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研学“趣”扬州·公益文博游探秘扬州古城,从新北门桥到扬州盆景园,再到扬州八怪纪念馆等,溯源成语“南柯一梦”,感受八怪书画的文化背景,体验非遗木偶剧的精彩表演,带孩子们解锁扬州不一般的人文韵味。
打卡老扬州的记忆
据介绍,这次研学“趣”扬州·公益文博游与以往有两大新的亮点,首先参加的小朋友每人手上有一份研学手册,在参观完每一处景点后需要答题来加深知识点。还有定制的专属跟拍,全程记录小朋友快乐的瞬间,用镜头记录孩子与古城的亲密接触。
第一站大家来到了新北门桥,研学“趣”扬州·公益文博游资深导游给大家讲解了扬州城门变迁的沧桑往事。“自建桥以来,新北门桥历经风雨,多次修葺,每一次的改造都烙印着鲜明的时代印记。1944 年和1947 年,它先后经历两次修建,努力维持着交通的顺畅......”
孩子们听着导游的讲解,用手抚摸着一块块“有温度”的石砖,闭上眼睛感受着历史的沧桑。
第二站孩子们来到了扬州盆景园。“这株‘腾云’黄杨,树龄已有百年,每一个枝丫都经过‘一寸三弯’的精心蟠扎,既像书法中的飞白,又似山水画里的留白。” 随着导游的指引,孩子们认真观察叶片的层次,触摸树干的纹理,还不时相机记录下 “片中小枝如梳齿” 的精巧细节。一位小朋友感慨道:“以前只在画册里见过盆景,今天亲眼看到才明白,为什么说扬派盆景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探秘成语“南柯一梦”的故事起源
在扬州的悠悠历史长河中,“南柯一梦” 的故事散发着奇幻而迷人的光彩。“导游老师对孩子们慢慢道来。孩子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感慨正是因为有“南柯一梦”这样的传奇故事,才会让我们扬州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
接下来,小朋友们来到了扬州八怪纪念馆,走进大门,“扬州八怪” 代表人物的真迹与复制品依次陈列,郑板桥的《墨竹图》、金农的《梅花图》、李鱓的《芭蕉萱石图》等书画作品,让孩子们感受到从前他们只是书本上的一句话,但是只有你亲眼看到他们的作品,才真正理解这种“怪”背后的创新勇气。
非遗木偶剧演绎古今传奇
在最后的环节,研学“趣”扬州·公益文博游给大家准备了一场精彩的非遗木偶剧表演。“木偶剧的灵魂在于‘以假代真’。”工作人员介绍,表演时一个个木偶在演员的操控下仿佛有了生命,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精准传神。孩子们报以热烈掌声。
研学 “趣” 扬州・公益文博游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市文广旅局相关人士表示,这场集文化探索、公益属性与趣味体验于一体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扬州这座千年古城中,深度触摸历史脉络,感受非遗魅力,收获了一段难忘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