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神武峡”:全球文旅新坐标
创始人
2025-09-11 12:04:30
0

头图、封面摄影@陈金武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

位于不同地势阶梯的转换地带

往往会造就山河奇观。

阶梯转折所形成的“棱”,

既是地貌最多样、生态最丰富的区域,

也是地质演化的天然博物馆,

还是文明交汇的史诗现场。

“棱”上多美景。

因为“棱”所在的区域,

正是地壳在内力作用下剧烈变化的地方,

这里或断裂沉陷成谷成壁;

或挤压抬升成山成岭,

形成了“大起大落”的本底。

只有大起大落,

山才能怒,水才能急。

“大起”的高山,

雪吻蓝天,冰乳大地;

“大落”的河流,

撕山成谷,断水为瀑。

甚至溶洞也因“大起大落”的地势,

才能既深又长。

美景之棱线与南北分界线,

碰撞出一个“神武峡”

中国的地势阶梯有三个,

那么棱线就有两条,

两条棱线上有无数美景。

一条棱线即青藏高原的边缘线,

在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的“棱”上;

另一条棱线,

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是我国地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横屏观看

神农架林区。摄影@杨孝

既然有这样一条线区隔着东与西,

那有没有一条线区隔南与北呢?

秦岭—淮河线,

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说是“线”,

其实它也是一个“带”,

即“中国南北过渡带”。

它是由

西部的秦岭—大巴山系与东部的江淮地区组成。

秦岭—淮河线划分了中国的亚热带与暖温带,

在这条线的南北两侧,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有明显差异,

“南稻北麦”、“南船北马”说的就是这种差异。

横屏观看

神农架大九湖。摄影@李群

在湖北,

这两条史诗级的巨线相交了,

碰撞出了一流的景观:

它北起秦岭与大巴山过渡地带的武当山,

经大巴山脉最高峰神农顶(属于神农架),

向南延伸至我国第一长河切出的

最大喀斯特峡谷——长江三峡,

至此它还不满足,

又在长江以南赓续出一片以恩施大峡谷

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奇观。

▼ 恩施七星寨玉笔峰。摄影@陈小林

中国大地在这里完成地势转换和南北之变,

所以这里诞生了优美奇绝的自然景观:

高山深谷、奇峰秀岭、长河飞瀑、

幽涧流泉、峰丛石林、古木奇花、

珍禽异兽……应有尽有。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又孕育了这里多元丰富的人文景观,

“武陵民族走廊”的存在,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筑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片区域,

我们以“神”(神农架)—“武”(武当山)—峡”

(长江三峡与恩施大峡谷)命名:

神武峡

神农架:

秦巴深处的生命秘境

秦巴山地东端,

绵延着一片古木参天、翼蔽如城的原始森林。

这片葱郁而神秘的巨大绿色迷宫,

被誉为“木城”,

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神农架。

横屏观看

▼ 群山之间的生命秘境。摄影@徐庆先

秦岭——大别造山带

对扬子板块持续的挤压作用,

加之新生代构造运动造成的隆升,

形成了以海拔3106.2米的主峰神农顶为中心,

向四周呈阶梯状下降的地貌特征。

从神农顶到石柱河谷,

相对高差达到了2708米,

形成了低山、中山、亚高山立体气候

构成了华中地区

最完整、最典型的植被垂直带谱。

▼ 大巴山脉最高峰——神农顶。摄影@蒲玉书

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带,

周边是郁闭度较高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树种是生有椭圆形宽大叶片的青冈属乔木;

海拔1000-1600米的范围,

青冈林中混入山毛榉、黄栌、鹅耳枥等

落叶阔叶树种,

林下常生有低矮灌木;

超过海拔1600米之后,

桦木、栎木等落叶树种占据绝对优势;

海拔2000米左右,

华山松等针叶树种开始出现;

海拔2400米以上,

巴山冷杉连绵成片。

▼ 阳光穿过冷杉林林冠,洒向山谷。摄影@李群

在海拔超过2800米的老君山、神农顶,

山巅间断分布亚高山灌丛草甸,

密集成丛的杜鹃和箭竹林。

神农架的森林是物种多样性的宝库。

根据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的调查数据,

共有高等维管植物211科1208属4329种,

石松和蕨类27种78属356种,

种子植物共184科1130属3973种,

占全国种子植物总数的11.32%。

横屏观看

▼ 高21米的神农氏巨型雕像。摄影@张卫国

在神农架,

生长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0种,

包括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

还有神农架报春、神农架杜鹃等特有植物33种。

神农架还是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家园。

这里的山林是全球川金丝猴分布最东端的区域,

金丝猴种群11个,数量1618只,

栖息地面积401平方公里。

神农架森林中的野生脊椎动物有745种,

其中兽类123种,鸟类446种,两栖类47种,

爬行类54种,鱼类75种,昆虫5385种。

▼ 川金丝猴是神农架的明星物种。摄影@李书航

初雪覆盖的山坡上,

黑熊摇晃着身体缓步经过;

