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蠡是如何知道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看勾践为人便知道
创始人
2024-12-08 11:41:41
0

前言

范蠡与勾践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但其中隐藏的智慧却令人深思。范蠡为何能够洞察到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本质?

这个预见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范蠡通过对勾践为人的深刻观察所获得的。在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岁月中,勾践展现了怎样的性格特质,使得范蠡决定在大业成功后毅然离去?

勾践的行事风格和内心世界,究竟透露出哪些让范蠡无法忽视的征兆?

一、勾践的崛起之路:从失败到复国的二十年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勾践是一位值得学习的英雄人物。他从战败者蜕变为成功复国者,在逆境中奋力拼搏,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勾践的故事时,便会发现这位君主的内心世界并非一片坦荡。公元前496年,吴王阖庐发动攻击越国的战争。作为越国的国王,勾践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惨烈的失败,差点丧生沙场。

这次失败也是对勾践的一大打击,但他并没有选择就此放弃,而是决心彻底报复吴国。于是,他开始了漫长的复国之路。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极为苛刻的手段:"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呼而自刭。"为了迷惑敌军,勾践竟然派遣士兵大呼着自杀,这种做法无疑是对生命的极大漠视。

这种对待士兵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勾践的一面: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可以毫不在意地牺牲他人。而在经历了这次战败后,勾践似乎更加深沉地陷入了报复的旋涡之中。

他对自己的折磨也可见一斑:"勾践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夫斫剉养马,妻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面无恨色。"这种自我折磨的行为,是勾践内心对失败的愤怒和对吴国的仇恨的体现。

在这个过程中,勾践得到了两位重要谋臣的帮助和支持:文种和范蠡。文种为勾践出谋划策,帮助他谋求与吴国和解的机会。而范蠡则从旁观察,在灵敏的洞察力下,看穿了勾践的本质。

二、范蠡眼中的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范蠡是一个极为警觉和深谋远虑的人。在与勾践长期相处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这位越国君主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单纯善良。

在勾践求和时,他对待自己的家人可谓毫无人性。《国语·越语》中记载,为了讨好吴王夫差,勾践竟然许诺将自己的女儿和儿子作为奴仆献给对方:"勾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扫以亥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这种无情的做法,足以令人发指。对自己的亲人视如草芥,勾践已经完全被政治目的所蒙蔽了双眼。

范蠡看出了这一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子何不去?"他在信中这样劝诫文种,明确表示勾践只能在患难之中与人共存,一旦得逞,其势必抛却曾经的恩惠和恩人。

范蠡深知勾践的为人,他知道这个君主并非善茬。在勾践灭亡吴国后,甚至不顾曾经功劳卓著的太宰嚭,也不加思考地将其诛杀:"越王灭吴,诛太宰嚭,以为不忠,而归。"这种做法再次证实了范蠡的判断:勾践只是一个目中无人,只重功名利禄的君主,他对臣子的忠诚视如草芥。

三、勾践的"功利心与勾践在政治斗争中的残酷手段相比,他在个人生活中的行为同样令人侧目。在古代社会中,君主的私生活同样对民众有着重大影响。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如此恶劣地对待自己士兵和臣子的君主,他又会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人呢?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在勾践遭受失败后,他竟然打算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女,这无疑又是一种极端的做法。

这种行为反映出,勾践已经完全被政治目标所蒙蔽,除了权力和复仇,他已经没有其他任何考虑。他连自己的家人都可以无情地牺牲,可见他对他人生命根本视若无睹。

范蠡看穿了这一点,才会感慨地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

更令人扼腕的是,勾践对待功臣的做法同样糟糕。当他灭掉吴国后,不仅没有对功劳卓著的文种和范蠡厚赏,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贬低了他们的地位。

