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太子李亨和父亲唐玄宗在马嵬驿上演权力的游戏,处死了杨玉环兄妹
创始人
2025-06-09 07:33:08
0

刚刚从武周手中恢复了政权,李唐着实经历了一段混乱时期。李隆基通过数次政变,终于取得了皇位,平息了唐朝的局势。

从此以后,他对于皇位格外的眷恋,深怕再被人夺走。即便是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从来没有真正相信过,始终认为他们都是皇位的最有力抢夺者。

李隆基的长子名叫李琮,在外狩猎时被野兽所伤,以至于面部毁容而无缘成为一国之君,只得无奈退出了储位的争夺。就这样,二皇子李瑛轮到了,他被玄宗皇帝册立为首任太子。

李瑛虽然成为了太子,但生母赵丽妃没有太强的背景和能力,无法扶助他走得更远、更稳。因此,太子位并不牢靠,随时都有被撤换的危险。特别是,在玄宗皇帝的宠妃武惠妃诞下寿王李瑁以后,李瑛的太子地位就更是危在旦夕了。

眼见李隆基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武惠妃不断进行推波助澜,以“宫中有变”为由诱骗太子李瑛率兵入宫救父。李瑛提防不周,虽然心存疑虑但还是穿甲率兵入宫,被玄宗误以为要预谋兵变,当即下旨贬为庶人。受此影响,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也遭到了牵连,一同被废为庶民。

不久后,涉案的这三位皇子都通通遇害身亡,被民间百姓怜为“三庶人”,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据《新唐书》记载:

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同恶均罪,并废为庶人。瑛、瑶、琚寻遇害,天下冤之,号曰三庶人。

虽然扳倒了数位皇子,但武惠妃的阴谋并没有得逞。因为,玄宗皇帝还没有真正糊涂,起码没有他晚年时那么糊涂,虽然废除了太子李瑛,但不想太频繁更迭,担心会引起玄武门之变的悲剧重演。故而,他没有册立武惠妃之子李瑁为太子,反而把没有太多根基的忠王李亨确立为新任太子。

在失望之余,武惠妃终于郁郁而终,遗憾地离开了人世。随着她的过世,其子寿王李瑁顿时就失去了靠山,甚至就连自己貌美如花的王妃杨玉环也没有保住,被好色的父亲玄宗所霸占了。

自从杨玉环被唐玄宗宠幸后,本就门第显赫的杨家更加得势了。尤其是,在她被册封为贵妃以后,其兄长杨国忠更加势不可挡,成为了当朝的权臣。

再反观李亨,从继任太子以后就没有睡过一天好觉,表现得如履薄冰,生怕步了几位兄长的后尘。可即便如此的谨小慎微,他依然没有能赢得父亲的信任,不断被各种各样的政治漩涡和政治陷害所波及。

在反对太子李亨的势力中,宰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最为坚决,双方简直到了誓不两立的程度。表面上看,是太子在与宰相进行党争,实际上却是唐玄宗在与太子李亨隔空角力,争夺朝廷的主导权。

在这种背景下,太子李亨和父亲李隆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紧张。

公元755年,在唐玄宗的一再纵容下,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终于羽翼丰满。在得到了契丹和突厥等少数民族的支持后,他在自己的老巢范阳起兵造反,史称为“安史之乱”。

已经承享太平许久的唐朝上下都慌乱不堪,只得仓促起兵应战。果然,叛军轻而易举就攻陷了山西、山东和河南等地,向国都长安杀来,官军只得返回潼关进行死守。

高仙芝成为统帅后,誓言在潼关坚守御敌,终于遏制住了叛军的嚣张气焰。在他看来,官军以一国之力抵御一域之兵,不出三个月就能击溃已成惊弓之鸟的叛军,坚决不能主动出击。

但是,在杨国忠的怂恿下,唐玄宗竟然听信了监军太监的诬告之言,认为高仙芝与叛军勾结图谋不轨,仓促下旨将一代良将斩首。据《新唐书》记载:

仙芝弃陕守关,遏贼西势,以丧地被诛。

高仙芝被斩后,太子李亨对于杨国忠更加痛恨,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唐朝任命了另一位名将哥舒翰成为统帅,继续在潼关阻挡叛军,使之成为了安禄山难以逾越的雄关。

与此同时,郭子仪率领朔方军已经在背后袭击了史思明所部,彻底切断了叛军和范阳老巢的联系,形成了战略包围之势。一时间,安禄山已经做好了撤兵回防范阳的准备,毕竟自己的大本营不能有失。

