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老年大学的沉浸式课堂正广受老年学员们的欢迎。在这些课堂里,不再是传统的单向授课模式。例如书法课上,老人们仿佛置身于古代的书斋,从笔墨纸砚的细致挑选到每一笔的书写,都深入体验书法的韵味。舞蹈课上,动感的音乐和精心布置的场景,让老人们尽情舞动,仿若专业舞者在舞台表演。这种沉浸式的教学,不仅使老人们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深度融入课程情境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在老年大学的学习时光充满乐趣与活力。
书香惹人醉 画意润心田
市老年大学沉浸式课堂受欢迎
记者走进市老年大学705创作室时,一股淡雅的墨香扑鼻而来,一位头发银白、精神矍铄的书画老师正凝神静气,宣纸上挥毫泼墨。短短一小时,一幅寓意八方来财的紫藤花便跃然纸上,赢得老年学员的阵阵掌声。
这位书画老师是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市老年大学美术系教师孙展文。近日,在“墨舞金秋 艺绘银龄”书画专场活动上,他展出了自己的数十幅作品,并为30余名老年学员带来了一堂沉浸式教学课。
1960年出生的孙展文,8岁起便对书画产生浓厚兴趣,50多年来笔墨耕耘,从未间断。他以水墨写意画著称,擅长山水画、花鸟画。如今,孙展文在市老年大学教授《书法行书一年级》《花鸟画扇面专修班》《花鸟研修班》等课程。他常常告诉学生,书画练习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切忌急于求成。他鼓励学生每日坚持写几个字,一周就能完成一幅作品。
许多人惊叹于他在短短几分钟内便能即兴创作一幅作品,殊不知背后是持续的刻苦练习。在当天的教学课上,他一气呵成写了50多种“福”字。他解释道:“调整笔画的粗细、改变结构的布局、变换不同的字体,就能创作出千变万化的‘福’字。”
孙展文说,艺术不分老少,学画画永远不会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让更多老年人在画画中修身养性,亲近艺术和真善美,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记者 傅亦静 通讯员 林绿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