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发行40亿欧元主权债券,贝森特着急警告中国:别动美国的奶酪
创始人
2025-11-26 00:03:52
0

2025年11月18日,中国财政部在卢森堡发行了40亿欧元的主权债券。一经发出,认购火爆、市场反响突出,迅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而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公开表达不满,在他眼里,中国的这波操作是“动了美国的奶酪”,还提醒欧洲盟友要继续支持美元债券,别轻易把资金转向中国。这番表态引发了市场的强烈解读。

背后不仅是对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力的焦躁,更反映出美国对金融主导地位可能被撬动的敏感情绪。这次债券发行,不只是一笔交易,更像是一次触碰全球金融格局的微妙试探。

中国发债引爆市场,美方反应意外激烈

11月18日,中国财政部在卢森堡发行了总额40亿欧元的主权债券。按照常规流程,这类主权债券主要是用于优化国际融资结构、增强货币多样性,并在国际市场中提升人民币及相关资产的接受度。

此次发行分为两部分,分别为4年期和7年期,面向全球投资者开放。

从市场反馈看,这次发债远远超出了预期。虽然目标是40亿欧元,但最终吸引了数倍于此的认购订单。

市场对这笔债券的兴趣之高,说明了一个现实,国际资本对中国的财政稳定性、履约能力以及整体经济前景,仍然持积极态度。

这种热烈的反应显然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在全球货币和资本配置中,更多人开始重视中国。

但这份市场信号并没有让所有人感到安心,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罕见地对中国债券发行做出回应。

他警告称,中国此举可能影响到美元在全球的地位。贝森特的表态本身并不复杂,但背后的情绪很清晰。

他担心的是,中国通过在欧洲扩大欧元融资渠道,会逐步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地位,从而削弱美元的统治力。

尤其是在全球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美国很难再维持过去那种在金融领域“一言九鼎”的局面。

更微妙的是,贝森特把矛头转向了欧洲。他呼吁欧洲盟友要加强与美国的金融合作,继续优先支持美元债券。

这种“提醒”其实也透露出美国对欧洲态度的不确定性,在美国看来,如果欧洲资本大举转向中国债券市场,那对美元的影响可能不仅是短期的流动性变化,更是结构性地位的削弱。

为什么在卢森堡发债?

中国选在卢森堡发债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安排,卢森堡虽然国土不大,但它在欧洲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并不小。

长期以来,这里是欧元区最重要的跨境基金管理中心之一,监管制度稳定,市场开放程度高,在全球投资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选择卢森堡而不是其他欧洲大国,意味着可以更顺畅地接入欧元体系,同时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政治干扰。

其次是政治环境,相比英国、法国等传统金融强国,卢森堡在对外政策上更为中立,对中国持相对务实态度。

英国因为脱欧,已经在制度上与欧盟市场脱节,再加上近年来在涉华议题上与美国靠得越来越近,不再是一个“中立地带”。

而法国虽然仍是欧盟核心国家,但其对华政策时常摇摆,政治风险不低。在这种背景下,卢森堡成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选项。

更重要的是,卢森堡本身具备强大的金融基础设施。这里不仅有大量国际基金管理公司,也拥有完善的债券发行和交易平台。

中国选择在此发债,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融资行为,更是一次对接欧洲金融深水区的战略动作。这种布局,更是为了在未来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更多主动权。

从近年来的趋势来看,中国在欧元区的融资路径正在逐步拓展。这不是第一次发欧元债券,而这次转向卢森堡,是在进一步拓宽渠道,优化布局。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稳中求进”的策略,既不激进地冲击现有体系,也不会束手束脚。

市场为什么买账?信心、基本面和风险对冲缺一不可

一个国家的债券能不能卖出去,关键看市场对它的信心。而这次中国债券被超额认购,背后的原因其实也不复杂。

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中国信誉的认可,多年来,中国在财政管理上的稳定性,以及对外债务的履约能力,得到了国际市场的普遍认可。

即便面临全球经济波动,中国依然保持了较强的偿债能力和货币稳定性。对投资者来说,这种稳定本身就是一种安全保障。

其次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坚实。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依然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增长潜力。

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以及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都为中国的主权信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投资者不是盲目下注,而是在寻找确定性。相比其他经济体在政策和金融体系上的不稳定,中国提供了一种更可预期的选项。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风险对冲的考虑。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资本总是希望“分散风险”。

美国虽然仍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其金融体系近年来频繁受到政治干预和债务上限争议的影响,加上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让不少投资者开始寻找替代路径。