空旷的林间,

红腹锦鸡拖着华丽尾羽闲庭信步;

林下草丛间,

小麂、毛冠鹿、鬣羚穿行而过,

群山云海环抱之间的神农架,

呈现了一个群山万壑之中的生命秘境。

武当山:

道法自然的全球典范

秦巴山地自然区有两大明珠,

一个是神农架,一个是武当山。

一南一北,

分别代表了这一地区自然和人文之美的

两大高点。

武当山地处秦岭与大巴山脉交会处,

它以道教仙山的姿态,

是山地自然景观与平原人文景观碰撞的结晶。

▼ 浮于云海的武当之巅。摄影@范学锋

论自然,

武当山是“立体的山水画卷”;

论人文,

武当古建筑群中将天人和谐的东方智慧

与哲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武当之美,美在山水;

武当之奇,奇在建筑。

世人皆知五岳,

位于湖北十堰的武当山独称“大岳”,

上至朝廷皇家下到文人雅士,

都对武当山倍加赞誉和推崇。

横屏观看

武当山紫霄宫。摄影@徐增林

武当山从大巴山蜿蜒曲折而来,

山势如蛇;

天柱峰和“三天门”之前的山峰一起,

构成了一只昂首向西的巨龟,

印证了武当山“天造玄武”之神奇。

武当山山脉大致呈东西向展布,

天柱峰以西断裂倾向西,

天柱峰以东断裂倾向东,

形成一系列向中心倾斜的单面山和断块山,

构成“七十二峰朝金顶”的神奇。

横屏观看

▼ 武当山大大小小山峰共百余座。摄影@范学锋

武当山是太极拳的摇篮。

太极拳的理论体系可追溯至道家哲学,

融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之学,

兼具养生导引与技击防御双重功能。

武当太极以“道法自然”解构宇宙运行的密码,

以“生生不息”激活生命延续的动力。

这两种观念并非抽象的教条,

而是通过一招一式融入大岳的肌理:

山的走势、水的流向,

建筑布局、太极圆转,

共同诉说着“顺应本然”“永续生成”的真理。

▼ 武当山太子坡,又名复真观。摄影@范学锋

“北修故宫,南修武当。”

设计者一脉相传,

天南海北的工匠,

带着绝技会聚武当,

营造出匍匐于天柱峰,如苍龙伏脊的太和宫;

次第绵延的三天门、朝圣门、天乙楼、

天池楼、天云楼、天合楼、皇经堂,

环绕天柱峰顶端修建的紫金城。

武当山古建筑群比故宫还大,

房间达两万多间,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每天换一间房,

需要50多年才能住遍武当。

▼ 武当山金顶的太和宫。摄影@黄友平

金殿,这座没有焊痕的鎏金殿宇,

实为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微缩。

整座金殿在北京铸造完成之后,

经过京杭大运河、南京运抵均州,

跨越重重难关,在天柱峰之巅,

成就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壮举。

武当山建筑群,

是中国古建筑的绝世孤本。

长江三峡:

穿越古今的美学史诗

有好山,必然有好水。

“神武峡”区域,

最有名的水当然是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

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

全长193公里,

部分位于湖北“神武峡”境内。

它由长江切割而成,

但很多人不知其亦为喀斯特峡谷。

横屏观看

▼ 湖北境内的西陵峡。摄影@郑坤

除水流冲刷外,

碳酸水溶解石灰岩的喀斯特作用,

是切穿三峡、使四川盆地水系

得以出口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

长江并非一直东流。

地质时期,

它曾西流注入古特提斯海(今地中海),

因青藏高原隆升才转向东流,

迄今仅几百万年。

这一转变不仅重塑江河走向,

更通过溯源侵蚀串联起山间盆地与湖泊,

彻底改变中国地势与气候结构。

若说黄河塑造了中国人的政治与经济意识,

长江则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

而三峡正是其美学意象的高峰。

▼ 航拍湖北西陵峡水域。摄影@郑家裕

在摄影出现之前,

人们用文章、诗词、书画来呈现三峡。

一本《唐诗三百首》,

写长江的有54首之多,

直接写三峡的竟有12首,

足以看出三峡在中国人美感世界中的地位。

三峡山水,

滋养了诗人和美人。

西陵峡的秭归县,

诞生了大诗人屈原;

