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人,我对遥远的柳州有10点疑问,真是令人费解!
创始人
2025-07-08 15:47:05
0

最近刷到柳州的视频,满屏都是红油油的螺蛳粉、喀斯特地貌的山水、赛博朋克的工业夜景,还有人均骑电动车的魔幻画面……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这座远在1500公里外的南方城市,简直像开了“次元壁”一样让人好奇!今天就来盘点我对柳州的十大“迷惑”瞬间,看看有没有戳中你的认知盲区?

一、柳州到底在哪里?为什么地图上总被“忽略”?

作为地理课代表,第一次在地图上找柳州时竟闹了笑话——原以为它在广西南部,结果它稳稳“蹲”在桂中,北边挨着湖南,东边接壤广东,妥妥的“三省通衢”!但奇怪的是,身边90%的上海朋友听说“柳州属于广西”时,都会先愣两秒:“啊?广西不是只有桂林和南宁吗?”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GDP常年稳居全区第二,还是中国五大汽车城之一。但为啥存在感这么低?可能是因为桂林山水太出圈,南宁作为首府又自带流量,夹在中间的柳州像个“低调的学霸”,默默搞事业却不怎么吆喝。

上海对比OS:就像别人问“上海除了外滩还有啥”,我们会急得掰扯浦东、石库门、梧桐区……柳州人怕是也想大喊:“我们有柳江、有紫荆花、有五菱宏光啊!”

二、螺蛳粉为啥能“臭”遍全国?上海人表示嗅觉受到挑战!

第一次在公司附近闻到螺蛳粉味,我和同事集体皱眉头:“这酸笋味比老上海的腌笃鲜‘冲’多了!”但诡异的是,办公室里竟有95后小姑娘每周必点,还说“越臭越香”。查了才知道,这碗粉的灵魂在于发酵酸笋+螺蛳汤底,酸、辣、鲜、爽全占齐了,难怪能从柳州街头小吃逆袭成“国民顶流”。

不过上海现在也有不少螺蛳粉店,甚至推出了“改良版”——少酸笋、加年糕、配炸猪排,颇有种“阿拉上海宁也要倔强融入”的架势。但本地人灵魂拷问:柳州街头的螺蛳粉真的这么“重口”吗?有没有清淡版给“养生少女”留条活路?

上海对比OS:就像阿拉的葱油拌面讲究“清清爽爽”,螺蛳粉的“浓墨重彩”简直是饮食界的两极。但说不定哪天,本帮菜也能出个“螺蛳葱油”限定款?

三、为什么满大街都是电动车?比上海共享单车还多!

刷到柳州街头的视频,密密麻麻的电动车大军差点让我密集恐惧症发作!据说柳州人均电动车保有量全国第一,街头巷尾全是“小电驴”穿梭,甚至还有专门的电动车停车场和“空中充电走廊”。这和上海地铁公交为主、打车靠网约车的出行模式简直天差地别。

好奇的是,柳州为啥不堵车?难道电动车比汽车更高效?查了资料发现,柳州面积比上海大(约1.86万平方公里vs0.63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410万(上海2480万),地广人稀+地形多丘陵,电动车确实更灵活。而且当地政府对电动车管理很人性化,比如设置专用车道、允许临时停放,不像上海对非机动车管控严格。

上海对比OS:在上海骑共享单车都得小心交警叔叔查头盔,柳州人居然能“自由驰骋”?实名羡慕这种“接地气”的出行氛围!

四、工业城市居然有“中国最美夜景”?赛博朋克风太颠覆!

提到工业城市,我脑海里还是钢铁厂、大烟囱的画面,但柳州的夜景彻底刷新认知——柳江两岸高楼林立,跨江大桥灯光璀璨,马鞍山观景台俯瞰全城,霓虹与山水交相辉映,网友说这是“现实版《银翼杀手》”。最绝的是,柳州居然把污水处理厂改成了网红打卡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烟囱变灯塔,工业遗迹变观景台,这波操作比上海的杨浦滨江工业改造更“野”!