中国债券的吸引力,正是建立在这种全球避险需求的基础上。

一场发债背后的金融地震,撬动全球格局的一个小角

从表面看,这次中国在卢森堡发债只是一次金融操作,但它引发的连锁反应,早已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融资活动。真正让美国敏感的,不是中国发了多少钱,而是这种行为背后释放出的信号。

这说明中国正在不断拓展国际融资渠道,不再单一依赖美元市场。

这种“去美元化”的趋势已经通过市场行为逐渐展开,对美国来说,这种多元化融资路径意味着其金融霸权基础正在被削弱。

其次,它暴露出美国在维系全球金融主导地位上的紧张感。如果说过去美元的地位主要靠经济实力和军事影响力,那么现在,市场选择正在成为更直接的变量。

一旦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选择以欧元、人民币等多种货币发行和交易主权债务,美元的独占地位将不再牢不可破。

更深层的影响是,这种趋势有可能重塑全球资本流动的方向。这也让人重新审视中美之间的金融竞争,过去更多聚焦在科技、贸易和投资领域,如今金融也逐步成为新的博弈前沿。

一场融资行动,暴露出全球金融重心的细微转移

这次中国在卢森堡发行欧元债券,市场热情高涨,美国反应激烈,这都说明金融世界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中国通过多币种、多渠道的融资策略,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正逐步争取更多话语权。而美国的表态,也从侧面证明了这种变化正在削弱其传统优势。

资本市场的选择,不依赖政治意志,而依赖信心和回报。

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存在感,会随着这些关键的动作不断增强。而投资者,也将越来越多地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点。这不仅是市场的选择,更是全球金融格局走向多极化的必然结果。

参考信息:

中国财政部在卢森堡发行欧元主权债券——人民网2025-11-21 05:54

相关内容

原创 ...
贞观时期的关陇集团,常被认为是李世民成功的关键所在。有人认为,李世...
2025-11-25 22:32:13
原创 ...
在中国革命的风云岁月中,江西省兴国县无疑是那片充满希望的红色土地。...
2025-11-25 22:31:30
小股东申请解散公司致企业资...
近日,贵州遵义正安拓展资源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反映,因持有10%股权...
2025-11-25 22:29:06
日本餐厅老板:中国客人几乎...
据凤凰卫视报道,受中国政府赴日措施影响,日本一些依赖外国游客消费的...
2025-11-25 22:28:44
原创 ...
王树声大将,曾被誉为红四方面军的神射手,是我国开国将领中享有极高声...
2025-11-25 22:02:36
原创 ...
在晚清的众多名臣中,左宗棠无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物。他的一生,既有...
2025-11-25 22:02:30
原创 ...
大家对三国的历史应该都不陌生,刘关张三兄弟是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角色,...
2025-11-25 22:02:24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中,曾有一段特殊的时期,被视为国家分裂和混乱的阶段,那就...
2025-11-25 22:02:04
输血、减持并行,入主将满五...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时隔五年,曾寄望于跨界锂业突围却深陷亏损泥潭的...
2025-11-25 22:01:21

热门资讯

11月25日上证资源(0000... 证券之星消息,11月25日,上证资源(000068)指数报收于3712.18点,涨1.61%,成交4...
押宝高速通信线缆,金富科技跨界... 11月25日,金富科技开盘涨停,连收两个涨停板。前天晚间,金富科技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
制度红利释放服务出口潜能 近年来,随着中国积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持续...
国际油价短线下挫,报道:美国官... 周二,国际油价短线急跌,布伦特原油日内跌幅一度达2.0%,报61.45美元/桶;WTI原油日内跌幅达...
亚马逊宣布两项独立投资项目 提...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美国科技公司亚马逊24日宣布两项独立投资项目,计划投资最高达500亿美元,为...
高金报告: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 11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发布《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跟踪报告》...
刘强东将拿下6家上市公司,京东...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新行情) 从白手起家到手握六家上市公司,迎娶“白富美”,刘强东才是真正的爽...
百亿智驾独角兽企业“停工放假” 据多家媒体报道,毫末智行于11月22日发布一则“停工放假通知”,通知称基于公司经营现状,决定自11月...
源梦工程迎来关键进展 能源系统... 2025年11月,源梦工程迎来关键进展。这一重大部署,标志着我国能源革命系统工程全面进入战略落地阶段...
原创 中... 2025年11月18日,中国财政部在卢森堡发行了40亿欧元的主权债券。一经发出,认购火爆、市场反响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