19:32:59
0

公元581年2月,隋文帝建立了隋朝。自此隋文帝结束了上百年的南北朝,这样的乱世被隋文帝统一。不过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隋朝还不是大一统王朝,此时的隋朝还处在大一统的征战中。只不过隋朝在这时候已经将大部分领土收复。

公元589年,隋文帝攻灭了陈朝,由此中原大地进入了大一统阶段,此时标志了隋朝结束了三百年的战乱局面。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隋朝唯一的盛世——开皇之治。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优秀的皇帝,却没有一个好儿子。

隋文帝在当时来说,在各个方面做的都不错。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的科举制就是隋文帝时期出现的,当时隋文帝创立科举制,为的就是想要抗衡朝廷中的关陇集团。只不过隋文帝万万想不到,关陇集团的势力太大,根本不可能通过科举抗衡。

由此科举制没有被正式的应用起来。话说回来,对于隋文帝的死,出现了很大的争议,因为在野史中,记载了隋文帝是被隋炀帝杨广杀死的。不过在正史中,隋文帝的死也是充满了谜团的。现如今看来,正史记载的事情与野史有几分相似。

后来的隋唐演义小说中,也是出现了隋炀帝弑兄杀父的描写。单单从这一点来说,隋炀帝就已经是一个昏君了。隋炀帝即位之后,开始急功近利,这就是杨广的性格,这种性格造成了隋朝的灭亡。众所周知的是,隋炀帝发动了三次征战高句丽。

也就是这三次战争中,导致了隋朝的国力衰弱。现如今看来,隋炀帝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这种性格是他的致命缺点。除了三征高句丽之外,隋炀帝还有一个厉害的功绩,就是京杭大运河的修建。现如今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还是太子的时候,杨广在公元604年仁寿宫发动政变。这时候的杨广毒死了卧病在床的隋文帝杨坚,后又赐死了已经被贬的废太子杨勇。也就是这样的性格,让杨广开始修建大运河。对待父亲尚且如此,那么对待百姓会好吗?这显然不可能。

现如今看来,大运河与历史上的长城相齐名。是中国古代两项最伟大的工程,举世闻名。大运河从北京起,一直到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不仅如此,单单从长度来说,也是超过了很多人工运河。

大运河的全长达到了1794公里。公元605年,杨广开始兴修水利。从这时候开始,隋炀帝就开始修建大运河,之所以修建大运河,是因为方便隋炀帝南下寻找美女。大运河修建完毕之后,不仅仅是给隋炀帝加强了南下的方便,还加强了北方边境军队的粮食问题。

修建大运河的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隋炀帝急功近利,想要在十年之内修建完毕,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男丁被调入大运河的修建工程中。修建大运河的同时,隋炀帝还修建了宫殿和长城,这样一来,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这样一系列巨大的工程即使放在机械化的今天,也不是十年之内就能够完成的。根据统计来看,当时隋炀帝调动的人马达到了一千万人次,史书对此记载为“天下死于役”。十余年的时间中,出现了这么多的百姓死亡,导致了国力下降。

那么为什么隋炀帝要将工程的时间缩短到十年之内呢?明明二十、三十年的工程,为何工程时间要如此之短呢?这就与隋炀帝的急功近利有关系了,大运河修建之后,南北方的联系会加强。这样一来,隋炀帝就可以对外征战。可是大运河还没修建完,问题就出现了。

大业七年,也就是公元611年的时候,王薄率领民众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起义,隋末民变终于爆发。从此开始,隋朝的起义就接连不断的出现。到了大业九年(613年),农民起义不仅遍及山东、河北等地,而且发展到全国范围。

那么,正是因为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导致了隋朝的人口骤然减少。从仁寿四年到大业十四年三月,杨广一系列的行为使全国人口由巅峰时期的870万户,经过隋末的战争锐减至200万户。这样的情况发生后,导致了隋朝走向灭亡。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的统治者为满族人,他们自称为“八旗子弟”。这八旗代表着最高的社会地位,旗主虽然没有正式的官职品级...
原创 秦...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王朝——秦朝的开创者,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雄才伟略,为中国...
原创 北... 936年,石敬瑭这个被称为“儿皇帝”的人物,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从此在中原王朝埋下了祸根。 ...
领略长江下游古国文明辉煌 凌家滩遗址,是中国史前考古领域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它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距今约5800年至520...
这里记录着艰苦卓绝的抗战史 □本报记者 杨镭 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当天,“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联先烈”大型融媒...
原创 如... 分类:历史 内容:\u003cu折戟沉沙,铁器未曾退去,唯有我自己将其擦拭干净,以此来辨认过去的荣...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广播中宣布《终战诏书》,正式宣告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消息犹如一颗...
原创 李... 在一个朝代灭亡的关键时刻,曾经的许多权臣往往选择了投靠其他势力,即使参与权力的争夺,也多多少少出于个...
抗战老兵重温烽火岁月 抗战老兵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展项前参观。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本报记者 李祺瑶 “忠诚于党的坚定信...
原创 他... 杜如晦是大唐王朝历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开国功臣,他不仅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助手,更被后世誉为一代明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