作为见证过上海陆家嘴夜景的人,不得不说柳州的美更有“烟火气”:没有陆家嘴的高冷,却多了份山水环抱的灵动。尤其是每晚8点的柳江音乐喷泉,据说规模全国第一,比外滩灯光秀更接地气。

上海对比OS:上海是“金融大佬的西装革履”,柳州像是“穿潮牌的工业少年”,两种气质都想打卡怎么办?

五、喀斯特山水居然不在桂林?柳州的“小桂林”藏得太深!

从小听“桂林山水甲天下”,没想到柳州也有同款喀斯特地貌!龙潭公园里的山峰倒映碧水,马鞍山溶洞钟乳石晶莹剔透,甚至还有个“水上公交”穿梭于柳江支流,画面堪比《千与千寻》的海上列车。本地人说,柳州人周末最爱去周边露营溯溪,什么鹿寨香桥岩、融水双龙沟,山水秘境比上海周边的古镇好玩多了。

突然想起上海的佘山,海拔才100多米,和柳州的真·山水比起来简直是“小土坡”。难怪有网友说:“在柳州,开窗见山是基本操作;在上海,开窗见楼是人生常态。”

上海对比OS:建议上海的旅行社赶紧开发“柳州山水游”,让看惯了黄浦江的阿拉也体验把“人在画中游”!

六、为什么满街都是“五菱宏光”?连电动车都是“柳州造”?

在上海,路上跑的大多是特斯拉、BBA,偶尔看到五菱宏光MINI EV都会多看两眼,毕竟“人民代步车”的反差萌太可爱。但在柳州,五菱宏光简直是“城市符号”——马路上一半是五菱的汽车,连共享电动车都是“柳州产”的哈啰电单车。本地人说,五菱总部就在柳州,这里还有“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之称,除了五菱,宝骏、东风柳汽也产自这里。

最绝的是,柳州人把五菱玩出了花:改装成“移动咖啡车”“螺蛳粉外卖车”,甚至还有“敞篷版MINI EV”出街。这让我想起上海的“特斯拉车主群”,果然每个工业城市都有自己的“汽车浪漫”。

上海对比OS:在上海开五菱MINI是“潮人选择”,在柳州可能只是“日常通勤”,这就是一线城市与工业城市的消费观差异吧?

七、柳州话听起来像“加密通话”?比上海话还难猜!

作为能听懂江浙沪方言的“语言小天才”,第一次听柳州话直接懵圈——这魔性的语调,一会儿像四川话,一会儿像粤语,偶尔还蹦出几个普通话词汇。查了才知道,柳州话属于西南官话,但因为地处多省交界,融合了粤语、客家话的元素,比如把“下雨”叫“落雨”,“鞋子”叫“鞋拖”,自带喜感。

对比上海话,虽然都是“外地游客听不懂”,但上海话软侬甜糯,柳州话更像“自带节奏的rap”。据说柳州人吵架都像在说相声,好想现场感受一下“语言的魅力”!

上海对比OS:建议出个《柳州话vs上海话互译手册》,比如“侬好”=“你好”,“螺蛳粉好香”=“螺蛳粉好韵味”?

八、物价低到“感人”?上海月薪3万活得像“难民”,柳州3千能攒钱?

刷到柳州网友的日常:20元吃顿螺蛳粉加猪脚煎蛋,50元能买3斤荔枝,房价均价才8000元/㎡,连出租车起步价都只要6元!这对比上海——一碗普通面条30元,地铁通勤月费200+,租房动不动5000+,简直是“人间真实”的暴击。

好奇柳州的工资水平如何?查了数据,2023年柳州平均月薪约5500元,虽然不如上海的1.1万,但胜在生活成本低。比如同样30岁,上海青年在为房贷焦虑,柳州青年可能已经攒钱买车、周末去周边露营了。

上海对比OS:突然理解为什么年轻人向往“柳州式生活”——没有996的内卷,只有“嗦粉撸串看山水”的松弛感,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啊!

