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的《中餐厅》,一开场就给观众送上了几分“狠”劲儿。合伙人们跨越重洋来到摩洛哥,本以为会立马开始规划餐厅的营业。但现实来了个“重击”——这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先从“打工”开始吧,了解这个地方?那就得从实习做起。于是,七个人分成了三组,每一组开始了一段沉浸式的实践体验,仿佛是穿越到一场“真实创业”的旅程。
**海边餐车组**:人多,事也多,节奏飞快。
黄晓明、翟潇闻、尹浩宇三位被分配到了一辆火爆的海边餐车。黄晓明一边操作煎饼炉,另一边忙着打包,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翟潇闻站在饮品台,几乎没停过脚步,但依然用心自制了一款独家的莫吉托;尹浩宇则用英语、法语以及各种表情包,与顾客积极互动,迅速带动了气氛,还不忘搞搞推销。虽然三人是人手最多的一组,但面对蜂拥而至的食客,他们一度显得有些“手忙脚乱”。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开始的忙乱,到渐渐的默契配合,他们也从中取得了小小的进步。在体验摩洛哥餐饮业的高峰期时,也锻炼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街头吆喝揽客组**:从冷清到开单,贴心服务打动人心。
丁禹兮和林述巍被安排到了一家街头的传统餐厅,刚开始这家店几乎门可罗雀,两人毫不气馁,站在店前热情地招呼路人,一遍遍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吸引顾客,但一个下午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动静。就当他们准备放弃时,丁禹兮突发奇想,提议用免费的试吃来吸引路人。于是他们一边笑脸相迎,一边主动和过路人打招呼,不久后,他们的努力开始有了回报——顾客终于来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试吃,第一桌客人如约而至。丁禹兮和林述巍迅速配合,细心服务,顺利完成了他们的第一单营业,虽然很疲惫,但那份成就感也让他们觉得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花园餐厅组**:厨房忙碌如“打怪”,压力大到落泪。
这座风景如画的花园餐厅,原本是一个让人放松的理想地方,但对于姜妍和沈月来说,却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姜妍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从备菜到调味,任务堆得像“打怪”游戏的关卡;沈月则在传菜通道上来回奔波,步伐越来越快,托盘越来越重。两位新手在陌生环境中极度不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时差带来的困倦,使得她们一度情绪崩溃。下班后,她们走到海边,面对海风,彼此沉默,眼泪悄然流下。这一刻的情绪如此真实,充分展示了异国他乡打工的无奈和心酸。
**结尾时刻:没有收入,但有成长的收获。**
夜幕降临,七位合伙人回到民宿,聚在一起开始总结当天的经验与收获。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尽管整整一天忙碌下来,他们的“收入”竟然都是零。可是,大家都意识到,自己的脑海里满满的却是宝贵的收获:原来当地人偏爱炸物,口味多倾向甜食;原来热情并非总能换来回应,但真诚一定能够打动人心;原来,真正的创业并非从菜单或顾客开始,而是从“了解这座城市”开始。黄晓明带回了一份工作一天才得来的可丽饼,七个人围坐一起,品尝这份属于非洲的“创业印象”,这顿晚餐虽然没有带来丰厚的营业额,也没有享受美景,但大家都收获了沉甸甸的思考和更加深刻的彼此理解。
这一季的《中餐厅》,从一开始就让大家进入了“沉下去”的状态。节目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让每个合伙人亲身去感受这片土地的温度和节奏;它不仅仅是“摆拍”生活,更是一场真实的创业挑战。尽管餐厅还未开张,每一位合伙人已经在这一过程中遇见了现实,感受到了文化的边界,并开始默默地进行着自我成长。至于那位神秘的科技合伙人,依旧在“待机”状态,静待加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