西陵峡的兴山县,

诞生了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 兴山县昭君镇昭君村。摄影@唐景淇

滚滚东流的长江,

令国人魂牵梦萦的三峡,

就这样凝刻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

三峡险滩曾以礁多流急著称,

三峡的江水礁石上,

两岸的岩石上,岩壁的拐角处,

都有一道道深深的纤痕。

那是纤绳与岩石长年累月地摩擦,

深深陷进去的凹槽。

▼ 三峡纤滩上的深深纤痕。摄影@郑云峰

纤夫,

曾是三峡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他们是维系三峡中人类活动的枢纽,

更是四川盆地与两湖平原交流的保障。

一个三峡,

联结了巴蜀与荆楚,

关乎两大文明区域的繁荣与昌盛,

关乎文明的交流、碰撞、起落、兴衰。

纤痕,

是三峡最深厚的存在,

是三峡的灵魂所在。

如今大坝建成,险情不再,

高峡出平湖,

人们可以在安全中感受自然之美。

▼ 三峡的垂直之美。摄影@王正坤

当摄影来到航拍时代,

无人机摄影提供的垂直视角,

捕捉到了三峡的“垂直之美”:

水平如镜的江面,

水体颜色或蓝或绿;

水面上色彩丰富的集装箱船,

水库水面升降形成的无植被消落带,

都扩展着三峡之美的内涵外延。

恩施大峡谷:

喀斯特地貌的巅峰之作

鄂西南尤其是恩施州的喀斯特地貌

同样精彩。

理解该区域地貌需引入“夷平面”概念,

可分为三层:

鄂西期(海拔约2000米)、

山原期(约1400米)和盆地期,

共同构成地形基本框架。

天坑地缝等景观便位于这一框架中。

横屏观看

▼ 恩施:世所罕见的天坑博物馆。摄影@税晓洁

恩施大峡谷壮阔宏大,

绝壁高耸、云雾缭绕,

很难想象是由清江支流切割而成。

有专家提出猜想:

该峡谷实为古长江河道遗迹。

清江流域还塑造了诸多喀斯特奇观,

如绝壁、峰柱、洞穴群,

不愧“画廊”之称。

这里的绝壁或凹陷于丛峰之中,

或突出凌驾于众峰之上,

形成“绝壁绕峰丛”的奇观。

难以计数的天生桥、洞穴群落,

怪石遍布、古木苍翠的地缝,

纵横交错、离奇相通的竖井,

构成一个巨大的喀斯特地貌天然博物馆。

横屏观看

▼ 恩施大峡谷。摄影@覃光辉

恩施大峡谷,

还拥有世界首屈一指的暗河体系。

目前清江流域已知的暗河有87条,

其中河长大于2公里的就有58条。

发源于龙桥洞的龙桥—天水暗河,

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

人类可直接进入测量的最长暗河之一。

1995年8月,

中法科考探险队首次从龙桥洞口进入地下,

洞中道路时通时断,蜿蜒曲折,

黑暗的地下洞穴中,

既有岩缝巨石、急流险滩、飞瀑深潭,

也不乏宽敞的地下厅堂、潺潺流水和静静平湖。

▼ 屏山峡谷,世外桃源。摄影@冯光平

直到2004年7月29日,

运用GPS卫星定位仪、暗河分析软件、

红外测距仪,

终于在湖北恩施板桥镇的天水洞,

发现了暗河的出口,

竟然是一条穿越长江、清江流域分水岭的

地下暗河。

从地表到地下,

峡谷绝壁、峰丛石林、溶洞暗河、天坑地缝,

无数惊世美景等待着你的发掘。

▼ 恩施州利川市文斗镇的落溪天坑。摄影@税晓洁

恩施大峡谷实在是一块最神奇的地方,

谷中深穴幽洞千奇百怪,

整个风景区的地下,

几乎是“百孔千疮”。

英国、法国的探险家们赞不绝口,

这里有“天下第一流的魔幻式的洞穴世界”。

武陵民族走廊:

民族文化璀璨如星河

与自然景观一样

恩施州的民族文化同样丰富多彩。

2025年5月,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施州古城活态更新”项目受到邀请,

以“见物见人,共生共建”的主题

登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舞台。

▼ 唐崖土司城遗址航拍。摄影@文林

在威尼斯本博宫,

来自全世界的业内人士和媒体

将目光投向了鄂西南。

他们惊叹于施州古城同时拥有

横跨八百余年的宋代土司城、

明代施州施南府、

抗战时期湖北省临时省会旧址的

连续与包容,

更折服于如今遗址公园、沉浸式剧场、

艺术聚落和社区乐园

与这座古城嵌合共生,

共同迈向下一个千年的新生和传续。

从 2018年开始,

这片深处中国内陆的山河汇流之地,

已经连续四次来到威尼斯,

向全世界展示这片土地民族融合的

文明魅力和充满活力的东方智慧。

▼ 从清江画廊逆江而上,是武落钟离山。摄影@文振效

是什么让鄂西南获得世界的关注,

屡次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异彩?

