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子“四科十哲”具体指的是谁?孔子的知名弟子知多少
创始人
2025-06-10 14:33:25
0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而孔门的知名弟子莫过于“四科十哲”了,“四科”指的是“德行”、“政事”、“言语”和“文学”四类别,而十哲对应在四个类别里分别是:1、德行:子渊、子骞、伯牛、仲弓;2、政事:子有、子路;3、言语:子我、子贡;4、文学:子游、子夏。

上面都是他们的字。按照上面的顺序,他们对应的名字是: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和卜商。当时,大家的姓氏比较复杂,继承的是周代的姓氏,姓氏没有合并,姓氏也得以保留,所以姓氏比较奇怪。

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我们知道《论语》一共20篇,其中这个事情就记载在《论语·先进》里: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孔门的几个知名弟子:

1、子渊(颜回)

颜回是鲁国宁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人,后人尊称他颜子。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相当之高。孔子认为颜回能够很长时间保持“仁”的品格,别的学生最多只能保持一个月”仁“的品格,而颜回唯独能坚持三个月。并且颜回是孔门中好学的代表,他得孔子教诲最多,并且从不反驳孔子,看起来很愚笨。但当颜回退下后自己勤于思考,又能有所发现,并向孔子反馈,属于大智若愚之人。

孔子坚持”有教无类“,所以弟子们出身有高有低。颜回家境不好,但他能坚守贫困,不改其志,孔子对他称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说是其在简朴的条件之中,仍能乐于学习,实在是贤良之人啊!

颜回因为学习太过刻苦,才29岁,头发就全白了,而且早逝.颜回死时,孔子哭得很伤心,并感叹道:”天丧予!天丧予!“(上天这是要杀了我呀!)颜回死后,由此别人问孔子弟子中谁是好学之人,孔子摇摇头,黯然道,之前有个好学之人叫颜回,他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错误,现在他不幸早死了,我的弟子中没有好学之人了!由此可见孔子对于颜回的欣赏和喜爱。

颜回也很得师兄弟们的喜爱,他们有良好的关系。颜回死后,家人无钱安葬,还是他的师兄弟凑钱对其进行厚葬的。

2、子路(仲由)

子路是仲由的字,他还字季路。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他在拜孔子为师之前练过武,其为人勇敢而又莽撞率真,在其言语行为中无不散发着他的真性情。

子路对孔子十分爱戴,在孔子得病时,他抢着要帮孔子祈祷,还曾帮孔子赶过马车。但子路却也常常顶撞孔子,践行了“当仁不让于师”的理念。比如,孔子到卫国见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品行有缺,子路认为孔子此行不当,孔子只好发誓,我就是礼仪性见面,如果我有什么不良目的,我就五雷轰顶。这种事在《论语》中所见不少。

子路性情直率,是个”急先锋“,什么事都要冲在前面。每次孔子问问题,子路几乎都是第一个回答,但子路有些不谦虚,有时候喜欢说空话。孔子就教诲他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你就说不知道,这才是智慧所在!因为子路与孔子年龄差距不大,以及子路的性格问题,在他俩之间师生关系比较随意,子路敢对孔子出言不逊,孔子也能毫不客气地批评子路,但在他的心中,对子路还是多有赞赏的。

子路和冉有后来从政,担任了鲁国实权派”三家“之一季孙氏的家臣。孔子认为子路太过勇敢,肯定不得好死。果然,在孔子晚年,子路在卫国内乱中为了救人被剁为肉酱,孔子十分伤感,从此以后再也不吃肉酱了。

3、子贡(端木赐)

子贡名叫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孔子说”君子不器“,指的是君子不精通一门技术,而是一个全能之人。孔子的君子标准很高,连孔子自己都算不上君子。子贡既然是”瑚琏“,就不是全能之人,不是”君子“。但”瑚琏“也是一种高贵的礼器,所以这样看来,孔子对于子贡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他有一张伶牙利口,三寸之舌,长于论辩,并且子贡不是夸夸其谈之人,他也有真本事,其办事能力突出,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仕途亨通。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子贡凭借其商业才能,赚得钱财很多,成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据说,孔子周游列国的大部分经费,都是向子贡打的秋风。

子贡虽然名利双收,但此人却十分谦虚。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谁更贤能?子贡道,我远远比不上颜回。别人说他比孔子都要厉害,子贡却说自己只是学到了一点微末道行,实在难与孔子相比。子贡这种性格,也是使他最终成功的因素之一。

”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这虽然只是一个概说,但也大体表现出了孔子门下人才辈出的情况。说孔子是“至圣先师”,是大教育家,是名副其实的。

相关内容

田径世锦赛|活久见系列:美...
9月19日晚举行的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00米栏决赛上演争议一幕。2...
2025-09-20 05:05:16
不开挖,如何为地下管道“悬...
当地面之下深埋的输油管道出现破损,若不及时察觉,便可能引发能源泄漏...
2025-09-20 05:04:41
看“最美公路”如何激发乡村...
□杨帅 俯瞰南粤大地,蜿蜒于山水之间的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
2025-09-20 05:04:01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无疑是最为人所熟知的英雄之一。他的故事起始于山...
2025-09-20 05:03:47
原创 ...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
2025-09-20 05:03:43
原创 ...
清代超品一等公与正一品大学士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后台一位读...
2025-09-20 05:03:25
原创 ...
好的,我会保持原意,适当增加细节,整体字数变化不大地进行改写: -...
2025-09-20 05:03:24
原创 ...
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度过了10个月的关键时...
2025-09-20 05:03:17
原创 ...
春秋时期,长达数百年的乱世局面,最终导致中国广袤的土地被七个强大的...
2025-09-20 05:03:17

热门资讯

原创 故... 好的,我会保持原文的意思,稍微丰富细节,字数尽量不变,给你改写如下: --- 在唐朝那段辉煌灿烂的历...
原创 唐... 这件事儿得从一个问题开始:在没有羽绒服、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年代,古人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 现在,...
原创 项... 在秦末汉初的历史长河中,项梁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尽管在战术指挥方面,他可能无法与韩信相提并...
原创 金... 金朝灭亡时的惨状究竟有多么悲凉?末代皇帝的尸体因分配不公的缘故,被一刀劈为两半。皇后在被多名战士侵犯...
原创 赵... 三国英勇将领的武艺之争:赵云与马超谁更强?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在三国历史中被深刻体现,尤其...
原创 黄...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是中国人熟知且自豪的历史观念,但在1921年之前,当考古学家发掘出仰韶文化遗址之...
原创 非... 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人类经历了从古猿到现代人的伟大进化。这一历程可谓意义非凡,见证了人类从四肢行走...
原创 韩...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直对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都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其中...
原创 蒙... 提到外蒙古,心里不禁涌上一阵伤感,因为1945年之前,这片土地曾是我们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蒙古...
原创 雍...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十三爷胤祥无疑是一个让人心疼的角色。他的英勇和才智使他成为一代“侠王”,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