由于哥舒翰坚持闭关不出,唐玄宗开始担心他拥兵自重。而且,奸相杨国忠担心太子李亨势大,也在一旁煽风点火怂恿皇帝下旨强令哥舒翰东出潼关主动决战。据《旧唐书》记载:

国忠以翰持兵未决,虑反图己,欲其速战,自中督促之。

为了避免重蹈高仙芝的覆辙,哥舒翰只得无奈遵旨,亲率唐军主力东出潼关,史料形容为“恸哭出关”。果然,唐军放弃自己的优势,很快就被擅长骑兵野战的叛军所击败,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潼关就此失守。

听闻潼关失守,唐玄宗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丢下了满城百姓,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领的禁军护卫下,携带自己的后宫家眷一同逃往蜀地避祸。当这伙“高贵的难民”抵达马嵬驿时,早已经是人困马乏,禁军将士们开始抱怨,场面接近于失控。

作为禁军的首领,陈玄礼也看不惯宰相杨国忠的嚣张跋扈,开始逐渐同情和支持太子李亨。此刻,他眼见小小的马嵬驿已经波诡云谲,于是秘密约见随行的太子李亨。

二人议定,在马嵬驿立即策动士兵哗变,逼迫唐玄宗诛杀杨国忠和杨玉环兄妹俩。如果顺利的话,还能逼迫唐玄宗提前退位放权,由太子李亨掌权平叛。据《旧唐书》记载:

及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

按照约定的计划,陈玄礼怂恿士兵们直接斩杀了杨国忠,之后还包围唐玄宗并要他诛杀杨玉环。否则,所有的禁军士兵都拒绝继续护卫他逃往成都。

此时,唐玄宗已经确定这次兵变系太子李亨在幕后指使。但为了保住杨贵妃的性命,他只得恳求所有士兵,恳求太子饶过杨贵妃,可惜却完全无济于事。据《资治通鉴》记载:

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在先后处死杨国忠兄妹后,李亨和父亲李隆基的关系已经决裂,双方都心知肚明。甚至于,他想一不做二不休,逼迫父亲直接传位给自己。不过,真正掌兵的关键人物陈玄礼眼见唐玄宗痛哭流涕地求饶后,转而开始同情于他并决心继续辅保其入蜀,反对太子提前登基。

这下,太子李亨尴尬了,甚至是危险了。试想一下,他自己在幕后策划了马嵬驿之变,先后弄死了杨国忠和杨贵妃,还逼迫父亲唐玄宗下罪己诏。以老爹睚眦必报的性格,自己如果再继续随驾入川的话,必定难逃一死。

于是,太子李亨主动请战北上平叛,借机逃离了这波儿逃难的大军。据《旧唐书》记载:

马嵬涂地,太子不敢西行。

分道扬镳后,太子抵达了朔方军的大本营灵武,逐渐获得了军队的支持。一个月后,他在灵武自立为帝,史称唐肃宗,而尚在蜀地的唐玄宗稀里糊涂的就成为了太上皇。

显而易见,马嵬驿之变的幕后指使就是太子李亨。他在这个小小的驿站内与父亲唐玄宗上演了一出权力的游戏,而无论是杨国忠,还是杨玉环,都只是游戏的筹码罢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秦始皇,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远印记的伟大帝王,凭借着强大的军事才能与政治眼光,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
原创 三... 治水,这一主题几乎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从遥远的远古时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深深镌刻在中国人的记忆...
原创 余... 提到“李德生”这个名字,许多人会立刻想到他与王近山将军的关系。李德生是一个屡战屡胜,善于冲锋陷阵、攻...
原创 商... 从某种程度上看,秦国能迅速崛起,成为长期雄霸诸侯,并最终完成吞并六国、统一中华的伟大使命,商鞅推行的...
原创 神... 当然!我帮你把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让内容更丰富些。 --- 自春秋战国...
原创 山... 好的,我帮你把这段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同时加些细节丰富内容,字数变化不大: --- 其实在...
原创 北...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朝政府对包括十一国在内的各国宣战,其中八个国家联手组成了侵略联军,发起...
原创 为... 引言: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它不仅养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也曾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无数百姓...
原创 非...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清代知县晋升困难的文章,讨论了吏部的三个硬性规定,符合条件的人极为稀少。随后有读...
原创 全... 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历经数千年变革,直到清朝灭亡,已经形成了一套复杂而系统的体系。从战国时期到清朝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