文种因为贪恋权位而遭到勾践的嫉恨,最终自杀身亡。而范蠡察觉到勾践的本质,果断选择功成身退,避免成为勾践的牺牲品。

可以说,勾践身上的这种"功利心"完全占据了他的内心世界。在他眼中,除了权力、复仇和个人雄心,其他任何东西都是可以被牺牲的筹码。

正如范蠡所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践对待他人毫无怜悯之心,只要能达成目的,什么都可以舍弃。

四、勾践的最终结局:幸得范蠡忠告

当勾践成功灭掉吴国,重掌越国国土后,他的真面目也逐渐显露出来。这个曾经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君主,一朝得意便抛掷了曾经的谦逊和忍耐。

《国语·吴语》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越王许诺,乃命诸稽郢行成于吴。......句践请盟:一介嫡女,执箕扫以亥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槃匜以随诸御。"为了讨好吴王夫差,勾践竟然毫不留情地将自己的儿女拿来做人质和侍奉之役。这种做法再次彰显了他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以及他那份强烈的功利心。

而当勾践彻底灭掉吴国后,他又对曾经辅佐自己多年的大臣太宰嚭下手:"越王灭吴,诛太宰嚭,以为不忠,而归。"勾践这种做法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反思:一个国君竟然连曾经救过自己的恩人都要除掉,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这正是范蠡所担心的。他一直劝说文种离开勾践,因为他明白这位君主只适合在患难中与人同在,一旦得逞,他必定会抛弃恩人。范蠡的预言最终应验,文种最终因此而丧生。

也许在当时许多人看来,勾践是一位值得崇敬的英雄人物。但透过范蠡的眼光,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这位君主的内在世界。他虽然在逆境中展现了坚韧的一面,但与此同时,他也展露出了自私、冷酷的另一面。他只视权力和复仇为生命的全部,对他人的生命视若无睹,这才是他的本质。

只有珍惜自己的勇士和谋臣,才能让国家真正富强。而勾践恰恰相反,他在得逞之后一味地摆脱恩人,将其抛弃。这也许是他最终难以长久的原因所在。

当然,他最终的落幕也足以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一个君主如果只重功名利禄,心中没有人民,他的结局必定悲惨。

结语

回首勾践的一生,我们不禁要问:功成名就之后,他真的得到了幸福吗?或许在他那冷酷的内心,从未有过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正如范蠡所言:"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享乐"。勾践的一生注定无法与他人分享富贵,这或许就是他的悲剧。

让我们从中汲取警示,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周围的亲人和朋友。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
以色列轰炸前,卡塔尔为何毫无防... 9月9日,以色列出人意料地对卡塔尔施行空袭,原本以为这只是中东冲突中的一次小插曲,却在瞬间揭开了更深...
外交部:不接受菲方所谓的抗议 据路透社报道,菲律宾外交部周四(11日)表示,对中国计划在黄岩岛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示“强烈抗议”...
数据出境三重违规,迪奥中国为何... 题图 |文轩图库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不是成本负担,而是品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迪奥事件表明,任何...
力争佳绩!2025东京田径世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怀晓 第五次征战世锦赛的冯彬,能否再次登上领奖台?(资料图)新华社发 秋日的田...
官方:吉达联合签下安德莱赫特后... 北京时间9月11日,吉达联合官方宣布,安德莱赫特后卫西米奇加盟俱乐部,双方签约4年。西米奇现年20岁...
在美被拘韩国公民获释 在美被拘韩国公民获释,不久将转送至美国亚特兰大机场。此前,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9月10日表示,美方承诺...
原创 针... 针锋相对!世界最强棋士战申真谞微弱领先,局势再次进入拉锯战!9月11日,首届世界最强棋士战决赛持续交...
北京朝阳区一小区物业:有人坠楼... 9月1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北京一小区物业人员处获悉,今日早上,该小区18号楼有人员坠楼。此前有消息称...
大众2030年固态电池量产,从... 大众集团正为电动车的下一场能源革命做准备,目标是在 2030 年前推出可量产上路的固态电池。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