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塔财经获悉,苏州市贝特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利”)的创业板IPO申请已于2025年6月24日获受理,并于7月6日进入“已问询”阶段。此次IPO,贝特利拟募资7.93亿元,投向特种导电材料、东莞改扩建等项目。
瞭望塔财经通过招股书发现,尽管贝特利报告期内业绩呈现增长——营收从2022年的6.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5.21亿元,净利润从1652.97万元增长至9749.99万元——但深挖招股书及问询函回复后发现,这家公司存在诸多尚未被市场充分认知的风险点。
1、业务结构突变:低毛利银粉驱动增长背后的隐患
贝特利在报告期内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银粉业务的迅速扩张。2022年至2024年,公司银粉收入从0.60亿元猛增至16.8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9.66%提升至66.79%。
这一业务结构突变背后隐藏着两大隐患。
一是公司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度急剧攀升。银粉业务本质上是一种“赚加工费”的模式,毛利率极低,2023年和2024年分别仅为1.75%和1.82%。招股书显示,公司银粉销售价格以报价当日白银市场价格为基础,加上每公斤加工费与客户协商定价。
二是公司优质的有机硅材料业务(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被边缘化,收入占比从57.86%降至19.68%,这意味着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被大幅拉低,综合毛利率从20.32%腰斩至10.92%。
2、客户与供应商双集中:暗藏供应链风险
贝特利面临的客户集中度风险在IPO企业中颇为罕见。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为21.23%,而到2023年和2024年,这一数字急剧攀升至72.25%和68.32%。
具体来看,上海银浆、帝科股份和贺利氏光伏三家客户在报告期内的销售收入合计达到30.83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接近57%。这意味着公司命运与少数几家光伏浆料企业深度绑定。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大客户自身也是贝特利在导电浆料领域的竞争对手。招股书显示,贝特利自身也布局银粉下游的导电浆料领域,这种既供应原材料又竞争成品市场的格局,可能导致长期合作的不稳定性。
供应商集中度更高。2022-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贵金属供应商采购比例均超过93%,其中向永兴贵研及其关联方的采购比例分别达到37.90%、59.03%和51.21%。这种双集中格局使贝特利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较弱。
3、现金流恶化: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严重背离
贝特利利润表显示业绩持续增长,但现金流量表却描绘出另一番景象。2022-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551万元、-3751万元和-1.64亿元,三年累计净流出1.76亿元。
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的严重背离,通常意味着企业盈利质量不高。这种状况主要源于应收款项和存货的持续攀升。
2022年末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票据从3625万元增至1.34亿元,应收账款从1.48亿元增至2.8亿元,存货从1.1亿元增至1.4亿。三项合计5.54亿元,占总资产的48.13%。
资产负债率也从2022年的16.92%激增至2024年的37.06%。
其中短期借款达2.55亿元,而货币资金仅有1.07亿元,偿债压力凸显。
4、技术迭代风险:光伏无银化趋势的潜在冲击
作为贝特利主要增长动力的银粉业务,面临光伏行业技术迭代的重大风险。
在降本增效的压力下,银作为光伏行业最大的非硅成本,已成为降本的重点领域。行业正在探索的电镀铜工艺可能实现对银的完全替代。
据平安证券2023年9月发布的报告,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等多家头部电池组件企业已布局BC技术,未来伴随XBC电池扩产,无银化电镀铜工艺有望加速导入生产。
这一技术趋势已经开始反映在贝特利的销售数据上。2024年,公司银粉销量为262.61吨,同比下降11.99%,与同行建邦高科银粉销量持续增长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LECO(激光辅助烧结)技术的普及降低了高温正面银浆用光伏银粉的质量要求,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单位加工费收入下降,进一步挤压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
5、实控人与技术团队:股权结构与人资配置的隐忧
贝特利的股权结构也值得关注。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王某直接持有公司37.26%股份,为控股股东;欧阳某频持股24.54%,为第二大股东。
2024年9月,双方签署了一份特殊安排的《一致行动协议》,约定在无法达成一致时,应当按照王某的意见作出一致行动的决定。该协议有效期3年,如公司成功上市,则有效期延长至上市后3年。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人员素质结构。截至2024年末,公司员工总数为609人,其中专科及以下学历占比达58.29%,这一比例对于一家号称“创新研发为驱动”的新材料企业而言偏高。
在深交所问询函中,监管层也要求公司说明“关于可比公司的选取是否完整”,这暗示着贝特利在行业定位和技术先进性表述上可能存在一定选择性披露。
在瞭望塔财经看来,光伏银粉行业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曾为贝特利带来短期业绩爆发,但2024年银粉销量已出现下滑。瞭望塔财经认为,随着光伏行业向低成本、高效率方向演进,电镀铜等无银化技术的突破可能重塑整个行业格局。
贝特利在问询函回复中表示,公司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率先启动了粉浆一体化研发战略。然而,这项战略能否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仍需市场检验。
创业板审核问询函中,监管层首个问题就直接指向行业增长空间与竞争格局,表明贝特利的持续盈利能力已成为IPO之路的核心关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但无法保证所有信息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文中的任何数据、观点或结论,均仅供读者参考和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任何人依据本文内容进行的任何投资操作或决策,所产生的所有风险及后果均应由其自行承担,本账号及作者概不负责。
下一篇:50亿,深圳半导体基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