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奇瑞汽车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当日,其股价表现强劲,大幅上涨超过13%,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港元。截至收盘,奇瑞汽车股价稍有回落,报31.92港元/股。
奇瑞汽车此次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奇瑞汽车表示,此次IPO募集资金净额将重点投向多个领域: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用于未来1—3年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用于未来1—4年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用于未来1—4年提升公司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奇瑞汽车本次IPO引入了13名基石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涵盖知名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总共认购了价值5.87亿美元(约合45.73亿港元)的发售股份。具体来看,国资基金璟泉善瑞通过JSC认购14.80亿港元,高瓴旗下HHLR认购6000万美元,上海景林认购5500万美元,港股公司地平线机器人通过Horizon Together认购4000万美元。此外,A股公司晶合集成、国轩高科、星宇股份也均通过旗下公司参与了此次认购。这些知名机构的参与,为奇瑞汽车上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信心支撑,也进一步验证了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
奇瑞汽车此次港股上市计划可谓“蓄谋已久”。作为中国为数不多尚未登陆资本市场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奇瑞汽车自2004年起便多次探索上市路径,但受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制约始终未能如愿。直至此次成功赴港IPO,才终于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
目前,奇瑞汽车已构建起覆盖全细分市场的五大品牌矩阵:以奇瑞品牌锚定主流市场,捷途专注旅行场景,星途深耕豪华领域,iCAR聚焦年轻电动化需求,智界则发力高端智能赛道。这一战略布局实现了从大众消费到高端科技、从传统燃油到新能源的多维覆盖。
奇瑞集团8月共销售汽车24.27万辆,同比增长14.6%。其中,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汽车23.08万辆,同比增长12.3%。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7.12万辆,同比增长53.1%。出口汽车12.95万辆,同比增长32.3%,连续4个月出口突破10万辆,且创造了单月出口新纪录,继续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的位置。1—8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172.7万辆,同比增长14.5%。
招股书披露,奇瑞汽车近年来业绩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926.18亿元跃升至2698.97亿元,同期净利润由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进入2025年,奇瑞汽车增长势头持续加速——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5%;净利润47.26亿元,同比增长90.87%,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随着新能源和智能化浪潮的席卷而来,奇瑞汽车需要借上市之机,加速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转型步伐,以保持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中国商报