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文轩图库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不是成本负担,而是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迪奥事件表明,任何忽视这一点的企业,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者|三畏
一场数据泄露事件,揭开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合规傲慢与生存困境。
2025年5月,众多迪奥中国客户收到一条令人不安的短信:他们的个人信息已被未经授权的外部人员获取。
四个月后,公安网安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迪奥(上海)公司存在三项违法事实,包括违规向法国迪奥总部传输用户个人信息、未取得用户“单独同意”、未采取加密等安全技术措施。
迪奥的三重违规:漠视中国法律?
公安网安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迪奥(上海)公司存在三项严重的违法事实,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国的法律法规,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造成了威胁。
迪奥(上海)公司的第一项违法事实是,在未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未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或未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情况下,违规向法国迪奥总部传输用户个人信息。这种行为不仅忽视了中国法律对数据出境的严格要求,也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益。
第二项违法事实是,迪奥(上海)公司在向法国迪奥总部提供用户个人信息之前,未向用户充分告知其个人信息境外接收方的处理方式,也未取得用户的“单独同意”。这种行为剥夺了用户对自己个人信息的控制权,违背了《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关于用户知情权和同意权的基本原则。
第三项违法事实是,迪奥(上海)公司未对收集的个人信息采取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是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而迪奥(上海)公司的疏忽直接导致了用户个人信息面临泄露的风险,严重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迪奥(上海)公司的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也对中国的法律和监管环境构成了挑战。
数据泄露:用户隐私如何被“裸奔”?
此次数据泄露的范围之广令人震惊。根据迪奥的通报,泄露的信息包括客户的姓名、性别、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邮寄地址等基本信息,以及更为敏感的消费金额和消费偏好等信息。这些数据的泄露意味着用户的个人隐私被完全暴露,他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面临各种潜在的风险。
迪奥官方客服在回应这一事件时称“未存储任何金融信息”,试图淡化事件的严重性。然而,这种回应并没有缓解用户的担忧。对于高净值消费者来说,消费能力和偏好等信息的泄露同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精准诈骗,使消费者面临财产损失的风险。
尽管迪奥声称未存储金融信息,但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泄露仍然感到担忧。高净值消费者由于其消费能力和偏好等信息的特殊性,更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一旦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他们可能会收到各种伪装成优惠活动或客户服务的诈骗信息,从而导致财产损失。此外,个人信息的泄露还可能引发骚扰电话、邮件等问题,严重影响用户的生活质量。
数据泄露在奢侈品领域并非孤例。2025年6月,卡地亚(Cartier)客户收到邮件通知,称系统遭入侵后发生数据泄露事件。
7月,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告知客户发生资料外泄事件,近42万名香港客户受影响。外泄资料包括客户姓名、护照号码、出生日期、地址等高度敏感信息。
奢侈品行业长期依赖高净值客户数据的精细化运营,但这些头部品牌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安全隐患却一再暴露。
业绩压力,LVMH集团面临营利双降困境
迪奥母公司LVMH集团正面临严峻的业绩压力。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集团总营收同比下跌4%,降至398.1亿欧元;经常性营业利润下滑15%,降至90.1亿欧元;净利润则下降22%,降至56.9亿欧元。这一系列数据表明,LVMH集团在营收和利润方面均遭遇了显著的下滑。
按部门来看,包括路易威登、迪奥、思琳、芬迪等品牌所在的核心时装皮具部门也未能幸免。上半年有机收入下滑7%,降至191.2亿欧元。这一部门的营收与利润均出现下降,反映出整个集团在核心业务上的挑战。
利润率也下滑至34.7%,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Cécile Cabanis表示,业绩压力主要来自亚洲市场。亚洲市场的疲软对集团的整体业绩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在奢侈品消费方面。
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奢侈品市场持续疲软。贝恩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2024年奢侈品市场的客户群首次出现萎缩。全球奢侈品消费者从2022年的4亿人减少至2024年底的3.5亿人,流失约5000万名客户,占全球高端消费者总数的八分之一。这一趋势表明,奢侈品市场的消费者基础正在缩小。
报告还指出,2024年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约为1.48万亿欧元,按当前汇率计算,同比下降1%-3%。市场趋势放缓,导致品牌业绩两极分化,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品牌实现了增长。这一现象反映出奢侈品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LVMH集团:涨价策略与数据合规的双重挑战
一边是数据合规领域的重大失误,一边是应对业绩压力的涨价策略。
2025年4月,路易威登和迪奥悄然开启了新一轮价格调整。路易威登热门款手袋DIANE法棍包价格从1.86万元跃升至1.92万元,SPEEDY SOFT 30 CRAFT手袋从2.44万元涨到2.53万元。迪奥紧随其后,Dior Toujours涨价500-1000元,Book Tote提价约1000元,小号30蒙田涨幅达到1500元。
LVMH集团坚信其高端客户对2-3%的价格涨幅并不敏感,这一判断基于奢侈品行业的独特属性:涨价本身反而能够强化产品的稀缺性和高端定位。
然而在通过提价维持业绩的同时,LVMH在数据安全关键领域的投入却显得捉襟见肘。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量高净值客户数据被收集用于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但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却未能同步跟上。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客户数据管理部门在奢侈品企业内通常并非核心业务部门,资源投入有限,与其在数字化时代的重要性严重不匹配。
中国监管部门对迪奥的处罚传递了明确信号:《个人信息保护法》不是纸面上的空文,数据合规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无论企业规模多大、品牌多高端,在中国市场就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在行业整体疲软、客户规模萎缩的背景下,奢侈品牌必须重新审视什么是真正的"高端价值"。除了产品质量和品牌传承,对客户数据安全的尊重和保护同样应当是奢侈品牌应有的担当。
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不是成本负担,而是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迪奥事件表明,任何忽视这一点的企业,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