九、为什么满城尽是紫荆花?比上海的樱花更“霸道”!

每年4月,柳州街头的紫荆花刷屏社交平台——整条马路被粉紫色花海淹没,连公交车、电动车都“浸”在花海里,浪漫程度堪比日本樱花季。但神奇的是,上海也种樱花,却大多集中在公园或校园,像柳州这样“全城飞花”的盛况,简直是“把春天焊在城市里”。

原来,柳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紫荆花,如今全市有30多万株,每到花期就开启“人在花中走”模式。对比上海的“樱花限定”,柳州人把浪漫变成了“日常标配”,实名羡慕这种“被鲜花宠爱的城市”!

上海对比OS:建议上海的绿化部门来柳州“抄作业”,让梧桐区的春天也添点粉紫色浪漫~

十、当工业老城遇上网红流量,柳州能“红”多久?

最近两年,柳州靠螺蛳粉、五菱宏光、山水夜景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但也有人担心:“网红城市的保质期太短,柳州会不会热闹过后就过气?”但深入了解后发现,柳州的“底气”很足——工业底子雄厚(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文旅资源丰富(4A级以上景区22家),还有强大的本地品牌(螺蛳粉产业园年产值超百亿)。

就像上海从“十里洋场”到国际都市,靠的不是短期流量,而是持续的城市活力。柳州正在用“工业+文旅+美食”的组合拳,走出一条独特的“网红转型”之路。或许对这座城市来说,“红”只是开始,“长红”才是本事。

上海对比OS:从外滩到陆家嘴,上海用百年书写城市传奇;柳州用十年从“工业重镇”到“网红新星”,这种“反差成长”值得每个城市学习。

作为上海人,我对柳州的“疑问”,本质上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好奇——当我们在陆家嘴写字楼里计算KPI时,有人在柳江边嗦着螺蛳粉看日落;当我们为学区房焦虑时,有人骑着电动车穿过紫荆花隧道去露营;当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时,柳州用“慢而不懒、忙而不卷”的气质,撕开了一道名为“人间烟火”的口子。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列车7月9日... 京津冀首列观光旅游列车——“星光·燕赵号”已完成全部调试与运营准备,将于7月9日从北京站首发。本次全...
闽北“云端”古村落:览山观云看... 7月8日,福建南平市顺昌县高阳乡大富村是一座坐落于海拔762米高山的“气候康养福地”。这里负氧离子指...
5000万+曝光!楚雄彝族火把... 7月3日,由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楚雄州文化和旅游局、楚雄州融媒体中心、楚雄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有一...
新疆5天4晚伊犁环线攻略:邂逅... 新疆5天4晚伊犁环线攻略:邂逅最美草原湖泊 如果说新疆是大自然私藏的瑰宝,那么伊犁则是这瑰宝中最璀璨...
小湖鹿来了! 湄公河旅游倾力打... 近日,湄公河旅游旗下湖州长颈鹿庄园正式推出了连接亲子心灵的合家欢IP短剧——《奇遇庄园》。这部融合A...
原创 汪... 在这个娱乐圈里,汪小菲与马筱梅的故事又上演了一出“亲子大冒险”——本来两个小家伙在家里玩游戏,那是“...
渤海湾暑运首周客流增长明显!旅... 暑运启动一周以来,渤海湾跨海航线迎来避暑客流高峰。根据中远海运客运数据,7月1日至6日,大连至天津、...
延吉市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样板 ... 近年来,吉林省延吉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挖文化内涵,创新发展路径,以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壮观!黄河小浪底排沙宛如“沙龙... 边际 摄 近日,为防汛腾库容,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持续开闸排沙,裹着大量泥沙的水流,从排沙洞口喷涌而...
媒体记者团走进四川安岳 “一站...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摄影报道 7月8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