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没有找到相关的结果。
据凤凰卫视报道,5月23日至25日,俄罗斯和乌克兰根据双方此前在伊斯坦布尔达成的协议,进行了“千人换千人”的换俘行动。在双方交换的人员当中,除了军人也包括平民。双方都将对归国人员进行康复治疗,这是俄乌开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换俘。俄方表示,愿在换俘之后向乌方提交和平草案相关文件。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认为,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在双方分歧严重的情况下,大规模换俘能在伊斯坦布尔迅速达成,对两国政府、两国社会显示出了积极信号。冲突造成了大量居民流离失所,在交战过程中,有一些平民被非自愿转移。按照两国此次达成的协议,双方平民按照各自的意愿回到自己的祖国,也符合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
同时,俄罗斯在换俘中表现出巨大的克制和理性。亚速营一直被俄罗斯定性为极端组织,但在此次换俘中有22名亚速营军人被换回乌克兰,体现了俄罗斯推动实现俄乌在政治上、社会上的和解。此外,换俘本身就是构建俄乌政治、安全互信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通过此次换俘可以看出,双方在人道主义问题上保持了畅通渠道,可以创造一点“脆弱的、有限的”互信,以及适宜双方谈判的氛围。总之,要想真正地解决俄乌冲突,一定要从基础开始努力,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解决俄乌两个民族、两个国家在过去三年积累的巨大仇恨和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