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

循着清江的悠悠水声,

去探寻那早已融入山川风物之中的千年基因。

在武陵山褶皱深处、清江流域的峡谷廊道间,

土家、苗、侗三族以山为轴、以水为链,

用六百年的

梯田共耕、集镇同市、歌舞共鸣,

铸就了一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鲜活方志:

武陵民族走廊。

“武陵民族走廊”由民族学家李星星提出,

指鄂、渝、湘、黔交界一带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北至大巴山、南至雪峰山,

呈东北—西南走向。

这一带史前有“三苗”,先秦有“巴濮”,

后有五溪蛮、苗蛮、土蛮等民族在此生息,

今仍为土家族、苗族等聚居地,

故也可称“土家—苗瑶民族走廊”。

正起源于此。

20世纪50年代,

社会学家潘光旦深入武陵山地区,

经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

“民族走廊”通常指民族迁徙流动的路线,

但李星星认为其本质是

“中心之外的边缘“或“边界地带”。

▼ 上图:苗族姑娘。摄影@王俊。下图:利川灯歌。供图@湖北省民族歌舞团

在中国,

汉族主要占据冲积平原等农耕中心区域,

而“民族走廊”多为高山峡谷区,

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留存地。

“民族走廊”实为

两大文明中心之间的交界地带。

从恩施看,

“武陵民族走廊”正位于

四川盆地与江汉平原两个汉族中心之间,

是平原与盆地的分割带——

高山峡谷庇护了“少数人”,

允许其文化的存续与发展。

▼ 恩施土家族姑娘。摄影@文林

正如西夏贵族逃入藏彝走廊,

使丹巴以美女闻名,

“武陵民族走廊”中,

又隐藏着土家—苗瑶民族的哪些古老秘密?

旅程的本质:在差异中满足好奇

每个真正的旅行者,

都应怀揣一颗好奇心。

行走在神武峡这片土地,

每一次出发,

都是为了见证地球的多样性与文明的共生。

无论是

神农架的垂直生态、武当山的道法自然,

还是

三峡的江河史诗、恩施的喀斯特画廊,

乃至武陵走廊的民族记忆,

无不彰显差异之美。

“中国最美山路”之屏山峡谷段。摄影@唐雪琴

当我们在他乡遇见故乡所未有之景、

未曾听闻之事,

便是旅行最珍贵的奖赏。

正如没有一步是白走的,

没有一次真诚的探索会令人徒劳。

在这万象归一的世界里,

唯有保持好奇,

方能不负河山、不枉此行。

文章根据《中国国家地理—湖北神武峡特刊》相关内容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在2025湖北文旅京津冀地区推介会发言稿整理。

《中国国家地理—湖北神武峡特刊》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内蒙古旅游景点大全!附内蒙古5... 第一天:全国各地→入住海拉尔 从家乡出发,我怀着期待的心情飞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首府海拉尔。抵达时已...
咸宁文旅精品将亮相2025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高东起 韩婷 通讯员 魏张昕 熊鹤林 张瑞 2025年9月12日至14日,2025中...
共护长春航展,共筑双节美好旅程... 为提升全市文旅行业服务质量,增进游客满意度和获得感,营造“放心游、安心游”文旅市场环境,2025年航...
永吉高速团结互通工程正式开工 ... 近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永吉高速团结互通高速进出口建设工程正式开工,预计...
接下来两个月,你的快乐时光闵行... 还在愁周末假日去哪玩? 来了来了! 都安排上了! 9月到10月,闵行“春申美好生活季”火力全开,集结...
今年杭州的第一朵桂花开了?杭州...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佳轶 金檬 连续几天的雷阵雨洗去了杭城的燥热,西湖边的风里终于掺进了一丝凉意。...
潍坊青州:价格低 体验好 暑期...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火热了两个月的暑期旅游市场逐渐降温。不过,近日各大旅行社却迎来了错峰旅游的预订小高...
万丽天津宾馆15周年店庆 打造... 2025年9月10日,万丽天津宾馆迎来15周年店庆。值此之际,酒店正式推出其专属IP形象-【领航员丽...
广元旺苍:全力打造“红色旺苍 ...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1日电 (周俊)开门见山,推窗见绿。金秋时节,位于川陕交界的广元市旺苍县一派旖旎...
景区卖票系统升级,让每一张门票... 在旅游旺季,景区往往人头攒动,票务环节是游客的第一接触点,也是管理方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传统售票方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