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下滑、LPR降息与央行“不断警告债市风险”--理解当前的“货币逻辑”
创始人
2024-06-16 13:03:50
0

本周发布的最新金融数据引发市场颇多关注其中社融与M2双双下滑,叠加剪刀差加速走扩成重点

背后的原因究竟有哪些社融数据发布后有不少机构对此进行了深度剖析在理解当前“货币逻辑”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思路

比如国泰君安在615日发布的研报中便提到了如果短期内LPR不下调,那么破解这一循环的最好方式就是管控长端利率风险央行购债能够缓解M2持续回落的趋势”等观点

LPR下调仍有空间?长端利率风险如何管控债市将迎来一波利好有权威金融媒体对此论点专门进行了分析表示在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国债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爆发,但是“风险不小”投资者应守护好“钱袋子”......

当前最主要的货币现象社融与M2 双双下滑+ 剪刀差扩大

华尔街见闻据前值计算得出5月新增社融为2.07万亿元,延续回落趋势5月末,M2同比增长7%,较前值7.2%小幅回落

国泰君安表示此次社融-M2剪刀差加速走扩的原因与之前并不相同具体有两方面原因

从社融和M2的走势来看,前几次社融-M2剪刀差(如 2017年和 2020 年)走扩均是由于社融增幅高于M2,其原因在于企业直接融资活跃,而直接融资只会增加社融、不会改变M2

本轮剪刀差则是由M2回落幅度高于社融所致,我们认为有两方面因素主导:

1政府信用扩张的同时私人信用收缩

2银行为平抑私人部门去杠杆对自身的影响,主动赎回或减少非银投放

关于私人信用收缩”这一点国泰君安认为虽然政府发债支撑社融,但同时还需要私人信用的加码,否则财政投放的乘数效应就会较弱而现在的情况是政府发债后,居民存款转变为财政存款比如居民通过购买理财等方式向非银机构购债),导致货币回落而社融增加。

简单理解就是政府发债后资金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居民之间“来回转动”

此外国泰君安还强调了私人信用收缩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银行对缩表的对冲行为导致了此次剪刀差走扩

提前还贷加速、手工补息治理等因素引发存款搬家,银行为平抑扰动,于是主动赎回或减少非银投放,体现在银行对非银债权在4月减少2.2万亿,减少幅度显著超出季节性的0.4万亿。

银行对非银投放不计入社融,但非银存款减少意味着M2收缩,最终导致社融-M2剪刀差走扩。

M2 持续回落如何解决?

国泰君安表示,可以通过“稳货币”和“缓缩表”的方式来缓解M2回落而其中“稳货币”便是前文提及的“央行购债”

既然当前货币回落由非银和居民部门购债所致,央行买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截断这一路径,弱化非银和居民的购债力度,进而减缓M2 回落,此为稳货币

另一方面,当央行把购债作为常态化的长期货币投放工具后,站在私人部门的视角,货币宽松的想象空间打开,通胀预期回升,去杠杆进程或会减缓甚至反转为扩信用,银行对缩表的对冲压力自然也会减轻,此为缓缩表

国泰君安认为稳货币与缓缩表相辅相成,有可能形成正反馈循环:

稳货币本身就能够提升通胀预期,进而减缓私人部门的缩表速度;而当私人部门放缓去杠杆速度后,通过信用派生机制可以促使货币企稳。我们认为,央行购债或许是这一正反馈循环的触发器。

LPR下调仍有空间? 长端利率风险又如何管控

社融与M2双双下滑和如今长端利率下行也有密切的关系。

正如国泰君安在研报中提及如今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陷入了长债利率走低提前还贷加速以更低的利率重新贷款银行被动缩表只能减少贷款的循环中,有两个解决思路要么短期内下调LPR要么就是管控长端利率风险。

首先关于LPR降息,《中国证券报》援引权威人士表示,利率下调仍有空间但也面临内外部约束。事实上,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公开发声表示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前期政策效果还在显现,未来也会结合形势变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客观来说,进一步降息面临内外部“双重约束”。

