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为何突然推行周末双休
创始人
2025-03-10 15:04:37
0

请你提供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的背景等信息,我没法准确写出为何突然推行周末双休呢。比如是某个公司的决策、某个行业的趋势,还是政策层面的变动等相关内容都没有,无法展开详细描述呢。


没有任何预兆,高中突然实行周末双休,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这两天收到的最高频的问题,后台一堆这样的疑问。

我看视频里的学生,在得知周末双休后嘶吼呐喊,高兴得近乎发狂。

要问为什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非常简单,学生们太累了,太需要放松了。

当然,这只是表象,答案绝不会这么简单。

要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育部发文了,提出三点:强制高中双休,取消晚自习,否则取消学校评优。

如果只有前两点,各学校肯定会阳奉阴违,但是又加上了一条“取消学校评优”,正是这一条,才是各学校动真格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如果撤掉了评优资格,学校的招生就会马上崩盘。

而且,各地方教育局直接下去暗访,杭州就突击暗访了32所学校,3名校领导被当场约谈。

既有来自上面的高压,又关系到学校的切身利益,谁还会阳奉阴违,不当回事?

有人问了,教育部为什么突然发布这样的文件呢?受了什么刺激?

凡事当然都有原因。

注意看,教育部这次发文的时间,是在两会还没结束时。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

前两天,有个叫陈众议的代表提出建议:化解学生内卷,尽早实施12年义务教育。

代表提出了建议,主管部门当然要做出回应。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昨天住建部在记者会上说,从今年起,今后的住宅层高标准将不低于3米。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因为有代表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8号白天,彭代表提出建议,晚上10点,住建部的电话就打到了代表的房间里,表示建议很好,将全力以赴推动建议落地。

然后第二天,也就是昨天,住建部部长在记者会上就宣布了具体措施。

你看,代表的提议就是这么好使。

实行高中周末双休,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炉的,也是为了回应代表的建议,化解学生内卷,让他们多休息。

代表还有一句话,尽快实施12年义务教育。

大家还记得前几天我发的那篇文章吗?名字叫“报告中的重要信息”。

文章说的是,我从报告中分析,可能很快就将取消中考分流,加大高中学位供给,让大家都有高中读,更有可能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直接上高中。

我根据报告的推测,与陈代表提议的12年义务教育,两者不谋而合。

小学直通高中,一旦真正实施,将会很好的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内卷。

当然,12年义务教育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但周末双休却是一声令下就能实现的。

所以,两会还没结束,教育部就发文,而且一次动了真格,所以全国高中火速实施。

这是其二,第三可能大家想不到,也直接关联到大家的生娃问题。

眼下的教育状况是,从孩子上幼儿园,家长就开始焦虑,然后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内卷,一直卷到孩子进入大学,才算结束。

这将近14年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这样的焦虑与崩溃中度过,那种痛苦近乎绝望。

只要经历过这种折磨,很少有人再想生第二个,更不要说第三个了。

而可怕的是,这种绝望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它会层层传递,最后会被那些已婚未育、甚至还未婚的人们所接收。

当他们看到带娃内卷的家长们,那一张张生无可恋的脸,他们怕了,不想自己也陷入这样的怪圈,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不想生不愿生。

这样一来,无形之中,与国家提倡生育的大背景,是相悖的。

已经连续多年,我们的人口出生率都呈下降趋势,多部门正在想法扭转这种颓势。

而导致不愿生不敢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孩子教育带来的沉重负担与内卷。

如今,从高中双休开始,再到取消中考分流,然后扩大到12年义务教育,等到这些措施都完善了,老百姓肩上的担子就要减轻一大半。

压力减轻,内卷减少,出生率自然就会上升。

所以,这些因素看似没有关联,实则都是环环相扣的。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眼下孩子学习确实太累了,导致身体不好,近视高发,还有极端情况发生。

在这些多重因素的叠加之下,催生了高中周末双休政策的出台。

说到这里,有家长可能会担心,我家孩子周末在家休息,别家孩子可能在请家教狠学,担心自家孩子落后了。

担心当然会有,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以往了。

一是如果实行了高中直通,最后卷的只是高考那一关,就减轻了很多。

最关键的是,去年开始,尤其是今年,我国ai人工智能的崛起,不仅逼着学校转型,学生也要做出转变,要尽快适应ai时代,培养使用ai辅助学习的能力。

行业巨变之下,国家要的是实用型人才,而不是接受应试教育,僵化学习的考试机器。

前几天座谈会上,80后人工智能小将,与老一辈制造业大佬同桌而坐,就说明了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

两会上领导就说了,有了智联网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工具和方法会发生变化,学生的能力培养会有变化,需要进行改革。

所以,强制双休只是开始,后续在高考筛选和大学教育上,都会相继做出重大调整。

不是有那么句话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
以色列轰炸前,卡塔尔为何毫无防... 9月9日,以色列出人意料地对卡塔尔施行空袭,原本以为这只是中东冲突中的一次小插曲,却在瞬间揭开了更深...
外交部:不接受菲方所谓的抗议 据路透社报道,菲律宾外交部周四(11日)表示,对中国计划在黄岩岛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示“强烈抗议”...
数据出境三重违规,迪奥中国为何... 题图 |文轩图库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不是成本负担,而是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迪奥事件表明,任何...
力争佳绩!2025东京田径世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怀晓 第五次征战世锦赛的冯彬,能否再次登上领奖台?(资料图)新华社发 秋日的田...
官方:吉达联合签下安德莱赫特后... 北京时间9月11日,吉达联合官方宣布,安德莱赫特后卫西米奇加盟俱乐部,双方签约4年。西米奇现年20岁...
在美被拘韩国公民获释 在美被拘韩国公民获释,不久将转送至美国亚特兰大机场。此前,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9月10日表示,美方承诺...
原创 针... 针锋相对!世界最强棋士战申真谞微弱领先,局势再次进入拉锯战!9月11日,首届世界最强棋士战决赛持续交...
北京朝阳区一小区物业:有人坠楼... 9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北京一小区物业人员处获悉,今日早上,该小区18号楼有人员坠楼。此前有消息称...
大众2030年固态电池量产,从... 大众集团正为电动车的下一场能源革命做准备,目标是在 2030 年前推出可量产上路的固态电池。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