其次关于长端利率风险,国泰君安认为可以通过卖出长期债券,避免因为长期利率下降而导致更多人提前还贷,进而减轻银行缩表的压力。

在这个背景下,5年期LPR就像是长期债券利率的一个参考点。如果能把5年期LPR保持在2.5%左右,那可能会成为30年期国债利率的一个底线这可能减少借款人提前还贷的动机。

但是关于“卖债”的具体操作国泰君安则认为

央行当前持有1.5万亿国债,占国债总量的5%,且以中短期国债为主,卖债对长端利率的调控力度或有限,更多在于信号意义。

权威媒体齐发声:警惕债市风险

既然谈及利率下行可能便有市场观点将其和今年火热的国债市场联系在了一起

今年以来,在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国债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爆发,尤其是长债和超长债交易热度很高。而受益于债市走牛,部分债券型基金投资回报率上升,一些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10%

债市的大幅波动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周五,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和四大证券报之一的《中国证券报》双双发文提醒债市风险。

《金融时报》援引业内人士报道提示,当前的利空因素有不少,只不过被投资者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此时投资者更需关注债券类资产的价格波动风险,守护好钱袋子

《中国证券报》则援引权威人士报道称,债券型基金牛市背后隐藏着不小的风险。此轮债基行情与债券利率下行有很大关系,这种高收益不具有可持续性。

本文内容结合国泰君安6月15日研报《从稳货币角度理解央行买卖国债的逻辑》,作者韩朝辉(S0880523110001)、张剑宇(S0880124030031)、汪浩(S0880521120002)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西楚霸王项羽素来被世人称作超凡之才,天赋异禀,力能扛鼎,...
2025-10-03 01:03:23
原创 ...
曹操麾下的悲剧猛将:典韦的命运隐喻 刺杀董卓未遂后,曹操并未就此...
2025-10-03 01:03:13
大清对太监做了什么,使得两...
太监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而又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最初是为了...
2025-10-03 01:02:56
原创 ...
地球知识局 文字 | 那日苏 校对 | 朝乾 编辑 | 桐 美国战...
2025-10-03 01:02:54
原创 ...
1908年11月,历史的车轮在大清的宫墙内突然转得更急促。光绪帝与...
2025-10-03 01:02:54
刘备有没有宗亲势力,为何他...
刘备并非缺乏宗亲势力的支持,而是其宗族中的大多数成员并不赞同他起兵...
2025-10-03 01:02:28
斯大林曾有侵德之谋吗?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50周年时,德国修正派历史学家约·霍夫曼发表了《1...
2025-10-03 01:02:23
大明雄主朱元璋:因他创造两...
一、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 究竟是时代造就英雄,...
2025-10-03 01:02:19
原创 ...
喜欢看清代宫廷剧的观众,对其中常常出现的各种王爷头衔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03 01:02:18

热门资讯

北京私募大佬罕见发声:为什么庄...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A股荟萃) 炒股时间长了,难免对庄家有一些怨气,同时也有一些疑问 股票一买就...
工作人员无薪休假 美国国家公园...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大量联邦雇员将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在美国的一些国家公园...
芙蓉区假期文旅消费热力迸发,多...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 通讯员 李泠萱)10月2日傍晚,位于芙蓉区的白果园...
原创 彩... 近些年,国内购买彩票的人越来越多。2025年1月至6月,全国累计销售彩票3178.54亿元,较202...
假期预计离深车流量单日最高突破...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每逢假期,大规模的出行车流都是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巨大考验。今天,广东深圳各...
城市24小时 | “工业第一城...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422268 9月29日,深圳市政府新闻...
原创 俄... 10月1日,路透社引述多个来源报道,由于中国的银行和投资者对西方制裁很担忧,因而俄罗斯公司试图在中国...
小米17系列销量超100万台;... 编者按:鞭牛士整理每天热门行业信息,一站式了解当日动态。 1、卢伟冰:小米17系列销量已超100万台...
突发!又一位运营商二级正职被查 继云南电信原总经理苗逢源之后,云南省内的运营商中又有一位二级正职领导被查落马了。 此次被查的是伍昭祥...
金价,刷新历史纪录! 据证券时报消息,10月1日,国际金价再度走高,伦敦金现盘中最高突破3895美元/盎司,再刷新历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